聿修堂醫學叢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聿修堂醫學叢書》,醫學叢書。丹波元簡等著。陸續刊出於日本文化三年 (1806) 至天保十年 (1839)。清光緒十年 (1884)板歸宜都楊守敬激素飛青閣加序,匯印成叢書,故名。1935年,上海中醫書局 「皇漢」 醫學編譯社據揚守敬匯印青雲堂等刻本鉛印。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叢書計13種。分別為《素問識》8卷、《傷寒論輯義》7卷、《金匱要略輯義》6卷、《脈學輯要》3卷、《救急選方》 2卷、《醫賸》 3卷 (以上均丹波元簡撰輯)、《難經疏證》 2卷 (丹波元胤著)、《傷寒論述義》5卷、《傷寒論廣要》 12卷、《金匱述義》 3卷、《藥治通義》 12卷 (以上丹波元堅撰述)、《醫略抄》 1卷(丹波雅忠著)和 《經穴纂要》 5卷。本叢書內容涉及中國傳統醫學的經典著作諸如 《內經》、《難經》、《金匱》、《傷寒》、脈學、藥學、方劑、針灸等,作者均以原作為底本,並博採歷代注家之言,以原篇次,將需要訓解或應作進一步說明者,首錄經文,次擇諸家之言,扼要予以評述,或加案語,闡明自己的觀點,使書中許多深奧、不易理解的經文得以闡釋。真如楊惺吾氏所言,本叢書 「有三善焉: 宋之以來,儒以醫分途,業岐黃者不問經史。多紀則胸羅四部,一字無假,此一善也; 素、難、傷寒傳自秦漢,古言古義,謬解實繁。多紀則旁稽蒼雅,疑滯皆通,此二善也; 又病情萬狀,昔無今有,拘者泥古,食焉不化,多紀則有善必錄,不棄時賢,此三善也。」本書凝集了丹波父子的研究心得,有助於研習中醫經典著作的理解,受到中日漢醫學者的賞識。
作者簡介
丹波元簡 (1755—1810),日本古代醫生。亦稱多紀元簡,字廉夫,號櫟窗。據研究是漢王室的後裔,故又稱劉桂山。日本東都人。世業醫。父元德,是日本18世紀醫生,有著述,並創辦醫學校聚徒講學,設躋壽館以校刊醫書。元簡承家傳,成就卓著,曾任侍醫兼醫學督事。生平著述甚富,對中國醫學典籍很有研究,能疏解眾說,校勘訓詁,糾謬正訛,是考據派的代表。子元胤 (1789—1827),字紹翁,號柳沜;子元堅(1795—1857),字亦柔,號茝庭,皆克紹祖業,有著述傳世。元堅曾任京都醫官。楊守敬 (1839—1915),字惺吾,號鄰蘇老人。中國湖北宜都人。為清末民初歷史地理學家。初習商,後中同治壬戍(1862)科舉人。光緒六年至十年 (1880—1884)任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的隨員。在此期間,致力於搜集國內散佚書籍,撰有 《日本訪書志》等。歸國後在湖北任教職,並曾充兩湖書院地理教習及勤成學堂總教長。辛亥革命後居上海,1915年病逝。
相關信息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聿修堂醫學叢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