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東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肇東縣位於黑龍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1986年9月8日,國務院批准,撤銷肇東縣,設立肇東市(縣級),以原肇東縣的行政區域為肇東市的行政區域,隸屬綏化地區管轄。1999年,國務院批准改綏化地區為地級綏化市,肇東市由綏化市代管。
地處東經125°22′至126°22′,北緯45°10′至46°20′。南距"冰城"哈爾濱53公里,北距"油城"大慶74公里,是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經濟帶上的一個重要節點城市,處於哈大齊工業走廊的中軸位置,擴展延伸可輻射東北三省、俄羅斯及東北亞地區,是哈齊客運專線的重要一站。[1]
八里城
在黑龍江肇東縣四站。城呈正方形,周長8里,故名。有四座瓮城,城牆外緣附有馬面(亦稱土堞),四隅設角樓。城牆現殘高約4.5米,牆基厚約12米,均為版築,外有護城河。城內出土大量金代鐵器,有各種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兵器、刑具以及宋、金的貨幣等。從古城建築特點和出土文物判斷,該地為金元兩代肇州城,是我國東北邊疆軍事重鎮。
衍福寺雙塔
在黑龍江肇源縣茂興大廟村。塔在衍福寺山門前,故名。東西排列,坐南朝北,間距30餘米。相傳清太宗曾祀於此,故建寺塔。後寺毀塔存。雙塔呈寶瓶狀,高約15米,為四面五級建築。由塔剎、相輪、塔身、塔座和塔基組成。塔剎為寶珠日月金頂,其下為相輪十三重;塔身略呈橢圓形,狀如覆缽;塔座與塔基為方形須彌座。塔身雕刻藏文咒語,上有龕門,南向。塔座雕繪紋飾圖案,以雙獅寶珠最為精緻,姿態逼真,栩栩如生。雙塔形制近似北京的北海白塔。除塔剎寶珠日月金頂外,余皆磚築,為喇嘛教寺塔,該塔把藏、蒙、漢各民族融為一體的藝術風格,對研究我國古代宗教藝術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有重要價值。
璦琿城
亦作愛渾、艾渾、艾符、愛呼倫。滿語稱"薩哈連烏拉霍通"。在黑龍江黑河市愛輝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築為鎮守黑龍江等處將軍駐所,稱黑龍江城。康熙二十九年將軍移駐墨爾根(今嫩江縣)後,為黑龍江副都統駐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裁副都統,改置璦琿直隸廳,1913年改為縣。城周5公里,為我國人民抗俄鬥爭的歷史名城。城北15公里是卡倫山,因清代在山上設卡倫(哨所)而得名;城西10公里的炮台山,為清初抗擊沙俄入侵的紅衣炮隊駐地;城南40公里的一架山(巴拉哈達山)下是水師營船塢,城西南的北大嶺是1900年中國人民痛擊沙俄侵略軍的重要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