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肖群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肖群忠
出生 1960年3月
陝西彬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授、博士生導師
知名於 主要從事倫理學與中國傳統倫理研究。
知名作品哲學研究
光明日報
中國民眾傳統人生智慧

肖群忠[1] 1960年3月生於陝西彬縣,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從事倫理學與中國傳統倫理研究。「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2002)。「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005)。

曾在《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已出版學術著作有:《中國民眾傳統人生智慧》(1990年蘭州大學出版社);《君德論--[貞觀政要]研究》(1995年,甘肅省人民出版社);《孝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中國孝文化研究》(2002年,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道德與人性》(2003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肖群忠教授,招生方向與研究方向相同。主要為兩個方向:一是倫理學原理;一是中國倫理思想史;在倫理學原理方面,近年來本人主要關注的是人類基本美德與公民道德理論研究,以及倫理學新的理論體系的探索;在中國傳統倫理思想方面,除了注意研究大傳統中的經典思想外,本人主要致力於對中國傳統道德俗文化文本與生活倫理問題的研究。

個人作品

在《哲學研究》《光明日報》等報刊雜誌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已出版學術著作有:

1.《中國民眾傳統人生智慧》,1990年,蘭州大學出版社;

2.《君德論--[貞觀政要]研究》,1995年,甘肅人民出版社;

3.《孝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

4.《中國孝文化研究》,2002年,台灣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道德與人性》,2003年,河南人民出版社;

6.《倫理與傳統》,2006年,人民出版社。

人物言論

1.孝與廉首先是中國傳統道德的兩個德目。孝,就是子女善事父母親祖的倫理義務與倫理行為的稱謂。而廉則是官員克己奉公、廉潔不貪的道德義務與品德。這是分別處理家庭家族關係與國家關係的兩種不同的道德。從中國道德德目的演變發展來看,孝出現地比較早,最初在周代,孝作為一種觀念與美德已經大行於天下。孝在中國文化中是一種始基性的核心價值觀,是"百善孝為先"的首德,是中國人做人的根本,也是中國古人認為的為官從政的人格道德基礎。

2.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也是廉德的基礎。孝,誠如《孝經》所說是"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在中國古人看來,孝是為人第一德,是諸種道德的基礎。在家能孝親,在朝必能忠君。廉實際上是為官之人對公共財物的道德態度,它實際上體現為對君主、國家的忠誠之德。

個人榮譽

"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獲得者(2002);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005);

中國人民大學2009年度"十大教學標兵"。

[北京] 懷柔區傳統道德教育成果座談會舉行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說,道德在人們生活中每天都離不開,通過日常的道德教育我們要達到最終的目標,建立一個和諧的社區,和諧的單位,和諧的社會,這個跟中央精神是完全一致的,道德是一個手段,和諧是一個目標。懷柔區目前這個工作方法都是很必要的,也很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還應該有改革的空間,能夠膽子再大一點,借鑑一些國外的,或者我們傳統當中的鄉村建設的成功經驗,道德控制的實際經驗。

肖群忠: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

我打算從三個方面對「傳統美德的時代價值」進行闡釋:

第一,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這句話闡明了傳統美德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習近平同志執政以來,十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傳播工作,與之相應的民間「國學熱」也一直在持續升溫。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首先要了解中華文化的一大特質,就是倫理本位、道德至上。

第二,我們要講一下傳統美德的歷史演變過程與基本精神,也就是從周代至今傳統美德德目的發展情況。因為涉及的德目比較多,大部分我們只作簡單講解,遇到個別對加強個人修養具有啟發意義的德目會着重展開,講得深入一些。五四運動以來,人們普遍受到西方道德觀念的影響,對中國自己的傳統美德不夠重視,所以我們會連帶着把中國傳統倫理精神在這部分做一個總結和着重強調。

第三,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我會向大家說明傳統美德對國家民族的復興、人民生活的幸福,對實現中國夢都發揮着哪些重要的積極作用,以及它對個人修養的提高有什麼幫助。在經濟獲得了極大發展的今天,物質生活的豐富促進了人們對道德問題的思考和憂慮,希望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講授,可以幫助大家有效加強參與社會道德建設的主動性和提高個人修養的自覺性。

視頻

傳統美德的當代價值(肖群忠)

這三個問題相輔相成、密切關聯。第一個是前提;第二個屬於知識的分享,也是我們重點講解的部分;最後一個是現實發用的東西,是對前面內容的總結。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說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要說明這一點我們得明確幾個概念,道德、傳統道德和傳統美德分別指什麼。從字面上看,這三個概念構成了總屬關係。

大家每天都在用「道德」這個詞,「道」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的規範。比如後面我們會講到孟子倡導「五倫」(五種人倫關係):父子有親(親情)、君臣有義(節義)、夫婦有別(區別)、長幼有序(主次)、朋友有信(信任),這就屬於人與人之間打交道的規範。「德」是人的品德和情操,朱熹《論語集注》有言:「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者也。」就是說個人品德的形成是來源於實踐的。

「傳統道德」是什麼?「傳統」一詞一般屬於文化學的範疇,指的是過去的但是對今天仍然有價值的一些東西,如果它不具有現實價值或完全消亡了,那它就會變成陳列在考古博物館中的展品,不再屬於傳統,而是成為了歷史。除了文化學上的意義以外,它還是時間概念,指我國先哲概括創造出的道德規範。這裡的先哲大多指的是民國以前的哲學家、思想家,像五四新文化運動以後倡導的女性解放、男女平權、走出家庭等,都屬於現代道德觀念而不屬於傳統道德觀念。除了是由先哲創造的理論、思想觀念以外,傳統道德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它必須是在歷史長河中為老百姓所長期踐行的一種實踐文化。

那麼「傳統美德」是什麼意思呢?它包括在「傳統道德」的概念里,是對「傳統道德」這個總屬概念作出的進一步的價值界定。所謂「傳統美德」,指的是「傳統道德」中那些以當今時代為衡量標準,仍然合理的成分和精華部分。單論「傳統道德」的性質,它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好的我們稱為精華,不好的就是糟粕,區分它們的好與壞,就需要以今天的時代標準來開展價值釐清的工作。在區分的過程中,孰好孰壞很可能會引出分歧和爭論,比如孟子講「男女有別」,但是自五四運動以來,我們一直在強調「男女平等」,這兩種觀念有沒有衝突?後面我們會具體分析一下。

第一個大問題主要講的是傳統道德與傳統文化之間的關係,道德概念基本釐清之後,再來看有關文化的概念。

文化或文明,從廣義上來說是指人類在器物、制度、觀念這三個維度上創造的一切成果。反過來說可能更好理解,那就是要與不由人創造的東西區別開來,即自然形成的都不屬於文明,人類文明必須是由人創造的。現在我們考古發掘出來的陶器,使用的手機,修建的建築,無論是西方的教堂還是中國的四合院,全都代表了文明發展的程度。除了器物以外,文明還包括對制度和觀念的創造。我國之所以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正是因為有了禮制的影響。儒家十三經里有三部關於「禮」的專著——《周禮》《儀禮》《禮記》;其中「周禮」是官制,「儀禮」是貴族的生活方式,「禮記」記載了先秦的禮制。從狹義上說的文化,指的是以人的精神活動為內核,經過歷史傳承積累凝聚的共有的成體系的人文精神、思想和觀念。 文明和文化的區別又在哪裡呢?文明重在強調縱向發展的程度,比如古代文明、現代文明。文化則更多地強調特點——時代特點、地域特點、民族特點等,比如北京文化跟上海文化不一樣;回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跟漢族的文化有很大不同。

明白了什麼是文化以後,我們再簡單說一下「中國文化」,它是一個與國學互有交叉的概念。前面我們提到民間「國學熱」持續升溫,那麼國學具體指什麼呢?廣義的國學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狹義的國學僅指中國固有的文化和學問,亦稱「國粹」或「國故」。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學人為對抗西方文化全面泛濫,提出了「國故」的概念,它主要指文史哲領域。按照中國古代做學問的方法來講,就是義理、考據和辭章。另外,中國的古籍文獻也都屬於狹義國學的範疇,按照古籍內容的不同,可劃分為「經史子集」四類,大型古籍往往分成四部並以此命名,比如清代編撰的《四庫全書》。

Qunzhong1.jpg1.jpg

|右|原圖鏈結來自中國文明圖片]]

通常老百姓理解的國學是中國傳統文化這個廣義上的國學,作為狹義國學的純粹學術問題則需要專門研究這一領域的專家才能理解。為了更好地區分兩者,請大家思考一下京劇算不算國學這個問題。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從廣義上說它當然是國學,但它算不算狹義上的國學呢?京劇是一門學問,有自己的門道,但是作為一項藝術,它不像其他學問學科一樣具有科學的形態。舉一個明顯的例子,我們的京劇大師和王國維、梁啓超這些搞學問的人並不是一回事。因此,若要嚴格細分,京劇不能算是狹義國學。希望大家可以據此釐清國學和傳統文化的關係。

由於意識形態、文化構成要素等的不同,文化也是各種各樣的。在文化學理論上說,一般認為中國文化是一種「德性文化」,具有道德本位、道德至上的特點,這種說法是通過比較中國文化、西方國家文化及印度文化得出來的。西方普遍重視科學和理性,因此西方文化是「智性文化」;印度信仰佛教的人特別多,宗教給人一種什麼感覺?神秘。所以印度文化是一種神秘主義文化。

說明了上述幾個概念,我們基本可以接觸到第一個問題的主題了。為什麼說中國文化是德性文化?正是因為它是以傳統美德為核心靈魂的文化。接下來我們會逐步論證這一觀點,這個觀點不是我個人的,是學界在文化學理論上達成的共識。

第一個大問題我主要說明兩層意思:第一層,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而道德是儒家思想的靈魂和根本;第二層,直到今天,中國傳統道德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國民性的形成,滲透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先向大家說明儒家為什麼是一個道德學派。儒家最主要的經典著作中有「四書」,分別為《大學》《中庸》《論語》和《孟子》,這是由宋代理學家朱熹定下的,到了元代,「四書」更成為了科舉考試的教材模板。另外,「四書」里的《大學》《中庸》最初是《禮記》49篇文章中的兩篇,但朱熹認為這兩篇文章尤為重要,就把它們單獨與孔孟的著作並列合稱,這才有了「四書」的說法。那麼它的重要性體現在哪裡呢?

《大學》相當於儒家思想的綱目,揭示了儒家思想的基本結構和根本要旨。一般認為,《大學》由曾子及其門人或曾子的門人撰寫。曾子是孔子的親傳弟子,他的父親也同樣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有兩部著作被奉為儒家經典,一部是《大學》,還有一部是《孝經》。《孝經》在「十三經」中涉及到的面雖然不像其他的那麼廣,卻是最具實踐意義的。

《中庸》是孔子的孫子孔伋(號子思)寫的。這篇文章給儒家思想提供了形而上學的根據,提出了包括誠信、中庸等在內的一系列問題,宋儒探討的很多東西都是從《中庸》里引申出來的。

視頻

肖群忠教授在人大哲學院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接着回到《大學》上來,作為儒家思想的綱目,大學的基本結構是「三綱領八條目」。今傳《大學》文本共有11章,第1章為總括性概述,後面10章是對第1章的分別論述。《大學》開篇的第一句話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就是「三綱八目」中的「三綱」。有一個詞叫「綱舉目張」,比喻做事抓主要環節,次要環節自然會被帶動。「綱」本來是漁網上的扭結,這一點用漁網捕過魚的人應該有所體會,抓着扭結可以把整張網裡的魚全都拎起來,由此可見「綱」的重要性。「明明德」是說要弘揚、彰明內心的光明善良及一切美好的道德,說的直接點就是修身,再用自身的修養影響他人的過程。「人之初,性本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人的初心都是具有善性的,做學問的終極追求不過是找回丟失了的本心。「親民」也作「新民」,這主要是因為漢儒和宋儒對這句話的理解略有不同。親民是要親近民眾,與民同樂;新民則進一步強調要改造民眾,使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素質越來越高,《大學》里說的「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這個道理。

「三綱」中的第一條是道德層面,第二條屬於政治範疇,把這兩件事都做好就能達到第三條「止於至善」的境界,即發展成一個近乎完美的至善社會。為什麼要把道德要求放在前頭?這說明儒家認為道德是政治的基礎。「三綱」進一步展開,於是有了「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身之前所列的四個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修心的功夫,修心是後面幾個條目的核心。可以說修心、修身是齊家的根本,齊家是治國的根本,治國是平天下的根本,以此類推。那麼說到底,「八條目」是以道德修養為核心的。《大學》里說「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這裡的「修身」指的是對自身道德品行的修養;在中國古代,上至天子,下到黎民,都要把修身養德作為人生的第一要務。 《大學》文本究竟有多重要呢?古時候,《大學》就跟現在最基礎的小學語文教材一樣,沒有讀過它的人基本等同於文盲。作為儒家思想的綱要,《大學》的「三綱八目」幾乎把儒家思想所關注的問題全部囊括了進來。對於它,還有一種比較通俗的說法,叫「內聖外王」之道。「內聖外王」出自道家典籍《莊子·天下篇》,但卻能很好地概括出儒家思想的內涵和主題。「內聖」就是修身養德,做一個有德性的人,「外王」是施行王道來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就是儒家學者追求的最高境界。

下面我們舉兩條孔孟的論述。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論語》顏淵

子貢問孔子「足食、足兵、足信」,三者在不能完全保全的時候先去掉哪一個,最後留下哪一個。孔子回答他首先去掉的是兵,然後是食,一定要保留下來的是信。用今天的話說,「足食」代表經濟,「足兵」代表軍事,「足信」代表道德,前面兩個屬於硬實力,後面是軟實力。孔子說要留下信,說明儒家思想認為在經濟、軍事、道德三者中,道德是最重要的。

子貢的提問有「必不得已而去」這個前提條件,因此這種觀點與我們今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國策非但不衝突,還對現實有一定指導意義。改革開放至今,我們取得了諸多建設成就,在經濟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同時,思想道德建設的水平卻並沒有得到與之相應的提高。儒家思想對道德修養的重視,剛好可以補足現代人在這一塊的缺失。

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

——《孟子·梁惠王上

Qunzhong5.jpg

|右|原圖鏈結來自中國文明圖片]]

孟子「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的論述,對針砭如今人人孳孳為利的社會現實很有幫助。《孟子·盡心上》里有一句話說「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就是說如果你每天光想着怎麼謀利,就會成為像盜跖一樣的小人。當然不是說我們去發展經濟、去賺錢有什麼不對,但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一定要用「仁義」來限制個人利益最大化的惡性發展。為了自身的利益什麼都不顧,全然不要臉面,甚至任何違法亂紀的事都可以干,那國家就很危險了。 從曾子、孔子和孟子的這些論述我們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以德為本」。綜合上述先賢的觀點,道德是傳統文化的核心和靈魂,就重要性來說,道德高於宗教、哲學、教育、文藝、政治、法律、軍事等各種文化現象。比如古時打仗講究師出有名,必須得是正義之師。再有,現在中國有不少人信仰佛教、基督教等宗教,但實際上中國人自身的宗教意識並不是很強,這主要是由於儒家思想代替了宗教的某些功能。以孝道為例,它將過去的祖先、現在的父母及未來的兒女天然聯繫在了一起。宗教是什麼?它是為了獲得情致勉慰和克服生命緊張而存在的。人總有一死,老年人年紀大了,看得開,不害怕,但是年輕人可能會因此緊張焦慮。西方人的宗教是怎麼解決的呢?他們說只要在現實社會做一個好人,死後就能得到救贖,升上天堂,天堂是只有快樂沒有痛苦的地方。中國人怎麼解決?大家知道老爺爺通常都對孫輩疼愛有加,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把孫子作為了自己生命的延續。他的血在孫子的身體裡流淌,所以他覺得自己不怕死了。愚公移山也是這個意思,他死了以後,還有子子孫孫繼承他的遺志。孝道類似中國人的一種信仰,祖先給予子孫生命並將其視作生命的延續,子孫敬重、孝順自己的長輩,如此就把祖祖輩輩都聯繫了起來。

儒家學說中蘊含的道德文化可以幫助人們處理好各種關係。我國自古就講究禮樂文明,詩文等文學創作經常被用來頌揚美好的品行,表達個人志向。過去的許多老年人,他們的道德知識不像今天的我們,是通過學習系統知識得來的,而是受到文藝作品的薰陶逐漸形成的。比如我們家是陝西的,我的父親小時候常看秦腔,裡面的內容包括忠、孝、節、義等傳統美德;另外現在我們好多人會閱讀古籍,比如明清章回小說,裡面不乏關於傳統道德的精彩故事。文藝作品中人物的為人處事之道會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幫助人們處理好各種關係。

視頻

家風家教與立德樹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肖群忠

傳統道德觀念不僅滲透到了中國古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節日民俗和現代人的衣食住行中也都有所體現。比如穿衣,五服制度和喪服制度就是傳統道德的表現。《禮記》里講,家中老人在世時,子女着裝不宜太過艷俗,以免引起老人的傷感。我小時候,就是魯迅那個時代,大家都穿立領學生裝,領口處有個扣子,上面的鐵鈎叫「風紀扣」。每當我的風紀扣沒扣好,我爸就會說:「小小年紀,你這哪兒像個學生!」當然現在早就已經沒有那個東西了。再比如飲食,我們吃的文化中也有倫理道德在裡面。在我還小的時候,大概是七八十年代,吃飯時一家之長不上桌是不允許開飯的;要是去走親戚,無論什麼輩份,吃飯時都要求男女分席。再有,現在大家的日子愈發富足了,吃肉不算什麼稀罕事,甚至經常會擔心吃太多不利身體,但是在古代,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吃肉的,什麼年齡可以吃肉是有規定的,通常只有老年人可以吃,年輕人不能吃。另外,古代祭祀有三牲——豬、牛、羊,必須有肉才能稱為「祭」,如果只有蔬菜瓜果那只能叫做「薦」。住的方面就更有講究了。老北京的人過去住的都是幾進幾出的四合院,正堂肯定是會客廳,如果家裡沒有專門的祠堂,那老祖宗的牌位肯定要擺在正堂里。此外,東房、西房、上房、下房住什麼人,有什麼用途,都是有嚴格的倫理規定的。現在大多數人住的是單元樓,很多家庭把這種傳統弄擰了,大家可以反思下自家陽面的臥室里住的是老爺子還是小孫子。至於行,《禮記·王記》篇有明文規定:「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禮記·曲禮》里對倫理道德作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比如「夫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就是說為人子女,外出前要先知會父母,回來後要先面見父母,學習遊歷要有明確的目標。 接下來再說說節日禮俗。比如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它是一個代表着新舊更迭的綜合節日,儘管南北方的風俗不盡相同,但中國人過年卻具有一個相同的倫理意義,那就是省親。我已經是個五十多歲的人了,在我的生命體驗里,如果父母親不在了,那家就不在了,過年的時候去看望兄弟姐妹,就成了走親戚而非回家。過去我爸還健在的時候,每一年不管離家多遠,我都會回家,只有過一次例外。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一年我沒回家,給我爸寄了五百塊錢。那時候的五百塊並不算小數目,但是後來我聽人家說,過年的時候我爸捧着那五百塊錢哭了,他說:「你看我這個年齡了,見不着兒子,要錢幹什麼?」我聽到這話以後心裡很不好受,從此以後每一年無論如何都會回家。現在再想回家,已經是無家可回了。這就應了孝道里經常講到的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包括婚喪嫁娶在內的其他節日禮俗,在這裡我們就不過多贅述了。

生活中的大多數人不見得學過倫理學,卻肯定知道一些與倫理學有關的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這是因為口頭傳承的形式在文化傳承中發揮着作用。比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未到」,這些話語裡包含的由中華文化浸潤着的崇德向善的精神,構成了中國人的民族信仰。

從老祖宗起名藝術里也可以看出,道德是傳統文化中最核心的東西。一個人的名字實際上包含着長輩及他人的希冀。過去,人離世後會舉行儀式——叫魂,就是不斷呼喚對方的名字,所以人名文化其實折射出了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價值觀念。從前,中國男性起名字普遍存在一種崇德趨向,比如馬有德劉尚智王有仁、張忠信趙孝義等等;現在的小孩起名則很少把道德觀念考慮進去了。我看在座的聽眾不乏七八十歲的老先生,大家可以互報姓名交流一下,說不定名字就撞上了。另外,過去人們起名還有一個規律,叫「同輩連字」,大家族尤其注重這一點。「同輩連字」,指在同輩人中取同一個字來命名,其本身就是倫理觀念的直接體現,可以用來將不同輩份的人分類區別開來。我們經常會說亂倫,其實這不光是指兩性關係,僭越了輩分也屬於亂倫。如果你給孫輩起名時,用了跟爺爺輩相同的字,那不是分不清楚了嗎?所以過去大家族起名,最忌諱的就是這一點。記得小時候我給女兒起名字,那個音用家鄉話念起來跟五叔父的名字有點接近,但普通話差得很遠,五叔父就不幹了,質問我怎麼給女兒起了跟他一樣的名字。由此可見,在傳統中國,道德倫理是很受重視的。

傳統美德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靈魂。2013年,習近平同志在山東曲阜考察孔府和孔子研究院時提出「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這一論斷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國民道德修養的高度關切,同時也向全社會發出了重視傳承傳播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的號召。

視頻

武漢圖書館名家論壇:肖群忠教授講「孝」與中華文化

視頻

肖群忠:教育體制內應增加讀經典的課程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