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融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股權融資是指企業的股東願意讓出部分企業所有權,通過企業增資的方式引進新的股東的融資方式。股權融資的特點是:獲得的資金,企業無須還本付息,但新股東將與老股東同樣分享企業的贏利與增長。這決定了股權融資用途的廣泛性,既可以充實企業的營運資金,也可以用於企業的投資活動
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到底有什麼區別
如果將債務融資作為融資「走投無路「之後的選擇,債務融資就可能是飲鴆止渴。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如果沒有償付能力又沒有準備好償付措施,債務索償就可能是釜底抽薪,成為創業公司倒下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1.股權融資VS債務融資<<<2017年3月,有四方館館友詢問到底通過借貸還是股權方式融資對自己更有利,本館長簡單的總結了兩點:①借貸不需要讓出公司股權或日常控制權,需要到期償還,利息能扣成本扣稅,但銀行等傳統貸方可能需要擔保;②股權融資則要稀釋原股東股權,但通常沒有償還時限壓力。我們可以看到沃爾瑪收購一家電商創業公司和阿里巴巴讓自己投資的一家公司關門的消息見諸報端,以及某些投資大佬透露事件背後的債務融資故事,的確,國內有些VC早已經開始小範圍嘗試以債權的方式進行風險投資,所以本館長準備了這篇文章為已經加入或即將加入「金恪合伙人」計劃的創業公司更加深度地分析債務融資這種方式。2.沃爾瑪電商創業公司收購狂歡<<<2017年3月17日,沃爾瑪宣布,為了不斷發展其電子商務業務,這家零售巨頭已經收購了ModCloth的資產和業務,ModCloth是美國一家以復古風格著稱的流行服飾銷售網站,由青梅竹馬的科格夫婦於2002年在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讀書期間創辦,主要通過網站面向年輕女士出售流行服飾。據稱,此項收購系沃爾瑪為充實旗下零售電商http://Jet.com做出的收购,算起来这已经是一年时间以来Jet电商公司购物车中的第四家创业公司了,Jet在去年以9千万美元收购了网上家具卖家Hayneedle,之后沃尔玛为了对抗亞馬遜以30億美元收購了昔日的「亞馬遜終結者」Jet公司。此後,沃爾瑪還購買了鞋類電商 ShoeBuy(7千萬美元)和戶外服裝零售商Moosejaw(5千多萬美元)。這些被收購的創業公司網站基本上都在電商領域耕耘了至少15年,都面臨着當代互聯網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何能保持增長並同時實現盈利目標。ModCloth公司為了實現盈利採取了一系列的舉措,包括裁員、更換管理層(包括CTO, CEO和CFO)、開實體店等等,但是公司仍然無法解決持續增長和盈利的矛盾,據公開報道顯示,該公司已經完成七輪融資,從十位投資人處融資超過7800萬美元。
沃爾瑪沒有公布收購ModCloth的價格,但知情人士透露收購價格在5000萬美元到7500萬美元之間。這就意味着該公司的投資人可能無法全身而退,包括Norwest Venture Partners,FLOODGATE,First Round和Accel Partners等著名的投資人,而且其中Norwest和Accel也曾經是Jet的投資人,因為不僅收購金額沒能達到公司7800萬美元的融資規模,知情者稱部分收購款還需要在收購後用來留住關鍵員工。3.債務融資引火上身,令沃爾瑪有機可乘<<<到底什麼情況讓創始人將公司拱手讓給了沃爾瑪,讓投資人血本無歸,著名作家Dan Primack在3月20日的一篇博客中根據知情人士的披露簡單還原了事情的來龍去脈:2013年,ModCloth推進C輪融資,但是公司連續兩個季度的不佳表現影響了融資,於是公司接受了2000萬美元無擔保的風險債務(註:舉債的時間和金額與前文Crunchbase的數據略有出入,根據網絡上公開信息暫無法核實);ModCloth將債務當作增長期的股權融資款,而沒有意識到該款項可能變成定時炸彈;當債務在2015年4月到期時,公司現有的投資人追加了投資,部分原因是要通過貸款展期將償還的皮球踢到兩年之後。當時的背景是公司連續四至五個季度盈利,並且剛剛引入一個新的CEO;當公司損益表再次顯示虧損的時候,公司再次嘗試融資,但潛在的投資人將債務積壓作為不願意投資這個原本從「單位經濟學」角度看值得投資的項目的原因。現有投資人本來可以再次出手相助,但他們選擇不這麼做;沃爾瑪方面聽說了這家公司債務融資即將到期的情況,趕緊衝過來抓住了機會。確切收購價格不詳,但在償還債務(並考慮到應收賬款)後剩下的款項已經無法讓各VC全身而退。金館長按對創業公司而言,債務(融資)本質上並沒有問題,尤其是用來補充而不是取代股權融資的情況下。但是,創業公司必須認識到並不是所有的現金都是生而平等的(註:債權優先於股權,四方館事業合伙人、特聘專家陳兆賢直白地解釋說,借的錢還清之前,公司其實不屬於股東而屬於公司債權人);4.阿里巴巴被指為「APP搜索引擎」Quixey倒下的背後推手<<<如果說前邊的故事如果說還不夠過癮的話,Primack隨後在3月29日的一篇文章《Quixey倒下背後的故事》中,又披露了Quixey這家號稱「APP搜索引擎」的創業公司3月初倒閉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這家公司最終倒下竟然跟阿里巴巴及其從阿里巴巴拿到的債務融資息息相關。
Primack根據採訪整理的故事梗概如下:2013年10月:公司在由阿里巴巴領投的C輪融資中以大約1.3億美元的投前估值融資5000萬美元。現有投資者如Atlantic Bridge Capital和U.S. Venture Partners也參與跟投。幾個月後,Quixey與阿里巴巴簽署了一項獨立的1億美元的商業合同(根據與阿里巴巴合作夥伴的實施情況,合同金額可能會變得更大)。2014年9月:阿里巴巴上市,成為技術領域創紀錄的IPO,其公司結構的變化意味着Quixey現在需要與不同的人合作(例如阿里巴巴的蔡崇信不再直接參與),而且每季度的路線圖很快就變成需求每周的工作成果作為補充(有時直接由阿里巴巴工程師們發送給Quixey工程師們 ,因為後者公司內部政治的各種各樣的「地盤意識」變得越來越明顯)。 Quixey發現這些變化具有破壞性,並且不相信阿里巴巴仍在履行雙方的變現交易。2015年3月:Quixey在C-1輪融資中據說以5.4億美元的投前估值拿到6000萬美元融資。阿里巴巴又是領投方,將其在公司的總投資加碼到約8000萬美元。其他新股東包括高盛和軟銀。2016年4月:Quixey創始人Tomer Kagen的CEO職位被經驗豐富(如LoopNet等系列公司的CEO)的Mark Lazar替換,但仍擔任公司董事。此時,Quixey對阿里巴巴的不滿似乎現在已經變成相互的不滿,特別是隨着公司持續燒錢,而技術開始落後於時間表。2016年夏天:Quixey認為,阿里巴巴在商業合同中欠公司約3,700萬美元;另一方面,阿里巴巴則不認為協議約定條款已經得到滿足。雙方達成私下協議,阿里巴巴向Quixey支付了1000萬美元的現金,並同意為公司提供3000萬美元擔保貸款(其中擔保貸款此前有報告,但沒有具體提及阿里巴巴)。貸款條件包括:18個月的還款期限,2.2倍的清算優先,並在本質上賦予阿里巴巴對Quixey的未來股權融資的否決權。阿里巴巴也更換了委派董事代表,將阿里參謀長曾明替換成了一位名叫Peter Stern的美國投資官。2016年11月:Mark Lazar的CEO職務被Quixey炒掉,並由Zed USA前CEO John Foster取代;該公司再次開始融資。2017年2月:由Atlantic Bridge Capital牽頭的現有股東同意為公司新提供約1000萬美元的股權融資。該金額償還阿里巴巴貸款(11月到期)還不夠,但是Quixey希望能藉此拿到新的客戶大單(正在與聯想進行早期談判)或新的外部投資。公司內部還以為,延遲厲害的技術終於準備好大顯身手了。新一輪融資的談判已經在幾個月前開始,但最終阿里巴巴不同意新的投資。不久之後,公司宣布裁員,Quixey聘請一家外部公司幫助找到尋找其知識產權的買家。2017年3月:阿里巴巴在一份聲明中說:「令人遺憾的是,Quixey的發展沒有實現預期目標,董事會作出關閉公司的決定。」阿里巴巴拒絕進一步闡述,公司的其他投資者和員工也沒人願意正式接受採訪。5.四方館首次把《股(債)權設計課程》帶進[1]
金恪四方館事業合伙人、特聘專家、美籍華人陳兆賢先生深知股權設計不清晰給公司發展帶來的巨大隱患,在上月底舉辦的第二屆「金恪·華山論劍·英雄會」上為大家帶來了《股權設計與金恪合伙人計劃》的分享課程,陳兆賢先生旅居美國逾二十年並深耕金融及教育領域,深諳各種股權設計的操作模式及必要性。其根據國內外主流案例科學詳實的剖析了股權的本質並富有創造性的提出了「金恪合伙人」的模式。為與會的業內同行及創業團隊接下來面臨公司發展所遇到的問題釐清了很多認知誤區並指明了確切的方向。6.小結<<<不可否認,融資市場上存在這種定時炸彈式的債務融資,而且一旦引爆,傷害性可能很強,但也不是說債務融資對創業者來說就是毒品,《財富》一篇文章中就這個問題總結的一段文字很好:創業公司考慮債務融資的最佳時機是:(1)當公司成長的時候,但不夠快,不能得到一大堆新的股權投資者的興趣,(2)從「單位經濟學」角度看公司值得投資,但有估值上(股權)投融資雙方還有差距或管理層不想再遭受更多的股權稀釋,(3)當公司靠近盈利,股權融資需要承擔太高成本或需要花費太長時間才能實現時,(4)公司存續10年以上,股權投資者在舊基金的錢已經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