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肥東縣長臨河中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肥東縣長臨河中學安徽省肥東縣長臨河中學,坐落濱湖大鎮長臨河,吳邦國委員長故里,近接巢湖風光,遠挹四頂山色,與合肥市濱湖新區相鄰,四季相宜時,物阜人傑地。

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面積3766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16825平方米。現有兩幢2400平方米的教學樓,平房教室14個,一棟4050平方米的科教樓,內設2個理化生實驗室、2個儀器準備室、2個語音室、微機室、1個多媒體室和能容納300餘人的多功能報告廳、1個「農遠」接收室、1個電子備課室,一幢880平方米的「羅剛圖書館」,藏書4萬餘冊,31間學生宿舍,4幢教師住宅樓,兩幢農村中學一流的學生餐廳和建築面積2600平方米學生公寓。新建建築面積1384平方米的4層3號教學樓已經投入使用中。我校現有33個教學班,其中高中班級15個,在校生約1900人。現有教職工158人,其中離休1人、退休39人。在職教職工中中學高級教師21人、中學一級教師[2]41人。可圈可點的有享譽合肥地區的「一馬二謝三吳哲」、安徽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調研工作先進個人獲得者、省級骨幹教師、市級中學高級職稱評委成員、省級普通話培訓員、市級教壇新星、縣級教壇新星、縣級骨幹教師,等等。

學校沿革

1947年秋,合肥縣東鄉「生生學社」的同仁衛立煌、劉和鼎、吳佩之、羅剛等募捐初創私立巢湖中學;

1949年秋,易名為皖北區私立肥東崇實初級中學;

1952年秋,更名為肥東縣第二初級中學(簡稱「肥東二中」);

1958年秋,改名為肥東縣長臨河初級中學;

1960年9月增設高中部,並被正式命名為安徽省肥東縣長臨河中學,晉升為全日制的完全中學,一直到如今。

學校榮譽

1979年4月,日本民間友好代表團來我校參觀訪問一周;

1979年12月,我校被省教委確定為全省農村中學學生體質調研定點單位,每5年一次;

1980年3月12日,原安徽省省長周子健蒞臨我校參加肥東縣巢湖沿岸植樹造林誓師大會;

1985年,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農村中學學生體質調研定點單位,並受到體育司通報表彰;

1986年,獲合肥市教育局頒發的「合肥市教育教學工作顯著成績」獎;

1991年,獲合肥市教委頒發的「一九九0——一九九一年度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優秀獎」;

1994~1998年,連續五年獲縣教委頒發的高考成績優秀獎、良好獎,被縣教委稱為「百分之百效應」學校(高一入學成績達合肥市抽樣考試資格的同學百分之百考上本科以上);

2000~2006年高考,連年獲市、縣教委「優良獎」「優秀獎」表彰;本科有效達線率140%以上;

2002年高考中實現了兩個全身第一:高二年級丁俊峰同學考入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黎文路同學以663分考入清華大學,其中理綜299分;

2002年,陳瀟瀟同學榮獲全國青少年讀書活動演講比賽二等獎;

2003年,喜獲全國青少年「學雷鋒精神,樹時代新風」讀書教育活動優秀組織獎;

2006年,原安徽省省長、現省委書記王金山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孫金龍,副市長張進,縣委書記江洪等陪同下視察我校;

2007年高考中,高考理科平均成績位全縣第二,喜獲合肥市教育局頒發的「高中教學工作綜合評價三等獎」榮譽;

2008年,高考提高率居肥東縣農村中學第一;

2009年獲「合肥市高中教學工作綜合評價二等獎」;

2010、2011年,連獲合肥市「高中教學工作綜合評價三等獎」;

2011、2012年,全國「關愛明天」普法教育先進校;

合肥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

合肥市平安校園;

肥東縣家教名校。

參考文獻

  1. 建築面積規則大全 ,搜狐,2020-09
  2. 一級教師和一級教授的區別 ,搜狐,202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