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肩髃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揭密真相的內容僅供參考,並不能視為專業意見。任何醫藥相關資訊,應諮詢專業人士。

肩髃穴】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屬手陽明大腸經。手陽明、陽蹻之會。別名:中肩井、扁骨、偏骨、尚骨、偏肩、髃骨。肩髃穴的位置: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時,肩峰前下方凹陷處。中醫認為刺激肩髃穴有緩解治療肩臂疼、肩關節周圍炎、上肢不遂等作用。


概況

【穴位含義】「髃」,骨間凹陷的意思。因為此穴位於間端關節的凹陷處,故名「肩髃穴」。
【取穴】正坐,屈肘抬臂與肩同高,另一手中指按壓肩尖下,肩前呈現凹陷處即是。
【功能作用】清熱明目,通經通絡[1]


作用功效

【功效應用】通利關節 疏散風熱、舒筋活絡,祛風活血,消腫散結。
【主治病症】主治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攣痛,不能上舉,手背紅腫,四肢熱,癭氣,乳癰等。急性腦血管病後遺症,高血壓病,肩周炎,乳腺炎,蕁麻疹等。
【配伍應用】
肩髃穴配風門穴、中渚穴、大杼穴治背及肩臂腫痛
肩髃穴配臂臑穴治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
肩髃穴配曲池穴、列缺穴、合谷穴、手三里穴、環跳穴、風市穴、委中穴、絕骨穴、丘墟穴、陽陵泉穴、崑崙穴、照海穴治半身不遂
肩髃穴配曲池穴、合谷穴、曲澤穴、手三里穴、環跳穴治隱疹
肩髃穴配支溝穴、足三里穴、手三里穴治瘰癧
肩髃穴配大空穴治癭氣


穴位療法

【針灸】直刺或向下斜刺0.8~1.5寸。
【艾灸】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5~15分鐘。
【刮痧】用角刮法從上向下刮拭肩髃穴3~5分鐘,隔天一次,可緩解治療風熱癮疹等。
【拔罐】用氣罐留罐5~10分鐘,隔天一次,可改善肩臂酸痛、風熱癮疹等。
【按摩】用大拇指按揉肩髃穴100~200下,每天堅持可防治肩臂疼痛。(平常多用手掌大魚際處搓揉肩髃穴或者用中指指腹點揉肩髃穴。)。


視頻

中醫經絡穴位詳解——肩髃穴(可預防關節炎、肩周炎)


參考文獻

  1. 肩髃穴,穴位密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