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西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膠西國為西漢藩國名:劉卬膠西國(前164—前154年)。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立齊悼惠王子平昌侯劉卬為膠西王,都高密。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楚七國之亂成員國之一,起事失敗,自殺,國除。劉端膠西國(前154年—前108年)。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1]後,劉卬膠西國除,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死,無後,國除。
劉卬膠西國(前164—前154年)
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裂齊為六國,立齊悼惠王子在世者六人為藩王,其中以膠西郡封平昌侯劉卬為膠西王,都高密。
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皇帝重用主張削藩的晁錯,以劉卬「賣爵有奸」為由削膠西國營陵、平壽、斟、淳于、都昌、桑犢六縣 ,將此六縣新置為一郡,此即北海郡。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劉卬以此被朝廷逼反,起事,成為吳楚七國之亂成員國,不幸失敗,自殺,國除。
劉端膠西國(前154年—前108年)
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平定吳楚七國之亂後,劉昂膠西國除,立皇子劉端為膠西王,都高密。劉端性格惡毒,身體方面又有性功能障礙。
武帝時期,劉端多次犯法,在有關大臣多次請求後,武帝削去膠西國大半。被削去的土地,安丘縣入北海郡(安丘縣裂為二,一部分入北海郡,故之後北海、膠西同時都有安丘縣),其餘皆入琅邪郡(漢書地理志所指琅邪郡疆域中,東武縣以西北至朱虛縣一帶的諸縣皆為故膠西國之削地)。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劉端死,無後,國除為膠西郡。
後續沿革
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膠西國除後至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膠西為漢郡,疆域未有變動。
宣帝本始元年(前73年)以膠西郡置高密國,立廣陵厲王子劉弘為高密王,都高密[2]。
元帝初元元年(前48年),割膠鄉置王子侯國,入琅邪郡。
成帝建始二年(前31年),割卑梁、膠陽、武鄉、成鄉、麗茲置5個王子侯國,其中,膠陽、成鄉入北海郡,武鄉、麗茲入琅邪郡。卑梁今地無考,漢志失載。
成帝鴻嘉元年(前20年),割安丘置王子侯國,入琅邪郡。至此,高密國僅存五縣。與漢初之膠西郡、膠西國想比疆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已嚴重縮小。新朝始建國元年(9年),王莽篡位,高密王國被貶為公國,次年(10年)國除 。
視頻
膠西國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吳楚七國之亂!一場精心準備多年,卻被漢景帝用三個月的時間就平定的叛亂!,搜狐,2019-12-10
- ↑ 濰坊八縣,均歷史悠久,哪個不是千年古縣?,搜狐,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