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能(拼音:néng、nài)是漢語通用規範一級字(常用字) 。此字初文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熊一類的野獸,這個意思後來寫作"熊" 。後來能假借為技能、能力的意思,又指有才能的意思。用作動詞,指具備某種能力。能還表示主觀上能夠,其後常跟動詞,如能行、能達到。由技能、能力引申,"能"在現代物理學上也指能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能

拼音; néng,nái,nài

注音字母; ㄋㄥˊ,ㄊㄞˊ,ㄋㄞˋ

平水韻; 下平十蒸,上平十灰

部首; 厶、月

總筆畫; 2+8、4+6

五筆; CEXX

倉頡碼; IBPP

四角碼; 2221 2

統一碼; U+80FD

鄭碼; ZQRR

造字法; 象形字

結構; 獨體字,左右結構

字級; 一級字

字源演變

象形字。金文字形像站立的熊形,大口朝下,前後腿腳,帶鈎的爪,短尾,簡單而概括地表現了熊嘴大尾短、四肢粗短的基本特徵;戰國文字則頭、口、腳幾處分離;小篆字形由秦簡字形演變而來;隸楷文字由小篆演變而來,頭部變成了左上的"厶",口部成了左下的"冃",前後腿腳成了右上、右下兩個"匕",寫作"能"。

本義指熊,是一種食肉類哺乳動物,頭大尾短,四肢粗短,腳掌大。《說文》:"能,熊屬,足似鹿。"因讀音相近(能,古音泥紐蒸部;熊,古音匣紐蒸部),"能"被假借為能力、才能的"能"。《書·大禹謨》:"汝惟不矜(自大),天下莫與汝爭能。"由能力、才能義引申為有能力、有才能、勝任、善長、能夠、容許等義。《睡虎地秦墓竹簡》:"及物之不能相易者。"後"能"多用為借義,於是又用"熊"來表示它的本義,"能"則專用為借義了。"能"的基本讀音為néng;讀nái時指一種三足鱉,《爾雅·釋魚》:"鱉三足,能。"讀tái、讀nài則都用為通假字。

古籍解釋

說文解釋

【卷十】【能部】奴登切(néng)

熊屬。足似鹿。從肉㠯聲。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強壯,稱能傑也。凡能之屬皆從能。

【注釋】徐鉉注:㠯非聲。疑皆象形。

說文解字注

熊屬。

段注:《左傳》《國語》皆雲晉侯夢黃能入於寢門。韋注曰:能似熊。凡《左傳》《國語》能作熊者,皆淺人所改也。

足佀鹿。

段注:故皆從比也。㲋足、彘足亦同。

從肉,

段注:猶龍之從肉也。

㠯聲。

段注:奴登切,古者在一部,由之而入於咍則為奴來切,由一部而入於六部則為奴登切,其義則一也。

能獸堅中,故偁賢能。

段注:賢,古文作臤。臤,堅也。

而強壯,偁能傑也。

段注:此四句發明叚借之恉。賢能,能傑之義行而本義幾廢矣。子下曰: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人以為偁。亦此例也。韋朋來西烏五篆下說解皆此例。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能·康熙筆畫:12 ·部外筆畫:6

《廣韻》《集韻》《正韻》並奴登切,音儜。《說文》:熊屬,足似鹿。能獸堅中,故稱。賢能而疆壯者稱能傑也。徐曰:堅中,骨節實也。

又《廣韻》:善也。《增韻》:勝任也。《書·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又《正字通》:順習也。《詩·大雅》:柔遠能邇。

又《廣韻》奴來切。《正韻》囊來切,並音㾍。三足鱉。《爾雅·釋魚》:鱉三足,能。注:山海經,從山多三足龞,今陽羨縣君山池亦有之。

又與台通。三能,星名。《史記·天官書》:魁下六星,兩兩相比,名曰三能。注作三台。

又《正字通》乃帶切,音柰。姓也。唐能延壽、能元皓。宋能迪。

又與耐通。《前漢·晁錯傳》:胡貊之人性能寒,揚粵之人性能暑。注:能,讀曰耐。

又《韻補》叶音尼。屈原《離騷》: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葉下佩,佩音皮。

又叶音寧。《詩·小雅》:各奏爾能。葉上湛,湛音沈。

又叶音袽。柳宗元《佩韋賦》:歷九折而直犇兮,固摧轅而失途。遵大路而曲轍兮,又求達而不能。[1]

參考文獻

  1. , 360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