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能不憶江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能不憶江南》是葉靈鳳寫的一篇散文,內容是什麼,來了解一下吧。

原文

這幾天心裡很不安定。若是能放得下手上的事務,我真想回到江南去小住幾天。

現在還是農曆正月,不說北方,就是在江南,天氣一定還很冷,但那個「冷」,不是冬天,而是「春寒」,因為早已立過春了。不像在這裡,幾天之前的天氣是嚴冬,寒流一過又仿佛到了初夏,再來一次寒流,又變成冬天了。簡直沒有春天的影蹤!

可是在江南,春天雖然去得不易尋覓,來得卻有跡象可尋。春天就是春天,決不騙人,決不令人空歡喜。你見過柳樹的嫩芽嗎? 它不是嫩綠色的,而是鵝黃色的。柳樹綻出了鵝黃色的芽,春天就已經來到樹梢,來到燕子尾巴上,也來到遊子的心上了。

前幾天看了《北國風光》的電影,已經有一點神馳;這幾天對着《江南姊妹》的廣告,更令我出神。山水,人物,花朵,泥土,無不是江南的能令人懷念,何況更是春天。因此這幾天簡直動了鄉愁。電影廣告說:「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是的,趕去罷,為什麼不趕呢?

我設想我應該去的地方,我應該住的地點。江南,是一個大地方,是一片錦繡,我應該選擇什麼地方呢? 住在西湖邊上,住在玄武湖畔? 住在蘇州,住在嘉興? 當然什麼地方都好,但我的夢魂總是牽縈着鎮江的一間小樓。幾扇玻璃窗,一隻掛了布帳的小床,從牆上的氣窗可以望見人家的屋背。在那裡不僅有我的春天,還有我的夢,也有我的詩。

我要尋找的就是這些。可是,這麼多年了,我就是現在趕到江南,這個春天向什麼地方去尋呢? 在破舊的磚牆上,在古老的大樹上,還是在那些高大的新建築物上和工廠的煙囪上?

對着報上的那幅《江南姊妹》的廣告,我忽然領悟到,我要尋找的春天,不在別的地方,就在這些年輕人的臉上,就在這些下一代人的心上。我們的夢,我們沒有寫成的詩,我們失去了的春天,都交給他們了。他們會用彩筆給我們繼續寫下去,我們不曾實現的夢,他們會給我們完成。春天到了江南,自有人去接待,決不會被冷落的。

但是如果有時間,我仍想趕到江南去。因為我懷念江南,江南一定也在懷念我。站在鵝黃色的柳枝下,年輕的春天一定會展開手來歡迎我的。

賞析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遠在九個世紀以前的宋朝,大文學家王安石就寫下了這千古名句。江南春早,很容易觸發人們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所以當時正羈留在香港的作者也禁不住心裡不安定起來,想回江南小住幾天,找一找春天的蹤跡。作者開篇便緊扣題目,流露出對故鄉江南的脈脈情思。

江南水鄉,山明水秀、物產豐富、人傑地靈、秀色可餐。但最使作者牽腸掛肚的還是江南的春天。「春天就是春天,決不騙人,決不令人空歡喜。」它不像南國的春天,來去無影。它悄悄地來到人間,固然也會有春寒,但它畢竟是春天。「春到人間草木知」,春風送暖,鵝黃色的柳芽爬上了樹頭,似曾相識的燕子也飛回了江南,遊子的心也隨着春天的到來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體會到故鄉的溫情。作者之所以 「心裡很不安寧」就是因為作者身在異鄉,看不到春天的到來,所以他也就格外思念春意盎然的江南了。但作者又不能放下手中的事務,返回故里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妙景色。心裡格外的煩惱,而思念之情卻也更刻骨銘心了。

「山水、人物、花朵、泥土無不是江南的能令人懷念,何況是春天。」「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江南姊妹》的廣告更觸動了作者的心弦,牽動了作者的鄉愁,還有什麼能比不能享受春天的良辰美景更令人煩惱的呢? 所以作者雖然身在異鄉,而心卻早已飛回了江南,在江南的秀麗景色中徜徉。作者在想象着回到江南後應該住的地方,西湖邊上? 玄武湖畔? 姑蘇城外抑或嘉興城中? 對這些集天地之靈,鍾靈毓秀的「世外桃源」,作者雖然心嚮往之,但最使作者失魂落魄的卻是鎮江的一間小樓。這裡只有「幾扇玻璃窗,一隻掛了布帳的小床,從牆上的氣窗可以望見人家的屋背。」 這裡雖然沒有奼紫嫣紅、鶯歌燕舞的動人春色,但卻有作者逍遙自在、回味無窮的快樂的童年。作者雖然是南京人,但青少年時期的大半時間是在鎮江度過的。而童年正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節,是人生的春天。童年,有許多五彩的夢,也有許多甜蜜的回憶。作者身在他鄉,而心卻飛回了故鄉,飛回了美好的童年時代。

時過境遷,「曾經滄海難為水,」作者忍不住要發出疑問:「這個春天向什麼地方去尋呢? 在破舊的磚牆上,在古老的大樹上,還是在那些高大的新建築物上和工廠的煙囪上?」 不是,這些都不是,雖然這裡有童年的回憶,有現代社會的投影,但它們都只是過去的印跡,作者不想沉溺於夢幻式的美好回憶之中,回憶固然使人心碎,但它畢竟不是現實,畢竟都已過去,作者要尋找的是現實的花好月圓,是幸福未來的希望。終於作者在 《江南姊妹》的廣告上,他領悟到:「我要尋找的春天,不在別的地方,就在這些年輕人的臉上,就在這些下一代人的心上。」 作者用充滿着濃郁詩情的語言謳歌了充滿生機活力和希望的青年人,對美好的未來充滿着信心和希望。

這是一篇抒情小品文,作者以對故鄉無比深厚的激情譜寫下了一篇聲情並茂的春的頌歌,於平淡中見深情。這篇散文使我們想起了當代著名散文家楊朔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 《茶花賦》,兩相比較,我們發覺這篇散文既沒有楊朔散文那大起大落的激情,也沒有華麗高雅的生花妙筆,更沒有楊朔那樣精妙得有點做作的構思。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流暢、樸實。作者也有難以抑制的感情起伏,但這感情的起伏就像涓涓細流匯成大海一樣,慢慢蘊藉,水到渠成。作者的情感也就像大海一樣深沉含蓄。全文開篇時,作者是「心裡很不安寧」,於是想回江南小住幾天,接下來順理成章地把江南的春天與北方的春天、南國的春天做一比較,對江南春色的憧憬嚮往使得春天「也來到遊子的心上」,作者的心情已漸趨開朗。由於受電影廣告的刺激,作者動了鄉愁,心馳神往於江南的錦繡河山之中,飛回到快樂的童年時代,作者這時的心情是激動的、神迷的。最後終於在廣告的啟發下,完成了情感的升華,從哲理的高度尋到了失去的春天,全文在激昂、樂觀開朗的氣氛中結束,給人強烈的藝術感染。作者正是用這樸實的語言、自然的然而又是嚴謹的結構,把自己對故鄉,對春天,對未來的美好感情動情地表現出來,顯示出作者大巧若拙的藝術功力。[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