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脈衝星行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脈衝星行星(英語:Pulsar planet)是圍繞脈衝星公轉的行星,而脈衝星即高速自轉的中子星。首個被發現的脈衝星行星即為首個被發現的系外行星[1]

發現

脈衝星的行星通常以脈衝計時來傾測,因脈衝星的自轉速度幾乎不變,因此人們透過精密的儀器來偵測脈衝的變化,較易便可推斷到該脈衝星是否有行星存在,並可透過變化的出現計算行星公轉周期。首顆被發現有行星的脈衝星為一顆毫秒脈衝星。因為其環繞的恆星獨特性,所以是最早被發現的太陽系外行星[2]

於1991年,英國物理學家安德魯·萊恩宣布他發現了一個環繞着脈衝星PSR 1829-10公轉的行星。但是,他後來收回了此宣布,令到最早被發現的脈衝星行星仍然是PSR B1257+12的行星。

於1992年,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和戴爾·費雷歐宣布他們發現了脈衝星PSR 1257+12的行星系有着多個行星。他們於1983年發現PSR B1257+12號星體中有不尋常的發現,在較後的1990年確認是脈衝星,並在1992年確認其有行星。這是最早被發現的系外行星。他們隨後又利用相同的方法發現兩個質量較低的脈衝星行星。

於2000年,天文學家發現脈衝星PSR B1620-26擁有一個環聯星運轉行星(PSR B1620-26c),該行星環繞着脈衝星和白矮星PSR B1620-26公轉。該行星是人類至今發現最年老的行星,其年齡為126億年。

於2006年,人們於一顆距離地球13,000光年,名為4U 0142+61的脈衝星,發現一個原行星盤。發現團隊由麻省理工的Deepto Chakrabarty領導,使用史匹哲太空望遠鏡觀測。人們認為這個原行星盤由富含金屬的超新星爆發殘餘物質所組成,而這顆脈衝星據估計於距今10萬前發生超新星爆發。除此之外,不少與太陽相似的恆星也擁有與這顆脈衝星類似的原行星盤,因此這顆脈衝星的原行星盤或會形成新的行星。受到脈衝星釋放的強大電磁輻射影響,這些新行星也不可能出現生命。

於2011年,天文學家宣布他們發現了一個環繞着脈衝星PSR J1719-1438公轉的恆星剩餘核心。該恆星因恆星蒸發而變成現在的模樣。該核心的密度比大23倍,直徑為55,000公里,質量和木星相若,公轉周期為2小時10分鐘,半長軸為600,000公里。這個核心很可能是一個白矮星的鑽石核心,質量約為1031克拉。

視頻

遇到脈衝星,行星並沒有占到體積優勢

宇宙中最怪異的現象!脈衝星行星讓所有科學家都無法

參考文獻

  1. 人類發現的第一顆系外行星 然而已經成為地獄,UFO中文網,2017-7-4
  2. 與發現脈衝星有關的故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