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脊柱腫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脊柱腫瘤大約占全身骨腫瘤的6%~10%,各種類型的骨腫瘤幾乎都可以在脊柱見到,如骨肉瘤、骨樣骨瘤、動脈瘤樣骨囊腫,而轉移性骨腫瘤則占脊柱腫瘤半數以上。 脊柱腫瘤的早期診斷非常重要, 因為功能結果依賴於就診時的神經狀態。而脊柱轉移瘤本身常無症狀, 並且經常僅在行常規骨掃描檢查時被發現。出現症狀可能是下列一種或幾種原因造成的: ①椎體內逐漸增大的腫塊突破骨皮質侵入椎旁軟組織;②壓迫或侵入鄰近神經根; ③椎體破壞繼發病理骨折; ④病理骨折後出現脊柱不穩定, 特別是並發後側附件溶骨性破壞時; ⑤脊髓受壓。

病因

脊柱腫瘤的病因主要有,脊柱腫瘤與骨腫瘤一樣其發病原因迄今不明,致病因素較為複雜,可能有下5種學說:

一,脊柱腫瘤的病毒學說,動物實驗證實在病毒可誘發骨肉瘤。

二,脊柱腫瘤的慢性刺激學說,主要是某些物理因素比如射線、放射性同位素,化學因素可誘發骨肉瘤。

三,脊柱腫瘤的胚胎組織異殘學說,主要是胚胎殘存脊索組織及軟骨組織,可導致脊索瘤及軟骨肉瘤。

四,脊柱腫瘤的惡變學說。

五,脊柱腫瘤的基因遺傳學說,正常細胞基因發生改變產生腫瘤,瘤細胞繼續增殖,將生物特性遺傳。臨床所見遺傳性多發性外生骨疣就具有遺傳性等。

臨床表現

背痛是脊柱轉移瘤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經常早於其他神經症狀數周或數月。可以見到兩種性質不同的背痛: 與腫瘤有關的疼痛和機械性疼痛。與腫瘤有關的疼痛主要表現為夜間痛或清晨痛, 並且一般在白天因活動而緩解。這種疼痛可能是炎性介質或腫瘤牽張椎體的骨膜所致。應用小劑量的激素(如每天12mg 地塞米松) 對這種疼痛有效。用放射療法或手術針對腫瘤進行確切的治療可以解除這種疼痛。治療後疼痛的復發預示着腫瘤的局部復發。機械性疼痛源於脊柱的結構異常, 如病理性壓縮骨折導致脊柱的不穩定。這種疼痛是運動相關性的, 坐位或站立位增加了脊柱的縱向負荷從而使疼痛加重。除此以外, 若患者出現胸椎或胸腰椎壓縮骨折造成後突畸形, 臥位時會伴發嚴重疼痛, 患者往往有坐位睡覺的病史。激素治療對機械性疼痛無效, 可以用麻醉性鎮痛藥或外部支具緩解疼痛。胸椎的病理性壓縮骨折所致疼痛通常持續數天, 如果腫瘤沒有侵犯後側附件, 疼痛一般可在數天後緩解。

診斷

柱良性腫瘤一般發展較慢,病期較長,患者年輕,除疼痛及壓迫神經症狀外,多無全身症狀,X線片和CT可提供診斷幫助,血沉正常。脊柱惡性腫瘤則發展較快,病期較短,較快出現神經受壓症狀,X線片、CT、MRI呈現破壞性骨病變,多為單一病變,多發骨髓瘤,可為多發病變並應做骨髓像檢查,血沉增快。脊柱轉移瘤雖然也呈現骨破壞性病變,但半數以上患者的脊柱轉移病變為多發,全身檢查多數可發現原發病灶,或有原發灶手術之歷史。

鑑別診斷

1、脊椎化膿性炎症[1]:發病前,病人多有皮膚癤腫或其他化膿灶病多驟起、體溫高,中毒症狀明顯,受累部疼痛明顯,活動受限,局部軟組織腫脹和壓痛。X線攝片椎體可見骨質破壞,椎間變窄,常有死骨形成,多無膿腫形成,應行細菌和組織學檢查確診。

2、退變性脊椎病變:椎間盤、韌帶突入椎管引起脊髓和神經受壓。中年以後脊柱退行變的影像學徵象幾乎都存在,與脊髓腫瘤的鑑別診斷要靠細緻的神經系統評價,輔助以影像學檢查

3、脊柱結核[2]:多有低燒、盜汗等慢性中毒症狀,病變多侵蝕椎間盤與相應椎體緣,椎旁寒形膿瘍有助於鑑別診斷。

治療

脊柱腫瘤的治療方法包括:

1、原發腫瘤:直接手術切除;手術治療是治療脊柱腫瘤的有效方法。

2、繼發腫瘤:需找到原發灶,取病理,根據病理結果確定腫瘤的性質和惡化程度(早期、中期、晚期),如果腫瘤對放化療敏感,可以選擇放化療為主,輔助手術治療;如果腫瘤對放化療不敏感,選擇手術治療為主、以放化療為輔。

併發症

1、切口感染、裂開:一般情況較差,切口癒合能力不良或腦脊液漏者易發生。術中應注意無菌操作。術後除抗生素治療外,應積極改善全身情況,特別注意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的補充。

2、脊髓水腫:常因手術操作損傷脊髓造成,臨床表現類似血腫,治療以脫水、激素為主,嚴重者可再次手術,開放硬脊膜。

3、硬脊膜外血腫:椎旁肌肉、椎骨和硬脊膜靜脈叢止血不徹底,術後可形成血腫,造成肢體癱瘓加重,多在術後72h內發生,即使在放置引流管的情況下也可發生血腫。如出現這種現象,應積極探查,清除血腫,徹底止血。


視頻


脊柱腫瘤與脊柱退變性疾病的對比


脊柱腫瘤是怎麼回事?


參考來源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