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脫媒是個名詞術語。
漢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沒有間斷的古老文字系統[1],直到現在我們仍在使用。其不單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表述用具,更是五千年悠久文明的記錄者、傳承者。可以說,漢文字是中華民族古老悠久、博大精深文明的「活化石[2]」。
名詞解釋
所謂脫媒,是指隨着經濟金融化、金融市場化進程的加快,商業銀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對降低,儲蓄資產在社會金融資產中所占比重持續下降及由此引發的社會融資方式由間接融資為主向直、間接融資並重轉換的過程。
一般是指在進行交易時跳過所有中間人而直接在供需雙方間進行。因為存款人可以從投資基金和證券尋求更高回報的機會,而公司借款人可通過向機構投資者出售債券獲得低成本的資金,削弱了銀行的金融終結作用。銀行一直是我國投融資體系中的主體,但近些年來,銀行在投融資體系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出現一些"脫媒"跡象。
「脫媒」的發展
在傳統計劃體制下,國家通過生產資料的壟斷占有,並依託扭曲的勞動力、農產品價格體系,最大限度地占有了社會生產剩餘。在國民財富分配中,國家占有絕大多數份額,是真正地「藏富於國」。
1979年,在國民儲蓄結構中,居民、企業、政府部門儲蓄比重分別為22.55%、33.65%和42.8%,政府掌握着絕大多數社會經濟剩餘,居民儲蓄微乎其微。改革以來,嚴重扭曲的勞動力、農產品價格體系逐步得以調整,「放權讓利」的改革及多種所有制經濟的發展加快了由「藏富於國」向「藏富於民」的轉變。
到1995年,居民、企業、政府在社會儲蓄結構中的比重已變為70%、25%和5%,動員居民儲蓄,加快儲蓄向投資的轉化,則成為加快社會資本形成,推動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關鍵。
轉型以來,中國政府面對國有企業旺盛的融資需求,依託國有銀行的信用壟斷地位,通過利率管制、規模計劃、信貸干預等廣泛的金融管制政策的推行,低成本動員了居民部門的金融剩餘,對國有企業部門提供了龐大的融資支持,這成為影響中國轉型發展績效的一個關鍵性因素。
在金融管制政策下,國有銀行在社會信用活動中享有壟斷經營權,居民除了將錢存入銀行外,沒有其它的投資渠道,使儲蓄資產在社會金融資產中占有過高的比重。
「脫媒」促進經濟增長
銀行「脫媒」是調整中國金融業格局,改變金融風險過度集中於商業銀行的現狀,提高資金效率的難得契機。非銀行金融資產及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有利於提高直接 融資比重,開拓企業融資渠道,形成一個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直、間接融資比例適宜、風險分散、資金使用效率較高的市場化的金融格局。
1996年後,中國政府進一步推動資本市場的發展,直接融資迅速發展。1993-1998年,直接融資比重由12.36%上升到36.86%,間接融資占比例則由87.64%下降到63.14%。到1999年時,直接融資額已超過間接融資額的一半,銀行在資金融通中的地位已顯著下降。
首先,銀行「脫媒」、儲蓄分流有助於促進資本市場特別是股市和債市的發展,改變企業資產負債比率過高的現狀。長期以來,由於國有企業對間接融資過份倚 重,資產負債率一直過高。1980年時國有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僅為18.7%,1999年時則達到86%。銀行「脫媒化」,直接融資的發展有利於進一步降低企業負債水平,減輕財務負擔。
其次,銀行「脫媒化」有助於降低銀行風險。長期以來,國有銀行在政府信貸干預下大量進行的信貸投放成為項目鋪底資金,資產流動性、安全性降低。與此同 時,居民儲蓄存款快速增長,形成了「硬負債,軟資產」格局,金融風險向銀行集中。銀行「脫媒化」加快,直接融資發展,減輕了銀行的經營風險,推動了風險的社會化。
造成「脫媒」的原因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經歷了由「藏富於國」向「藏富於民」、由單獨的間接融資到直、間接融資並重的轉變,兩個轉變是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的客觀要求,銀行"脫媒"既是我國經濟發展、放鬆管制和發展直接融資市場的必然結果,同時也對我國貨幣調控、銀行監管及銀行業務開展等,帶來一系列挑戰。
隨著資本市場為中心的新金融商品的開發和需求的創造,特別是隨著資本需求的超強勁增長,使得以證券市場為中心資本市場功能日趨凸顯,而傳統銀行媒介金融的媒介作用則趨於萎縮,利潤下降,存放利差收入減少,依靠傳統的存貸業務難以維持生存的狀況。
一是從居民角度說,在收入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傾向與更高的回報率和更為多樣化的資產形式,信貸、利率、外匯管制加劇了這一動機。
二是企業為尋求更為便利的融資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資成本,通過債券、股票、融資票據等證券直接籌措資金。
三是各類理財機構如基金等,在傳統的直接和間接基礎上發展多種形式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方式以賺取收益。
參考文獻
- ↑ 最古老的五種文字,搜狐,2019-11-09
- ↑ 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書將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搜狐,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