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氣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脾胃氣虛是一種病,主要症狀是氣短乏力、頭暈、大便溏瀉,容易出血,血色淡,甚至面色蒼白。[1]胃氣虛主要表現在胃脹,胃痛,呃逆,食少,飯後脹滿。[2]
病因
飲食失調,勞倦過度損傷脾胃,或久病之後耗傷脾氣,脾胃運化失司而致本證。
主症
胃脘痞悶,似脹非脹,食少納呆,食後胃脘發堵,倦怠無力;舌質淡或胖,苔薄白。
治則
益氣健脾,和胃助運。
方藥
香砂六君子湯:黨參30克,白朮12克,茯苓15克,陳皮12克,半夏12克,木香12克,砂仁3克,黃芪20克,當歸12克,升麻12克。
四君子湯:人參一錢,白朮二錢,茯苓一錢,炙甘草五分,姜三片,棗一枚,加水二杯,煎取一杯,飯前溫服。
用法
香砂六君子湯:每日1劑,水煎服。
四君子湯:飯前溫服。
參考文獻
- ↑ 脾胃虛弱的調理及各種症狀個人圖書館
- ↑ 脾氣虛的症狀主要是氣短乏力人人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