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腹卒中綜合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腹卒中綜合徵(Abdominal Apoplexy Syndrome)是指腹腔內血管自發性破裂引起急腹症和休克症候群,又稱之為自發性大量腹腔內出血、腹腔內卒中綜合徵、腸繫膜或腹膜下出血綜合徵,病因尚不明確。有可能與原發性高血壓動脈硬化、腹腔血管發育異常以及妊娠有關係。[1]

病因

腹部卒中不是一種獨立性疾病,而是一組在臨床上以腹腔內出血為表現的綜合徵。這種病例的發現往往依賴於剖腹手術,病因尚不清楚,目前研究發現,原發性高血壓、門靜脈高壓、以及動脈粥樣硬化是該病的重要危險因素。腹腔血管發育異常或先天性缺陷、妊娠與內分泌及炎症均可能與此類病例有關。

一般認為,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受外界或內在因素影響時,血壓驟然升高,內臟動脈瘤或動脈粥樣硬化薄弱區承受的壓力增加,當達到一定程度時,血管可破裂出血。[2]

臨床表現

1、主要為突然發生的劇裂腹痛、面色蒼白、血壓下降,出現休克及腹膜刺激征。

2、常有躁動不安。

3、深呼吸、咳嗽,轉動身體時都可加劇疼痛。故病人不能變動體位。

4、有些病人有腹膜刺激征,休克發生快,伴有噁心嘔吐

5、突然腹痛開始時體溫可以正常,之後逐漸升高。老年衰弱的病人,體溫不一定隨病情加重而升高。脈搏通常隨體溫的升高而加快。[3]

檢查

①實驗室檢查:有白細胞升高,可達1萬~3萬、貧血、腹腔穿刺腹水為血性;

②腹平透可發現液平面;

③超聲聲像圖特徵:盆腹腔掃查可見發現不規則液性暗區,有部分液性暗區內可探及類似實質性或混合性包塊,但無滋養動脈血流頻譜。超聲檢查具有及時、迅速、直觀、無創等特點。作為本病首選輔助檢查方法及術前檢查有一定的臨床指導價值。[4]

診斷

該病比較罕見,急腹症患者出現腹腔內出血並能排除外傷引起的內臟破裂出血、宮外孕破裂出血等情況後即應考慮本病。輔助檢查對本病特異性不高。腹部卒中的發現途徑為剖腹探查,術中決定。常易誤診而錯過時機。檢查時要認真仔細,觀察病情要細緻入微。

鑑別診斷

該病易與卵巢囊腫黃體破裂、闌尾炎、臟器破裂、宮外孕等急腹症相混淆。需多項輔助檢查及手術室聯合確診。[5]

治療

1、對急性腹痛暫難診斷,需繼續觀察時,可首先行全身支持和對症止痛等治療。伴有休克者需及時予以糾正,並監測患者的血壓、脈搏、呼吸、尿量、意識狀態等一般情況。

2、伴感染者積極配合抗感染治療。同時密切觀察腹痛性質、部位及腹部體徵的動態變化口在暫時禁食禁水期間,予以輸液,提供能量及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對瀰漫性腹膜炎、腸麻痹或腸梗阻者可行胃腸減壓。伴有大量失血者應及時輸血,以防止失血性休克。

3、經觀察和治療,腹痛逐漸緩解,且平穩3天以上,患者一般情況好掣已不明顯或炎症已局限,或患者一般狀態差,不能耐受手術探查和手術治療者大多採用非手術療法。

4、手術治療:診斷明確時,部分患者需處理病灶,主要是通過手術切除病灶或解除梗阻因素,有時病灶切除困難,可採用穿孔修補、局部壞死組織清除、造瘺等方法,視需要放置引流管。急腹症病因很多,機制複雜,病情急迫多變而嚴重,花費很長時間以求術前確診,不儘可能,有時也不允許,往往需要及早作剖腹探查。 [6]

預防

在動脈粥樣硬化的病人當中大量應用抗凝藥物,雖尚無相關的大規模臨床試驗證實兩者的相關性,但仍應警惕腹腔卒中發生的可能,在接診病人中如出現不明原因的腹痛伴血色素進行性下降時,需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