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腺果杜鵑

中 文 名 ∶腺果杜鵑

拉丁學名∶Rhododendron davidiiFranch.

     界     ∶植物界

     綱     ∶雙子葉植物綱

     科     ∶杜鵑花科

     種     ∶腺果杜鵑

     門     ∶被子植物門

     目     ∶杜鵑花目

     屬     ∶杜鵑屬

腺果杜鵑,為杜鵑花科杜鵑屬下的一個種。產於四川的西部地區和雲的東北地區,生長在高海拔的地區。屬於杜鵑花的一種,腺果杜鵑由於花型較美,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杜鵑花通常被人們稱為山坡上的精靈,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目錄

形態特徵

三個植物屬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5-5米,稀達8米;樹皮黃褐色;幼枝綠色,無毛,老枝灰色,頂生冬芽卵形,長約8毫米,無毛,葉厚革質,常集生枝頂,長圓狀倒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10-16厘米,寬2-4.5厘米,先端急尖或突然漸尖,多少呈喙狀,基部楔形,邊緣反卷,上面深綠色,下面蒼白色,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出,側脈12-17對;葉柄長1.5-2厘米,紅色,無毛。頂生伸長的總狀花序,有花6-12朵;總軸長3-6厘米,疏生短柄腺體及白色微柔毛;花梗紅色,長約1厘米,密被短柄腺體;花萼小,長1-1.5毫米,外面具短柄腺體,裂片6,齒狀或寬圓形;花冠闊鐘形,長3.5-4.5厘米,玫瑰紅色或紫紅色,有時外面略具腺體,裂片7-8,卵形至圓形,不等長,長1.5厘米,寬約2厘米,有微缺刻,上面1片最大,有紫色斑點;雄蕊13-15,不等長,長3-4.5厘米,花絲白色;子房圓錐形,綠色,長4-5毫米,密被短柄腺體,花柱白色或帶紅色,長4-4.5厘米,無毛或在基部有少數短柄腺體,柱頭小,頭狀,寬約3毫米。蒴果短圓柱形,褐色,長1.8-2厘米,有肋紋及殘存的腺體痕跡。花期4-5月,果期7-8月。

生長環境

腺果杜鵑適宜在陰涼、濕潤的環境裡。生長時的合適溫度在12~25℃之間,如果溫度過高甚至超過了30℃以上的話,腺果杜鵑就會出現夏季休眠的現象,所以要注意在夏季溫度過高時做好腺果杜鵑的防曬工作[1]

土壤

腺果杜鵑喜歡肥沃、疏鬆、透氣性和排水性較好的酸性土壤。如果需要在北方種植的話由於北方鹼性土壤較多,就要在土壤里摻加有松針葉的腐殖土混合在一起。還可以把西瓜或者是西紅柿切成小塊放入土壤中,對於改善花朵和土壤的質量有非常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不可以用單一的黏土和鹼性土壤。

花期

腺果杜鵑的花期是可以自己掌握的。如果想要腺果杜鵑提前開花的話,可以把腺果杜鵑花搬到溫室里培養。溫度要控制在20-25°C之間,要時常的把杜鵑花的枝葉上噴水,45天左右就要可以開花了。如果想要腺果杜鵑開花的時間延後的話,就把已經形成花蕾的腺果杜鵑放置在低溫的環境裡,溫度要保持在2-4°C,夏、秋季節放置在室外,2個星期就可以開花了。

澆水

給腺果杜鵑花澆水最好用雨水或是河水,如果是用水管中的自來水時要把水灌進容器中放置2天左右,可以把水中的氯氣會發掉。生長旺盛時7-10天澆水一次,水中加入少許的硫酸亞鐵就可以保證土壤中的酸性程度。

養殖腺果杜鵑時要注意的不需要每年給它換盆翻土,2-3年換一次就可以了。由於腺果杜鵑的根系較細,這樣可以減少損傷根須。

產地分布

腺果杜鵑產四川西部及雲南東北部。生於海拔1750-2360米的森林中。

主要價值

園林用途

腺果杜鵑花冠闊鐘形,雪青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以植於庭園中的疏林邊或池畔,亦可作鮮切花[2]

參考文獻

  1. 腺果杜鵑的養殖方法及注意事項,呢哇花卉網, 2019-12-13
  2. 腺果杜鵑,中國園林網,201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