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詞。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1]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出處;《全唐詩》第185卷第017首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

自廣平乘醉走馬六十里至邯鄲登城樓覽古書懷⑴

醉騎白花馬,西走邯鄲城。揚鞭動柳色,寫鞚春風生。

入郭登高樓,山川與雲平。深宮翳綠草,萬事傷人情。

相如章華巔,猛氣折秦嬴。兩虎不可斗,廉公終負荊。

提攜袴中兒,杵臼及程嬰。立孤就白刃,必死耀丹誠。

平原三千客,談笑盡豪英。毛君能穎脫,二國且同盟。

皆為黃泉土,使我涕縱橫。磊磊石子岡,蕭蕭白楊聲。

諸賢沒此地,碑版有殘銘。太古共今時,由來互哀榮。

傷哉何足道,感激仰空名。趙俗愛長劍,文儒少逢迎。

從博陵游,暢飲雪朝酲。歌酣易水動,鼓震叢台傾。

日落把燭歸,凌晨向燕京。方陳五餌策,一使胡塵清。

作品注釋

⑴廣平,唐時郡名,即洺州也,隸河北道。邯鄲,縣名,初隸洺州,唐代宗永泰中(765~766年)改隸磁州。

⑵毛萇《詩傳》:"白馬黑鬣曰駱。"駱,一作"馬"。

⑶吳均詩:"聊為路旁人,寫鞚長揪北。"《韻會》:"鞚,馬勒也。"

⑷相如章華巔,用藺相如於章台見秦王事。

⑸《秦本紀》: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共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夏續嬴氏記,號曰秦嬴。

⑹《史記·藺相如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右。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之大功,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位居我上,吾羞不忍為之下。"宣言曰:"我見相如,必辱之。"相如聞,不肯與會,每朝時,常稱病,不欲與廉頗爭列。相如出,望見廉頗,引車避匿。舍人相與諫,相如曰:"公視廉將軍,孰與秦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獨畏廉將軍哉?顧強秦之不敢加兵於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鬥,其勢不可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廉頗聞之,肉袒負荊,至相如門謝罪,曰:"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卒為刎頸之交。《索隱》曰:負荊者,荊,楚也,可以為鞭。

⑺《趙世家》:屠岸賈攻趙氏於下宮,殺趙朔,滅其族。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趙朔客曰公孫杵臼,謂朔友人程嬰曰:"胡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兒絝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程嬰謂公孫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後必且夏索之,奈何?"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嬰出,謬謂諸將曰:"誰能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許之,發師隨程嬰攻殺杵臼與孤兒。然趙氏真孤乃反在。居十五年,晉景公疾,卜之,大業之後不遂者為崇。景公問韓厥,厥知趙孤在,乃曰:"大業之後在晉絕祀者,其趙氏乎?"具以實告。景公與韓厥謀立趙孤,召而匿之宮中。諸將人問疾,景公因韓厥之眾以協諸將而見趙孤。趙孤名曰武,遂攻屠岸賈,滅其族。及趙武冠,為成人,程嬰乃謂趙武曰:"昔下宮之難,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後。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遂自殺。

⑻用毛遂自薦脫穎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⑼《說文》:"磊,眾石也。"《太平寰宇記》:邯鄲縣有石子岡。《隋圖經》雲:歷陵城西十里有石子岡,實山也,而高大,有冢如硯子,世謂之硯子冢,是趙簡子冢。

⑽《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驅車上東門,遙望北郭墓。白楊何蕭蕭,松柏夾廣路。"

⑾諸賢,另指當時賢豪死葬於石子岡者,故下文以"太古""今時"雙承言之。

謝靈運詩:"碑版誰聞傳。"

⒀《史記·信陵君傳》:公子聞趙有處士毛公藏於博徒,薛公藏於賣漿家。公子欲見兩人,兩人自匿不肯見公子。公子聞所在,乃間徒步從此兩人游,甚歡。

⒁易水,在燕地,去邯鄲甚遠,用之此處,恐誤。《元和郡縣誌》:叢台,在磁州邯鄲縣城內東北隅。

⒂陶潛詩:"提劍出燕京。"

⒃《漢書·賈誼傳》:及欲試屬國,施五餌三表以系單于。顏師古注:賈誼書謂賜之盛服車乘,以壞其目;賜之盛食珍味,以壞其口;賜之音樂婦人,以壞其耳;賜之高堂、邃宇、倉庫、奴婢,以壞其腹;於來降者,上以召幸之,相娛樂,親酌而手食之,以壞其心,此五餌也。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2]。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3]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視頻

「最」低調的大詩人:一首詩擊敗李白杜甫

古代最「狂」詩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