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並稱「高岑」。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1]。開封禹王台五賢祠即專為高適、李白、杜甫、何景明、李夢陽而立。後人又把高適、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和稱「邊塞四詩人[2]」。
「雄渾悲壯」是高適的邊塞詩的突出特點。其詩歌尚質主理,雄壯而渾厚古樸。高適少孤貧,有遊俠之氣,曾漫遊梁宋,躬耕自給,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個性,故詩作反映的層面較廣闊,題旨亦深刻。高適的心理結構比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詩多直抒胸臆,或夾敘夾議,較少用比興手法[3]。
“ |
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閒。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 親友若雲霄,可望不可攀。於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 清晨泛中流,羽族滿汀渚。黃鵠何處來,昂藏寡儔侶。 飛鳴無人見,飲啄豈得所。雲漢爾固知,胡為不輕舉。 野人頭盡白,與我忽相訪。手持青竹竿,日暮淇水上。 雖老美容色,雖貧亦閒放。釣魚三十年,中心無所向。 南登滑台上,卻望河淇間。竹樹夾流水,孤城對遠山。 念茲川路闊,羨爾沙鷗閒。長想別離處,猶無音信還。 東入黃河水,茫茫泛紆直。北望太行山,峨峨半天色。 山河相映帶,深淺未可測。自昔有賢才,相逢不相識。 秋日登滑台,台高秋已暮。獨行既未愜,懷土悵無趣。 晉宋何蕭條,羌胡散馳鶩。當時無戰略,此地即邊戍。 兵革徒自勤,山河孰雲固。乘閒喜臨眺,感物傷游寓。 惆悵落日前,飄颻遠帆處。北風吹萬里,南雁不知數。 歸意方浩然,雲沙更回互。 亂流自茲遠,倚楫時一望。遙見楚漢城,崔嵬高山上。 天道昔未測,人心無所向。屠釣稱侯王,龍蛇爭霸王。 緬懷多殺戮,顧此生慘愴。聖代休甲兵,吾其得閒放。 茲川方悠邈,雲沙無前後。古堰對河壖,長林出淇口。 獨行非吾意,東向日已久。憂來誰得知,且酌尊中酒。 朝從北岸來,泊船南河滸。試共野人言,深覺農夫苦。 去秋雖薄熟,今夏猶未雨。耕耘日勤勞,租稅兼舄鹵。 園蔬空寥落,產業不足數。尚有獻芹心,無因見明主。 茫茫濁河注,懷古臨河濱。禹功本豁達,漢跡方因循。 坎德昔滂沱,馮夷胡不仁。激潏陵堤防,東郡多悲辛。 天子忽驚悼,從官皆負薪。畚築豈無謀,祈禱如有神。 宣房今安在,高岸空嶙峋。 我行倦風湍,輟棹將問津。空傳歌瓠子,感慨獨愁人。 孟夏桑葉肥,穠陰夾長津。蠶農有時節,田野無閒人。 臨水狎漁樵,望山懷隱淪。誰能去京洛,憔悴對風塵。 朝景入平川,川長復垂柳。遙看魏公墓,突兀前山後。 憶昔大業時,群雄角奔走。伊人何電邁,獨立風塵首。 傳檄舉敖倉,擁兵屯洛口。連營一百萬,六合如可有。 方項終比肩,亂隋將假手。力爭固難恃,驕戰曷能久。 若使學蕭曹,功名當不朽。 皤皤河濱叟,相遇似有恥。輟榜聊問之,答言盡終始。 一生雖貧賤,九十年未死。且喜對兒孫,彌慚遠城市。 結廬黃河曲,垂釣長河裡。漫漫望雲沙,蕭條聽風水。 所思強飯食,永願在鄉里。萬事吾不知,其心只如此。 |
” |
— [唐]高適 |
作者生平
高適(700年~765年) ,漢族。唐代邊塞詩人。字達夫、仲武,景縣(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少孤貧,愛交遊,有遊俠之風,並以建功立業自期。20歲西遊長安,功名未就而返。開元20年去薊北,體驗了邊塞生活。天寶三載,與李、杜同游梁園,結下親密友誼,成為文壇佳話[4]。 天寶八載(749年),經睢陽太守張九皋推薦,50歲應舉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載,因不忍「鞭撻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長」而辭官,又一次到長安。次年入隴右、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為掌書記。這是他生活的轉折點,以後仕途遂順,創作漸稀。安史之亂後,曾任淮南節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劍南節度使等職,官至渤海縣侯終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傳世。永泰元年(765年)卒,終年65歲,贈禮部尚書,諡號忠[5]。
高適自己具有強烈的愛國思想,所以他對保衛邊疆的愛國將領作了熱情的歌頌。如《送渾將軍出塞》詩中對渾將軍的刻畫是很出色的[6]。
視頻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盛唐詩歌的領軍人物,洋溢着大唐時代精神,卻因這首詩歌備受指責 ,搜狐,2018-07-05
- ↑ 解密:邊塞詩人高適緣何從憤青詩人蛻變成官僚? ,搜狐,2016-04-16
- ↑ 古代文學研究課題——高適1,道客巴巴,2012-06-15
- ↑ 高適的詩_高適的詩全集資料,趣歷史
- ↑ 高適生平,卡迪夫大學網
- ↑ 唐代高適《送渾將軍出塞》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搜狐,2019-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