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然資源資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自然資源資產是一個專有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自然資源資產指納入核算範圍的具有稀缺性、有用性及產權明確的自然資源,包括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能源資源、林木資源和水資源等。自然資源指可通過收穫、開採或提取直接用於經濟體系的生產、消費或積累,或者為開展經濟活動提供空間的自然實體。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是統籌經濟責任審計和資源環境審計,以生態風險為導向,描述自然資源資產使用、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自然資源資產監管現狀與趨勢,是解決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破壞之間矛盾的重要手段。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要充分結合我國國情,重點關注與社會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資源,具體來說可以包括土地、水、森林、草地、海洋、礦產及大氣資源。

針對不同的自然資源類型,其審計內容也各不相同,也應是基於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上開展。

其中土地、礦產、林業、海洋主要圍繞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情況、政策制度執行情況、資源高效利用機制建立情況進行審計。而大氣、水資源圍繞資源投入、管理、使用情況、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執行情況、環境冶理成效情況進行審計。根據張斌才對各項自然資源資產選取重點關鍵要點進行審計,涵蓋了其政策法規依據、審核關注內容、資料來源、地理信息技術以及注意事項。

土地資源審計強調耕地保護和建設用地利用效率,其重點關注耕地、基本農田、耕地占補平衡、三線劃定、土地整理項目建設成效、建設用地利用及效益產出、規劃銜接性等內容;礦產資源審計主要圍繞礦產開發與礦山治理開展重點關注礦產開發選址情況、礦區越界開採、無證開採情況、礦山復墾和修復治理等內容;林業資源更多側重資源保護,重點關注森林覆蓋率、林地、森林征占用情況、公益林保護情況、造林育林任務完成情況、退耕還林工程、地方自然保護區建立體系及管護情況等內容;海洋資源審計重點關注圍海造地、岸線保育、海洋水質、海漂垃圾、海水養殖、海洋保護區、海洋功能分區利用及珍稀或特色動植物保育等內容;草地資源審計側重保護和治理,重點關注草原征占用、「三化」治理、國家基本草原保護、退耕還草工程等內容;水資源是一個跨尺度的立體空間,且流動性較強,其審計內容側重防污截污情況治理。包括重點江河湖泊治理、水質情況、飲用水源地保護、入河排污口設置、城市污水管網覆蓋率。大氣資源顯著影響群眾身心健康,因此其審計內容側重大氣污染物的防治方面,重點關注空氣質量與監測方面。

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

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反映自然資源資產(土地、礦產、林木、水資源等)期初期末存量水平,以及核算期間的變化量。表的主欄為自然資源資產期初期末存量及本期增加量和減少量,賓欄為自然資源資產分類。按照計量方式不同,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可分為實物量核算表和價值量核算表。價值量核算表是在實物量核算表的基礎上,採用市場價格估值。在沒有市場價格情形下,採用重置成本法或未來收益淨現值法等方法估值。

自然資源資產核算表中的指標間關係如下:

期末存量=期初存量+本期增加-本期減少

本期增加=自然增加+經濟發現+分類引起的增加+其他因素引起的增加

本期減少=自然減少+經濟使用+分類引起的減少+其他因素引起的減少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