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由法國運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由法國運動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中文名稱: 自由法國運動

領導人: 戴高樂

性質: 法國人民自救運動

發生時間: 1940―1942年

1940年6月18日,戴高樂英國倫敦發表了著名的抗納粹宣言--《告法國人民書》,號召國土遭淪陷的法國人民團結起來抗擊納粹德國的侵略。這也標誌着法國抵抗納粹組織--"自由法國"運動(法國抵抗組織、法國抵抗運動 )的誕生。[1]

起源介紹

自由法國運動(1940―1942年),1940年6月17日下午和晚間,戴高樂同在英國的某些法國427知名人士,如法國駐倫敦供應代表團團長讓·莫內和大使科爾貝等商討在國外建立一個法國抵抗中心的方法。除莫內的副手勒內·普利文外,戴高樂從他的同胞那裡沒有獲得多少支持。

然而,6月18日晚,他取得英國政府的許可,對法國人民作了一次廣播。雖然自由法國運動就以此時作為正式誕生的日期,但是,戴高樂所作這第一次廣播,其內容僅限於表示他本人對法國的前途和德國最終必敗的信心。這篇演說儘管督促所有願意繼續戰鬥的人到英國來同他取得聯繫,卻並沒有宣布成立任何以他為首的協調的運動,也沒有(雖然作為一種反對失敗主義的呼籲,這篇演說確是洋洋灑灑,振奮人心的)說出幾天以後出現在英國各地的招募人員招貼上的這句名言:"法國輸掉了一個戰役,但是,法國並沒有輸掉這場戰爭。"

法國民族委員會

直到6月23日,英國政府在接到戴高樂的一封信後,才同意他提出的在英國成立一個法國"抵抗中心"的要求,不過,在承認這一中心以前將保留仔細審查的權利,以避免出現任何看來象是法國流亡政府、法國"民族委員會",甚至是"解放委員會"之類的機構。

雖然如此,在後來的一次廣播中,戴高樂便讓人知道他已經成立了一個獲得英國政府承認的臨時性的"法國民族委員會"。這次廣播引起了波爾多方面提出激烈的抗議,但是,英國當局並沒有公開否認這項聲明。相反,戴高樂得到了同法國各殖民地和附屬地的駐軍司令官進行聯繫的一切便利,在這些將領中敘利亞的米特爾奧塞和北非的諾蓋都已拒絕接受停戰協定,前者還發表了公開的宣言。儘管這樣,戴高樂從陸軍的高級同僚中既沒有得到支持,也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這些人後來都改變了口氣,效忠維希了。

形式改變

6月28日,戴高樂再次接到通知說,英國政府暫時尚不能承認任何一個實際上並不存在的"法國民族委員會"或者甚至是一個"抵抗委員會"。這意味着,如果有足夠數目的代表法國政治生活的知名人物往後決定同戴高樂一起,或者反過來,邀請他去同他們一起,那麼形勢可能是會改變的。英國政府在拒絕承認一個並不存在的法國民族委員會的同時,的確也同意把戴高樂看作是"不論在何處集結到他周圍來支持盟國事業的全體自由法國人民的領袖",並於6月28日晚間廣播了一項表達這種意思的正式聲明。

手無寸鐵

與此同時,戴高樂受權設法爭取法國海陸空三軍人員和商船船員,以及――這是後來想到的――可能對軍事工業有用的民間技術人員。有十萬以上的法國人從敦刻爾克撤退到英國來,不過,其中許多人都已經回法國去了。另一方面,從挪威撤出的貝杜阿爾將軍率領的法國遠征軍當時正在英國,人數大約有一萬,還有九千名左右的法國海軍人員駐紮在阿因特里--主要是在英國港口避難,並於停戰以後彼英國人扣留的軍艦上的人員。這些法國人大多願意返回法國。作為個人或軍事單位願意集結到戴高樂周圍來的,起初只有馬格蘭·韋內雷上校指揮的外籍軍團的一個營(上校本人象許多軍階較高、情願繼續作戰的軍官那樣,改名換姓,從此便被叫做蒙特克拉了),阿爾卑斯獵兵師的一個完整的營和海軍陸戰隊的一個連。這些部隊,加上幾百名其他人員,就是戴高樂可以支配的全部兵力。實際上,到1940年6月底,在英國的自由法國部隊總數只有三千人多一點,包括四百五十名海軍及海軍陸戰隊人員和三百五十名空軍人員。他們實際上都是手無寸鐵的。

效忠上級

6月30日,海軍中將埃米爾·亨利·米塞利埃從直布羅陀飛抵英國。他一向在地中海負責法國禁運品的管制工作,總部設在馬賽。這個海軍將領一知道停戰協定已經達成、不可更改時,便立即把他在碼頭上所能找到的最有價值的貨物裝上幾條商船,由兩三艘法國小軍艦保護着,起碇駛往直布羅陀,以便把他的小艦隊、貨物以及他本人交給英國海軍調遣。在他到達英國之前,他並不認識戴高樂,也不知道戴高樂所採取的立場。作為一個三星海軍中將,他在法國的等級制度中嚴格他說來要比戴高樂的地位高得多,但是,他在了解了情況後,同戴高樂作出了一項安排,雖然他本人並沒有簽署任何文件答應效忠戴高樂,因為他覺得他有權在必要時代表法國海軍,而戴高樂則代表陸軍。儘管如此,直到他們之間後來產生了嚴重的政治分歧時為止,米塞利埃一直表現得仿佛他把戴高樂當作自己的上級似的,雖然同時也要求把對自由法國海軍部隊的指揮和管轄權保持在自己手裡。

嚴重的考驗

7月3日,英國對米爾斯克比爾法國艦隊的攻擊是一次嚴重的考驗。戴高樂只是在這件事發生前才得到通知。他對這個消息採取了恰當的態度,因此顯著地提高了他本人在英國當局眼中的地位。他並不隱瞞自己心頭的深切悲痛。這個行動從最好方面講也會妨礙他自己的行動,而從最壞方面講,如果波爾多當局利用這個機會對英國宣戰,戴高樂和他的所有追隨者的處境就會是不堪設想的。他寧願不去判斷這件事的是非曲直,而需要講明英國事先並沒有同他磋商過,因此他同這次行動絲毫無夫。實際上,沒有跡象表明這件事對於自由法國運動的發展好歹有什麼直接影響。英國人在朴次茅斯扣留的法國軍艦上大約有一千名水兵參加了米塞利埃將軍的隊伍。

到7月底,自由法國的艦隊已有二十八艘軍艦,除了一艘補給成艦外,其餘的都是小船,不過完全由自由法國船員操縱着。空軍人員慢慢地也集合起來,組成一個轟炸機小隊和一個戰鬥機小隊,陸軍部隊則足以組成一個完整的旅,擁有全部武器及輔助部隊。連同總部、行政管理部門和在英國接受訓練的新兵在內,自由法國兵力的總數到1940年8月1日大約已有六千人。

簽訂協議

到7月底,對戴高樂來說,短期內的形勢已經變得相當明朗,他必須重申一下自由法國運動同英國政府之間的關係了。於是丘吉爾首相兼國防大臣的身分向戴高樂致送了一份備忘錄,另附一封日期為1940年8月7日的信件,說明倘使戴高樂接受這份備忘錄,它即具有一項協議的效力,此項協議將被認為自7月1日起業已生效。戴高樂在同一天用書面作出答覆,以不論在何處集結到他周圍來捍衛盟國事業的全體自由法國人民的領袖資格接受了這份備忘錄。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