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臺南神學院禮拜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臺南神學院禮拜堂
圖片來自台灣教會工報新聞網

原臺南神學校校舍暨禮拜堂位於臺南市區,於民國九十一年(2002年)6月25日公告為市定古蹟。是全臺灣最早的神學院,前身於1878年創立府城大學。校舍本館和禮拜堂為古蹟的部分,本館建立是明治三十六年(1903年)翻建原有校舍而成,禮拜堂則是在民國四十一年(1952年)接受美國金陵基金會[1]贊助所建。現該校經教育部立案學校已更名為臺南神學院

沿革

原地稱「崙仔頂」,在清朝原本建有府城三郊之中勢力最大的北郊蘇萬利家族的宅邸與花園,於1874年由甘為霖牧師與德馬太醫生先後買下花園、宅邸與鄰近土地,之後在1878年時長老教會「臺南教士會」決定在此創建神學院,在1880年2月23日時將巴克禮牧師在二老口舊樓醫館的傳教者養成班遷到此處,成立府城大學。第一任校長即是巴克禮牧師,其任期一直作到1935年,而最初學校只有15名學生。學校在這之後先後因為中法戰爭乙未戰爭停辦兩次,於戰後社會穩定下來之後復校,於1901年興建新校舍,1903年完工。

1913年,學校改名為臺南神學校,後來在1940年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多方強迫由日本人當校長,長老教會不接受,便在當年9月停校,直到戰爭結束的1948年才復校,並將校名改為「臺南神學院」。

二次大戰後1952年,臺南神學院得到美國金陵基金會協助,而擴建校舍建築,禮拜堂即是1957年舉行獻堂啟用。

1865年英國長老教會來台宣教,於1869年開始設立傳道者養成班。

神學教育

台南神學院是一個神學教育機構,以培育專業的侍奉人員和從事相關的學術研究,來服事台灣教會和社會,建設台灣成為一個合乎上帝旨意的國度。 為了這個目標,南神以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為信仰中心,將上帝創造的心意和拯救的恩典,具體化在台灣的情境,和台灣人民融合在一起。南神也是世界和台灣的橋樑,運用普世的資源和智慧,為鄉土營造美麗的願景和契機。 為了讓人相信真理,南神更是一個學術機構,有系統地陳述上帝的創造,基督的救贖和聖靈的教導,讓信徒和全世界更瞭解自己的處境和前景。

特色

神學院本館坐南朝北,中央與兩端略為突出,平面空間有如王字,而整體外觀建材為洗石子,屋瓦原本則使用傳統紅色屋瓦,現在則是水泥瓦。其正中央為門廳,正面與背面都有出入口,此處並設有通往二樓的樓梯。而在正中央的屋頂上有一哥德式小尖塔,但十字架並未置於此處而是在中央山牆上,至於兩旁的山牆與中央背面的山牆上則有哥德式教堂常用的「四葉飾」。中央與兩端的窗戶為尖拱窗,其餘為圓拱窗,而原本在這些窗戶上還有加設百葉窗,但現已不存。而總的來說,整體外觀相當樸素,與其神學院的身分相當貼切。

禮拜堂為全臺灣最接近西方原型的基督教堂之一,[2] 屬於長方形巴西利卡式建築,使用洗石子為外觀建材。其位在西面的主入口沒有門廊,上有玫瑰窗與通風用的三連拱窗,一進去便是門廳,有通往二樓的樓梯。室內有兩列圓柱將空間分成左右通廊與中殿,而中殿末端便是環形殿形式聖壇,在其兩側則是準備室,其中北邊的準備室向上發展成鐘塔。而在南北兩邊亦有出入口,設置有門廊。此外在南北面的通氣孔使用了傳統釉面空心磚,而增添了該建築的本土性色彩。

禮拜堂更保存著台灣第一台管風琴。金鐘獎戲劇節目獎的《一把青》取景地,戲中女主角之一的朱青所就讀的神學院就是在此地拍攝。

圖書館

為2017年三月開工,三年的時間完成圖書館。[3] (2019年)適逢創校150週年,國寶級藝術家張敬長老,也為北校區及南校區的校門及圖書館創作藝術品,台南神學院歷史時刻,啟用兼具典藏、研究、教學等多用途的黃彰輝紀念圖書館,並藉感恩禮拜感謝世界各地的教會信徒及教育同道慨助與奉獻。

影片

發現新台灣 台南神學院
台南神學院招生簡介(30min ver.)

參考文獻

  1. 安慕理 談南神禮拜堂,台南神學院通訊,2007-03
  2. 台南神學院:台灣第一所西式大學、第一台管風琴,天下雜誌,2016-12-23
  3. 歷經36年,校園終於又有新建築,全球華人新聞網,2019-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