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臺灣府城大西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臺灣府城大西門
圖片來自台南筆記

臺灣府城大西門,別名鎮海門,是清朝建造臺灣府城的14座城門之一,創建於清雍正元年(西元1723年)。位於今日台南市中西區和平街90號<西羅殿>的廟址,就是大西門的遺址[1]

清乾隆元年(西元1736年)改以土、石建構城門,並建城樓。

清乾隆53年(西元1788年)林爽文事件之後,清朝政府意識到城防的重要性,於清乾隆56年(西元1791年)大西門向東遷移至宮後街(今西門與民權路口)。

清道光15年(西元1835年)自小西門起,繞大西門至小北門止,擴建外城,另外加開奠坤門兌悅門拱乾門三座城門,加強府城西緣濱海防務。

大西門是官民從臺江內海進出府城的主要出入口,也是早期赴台履任官員上岸地方,在此設有<接官亭>。是臺灣府城最重要的門戶

日本明治35年(西元1902年)為擴建市街拆除大西門城樓,未留下任何遺跡


參考文獻

  1. 府城大西門遺址,台南筆記,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