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扁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臺灣扁鯊 |
---|
學名 Squatina formosa 命名者 Shen & Ting, 1972 英文名 Taiwan angel shark 別名 臺灣琵琶鮫、扁沙 觀賞魚/食用魚 否/否 最大體長 55.4 cm |
分類 |
綱 軟骨魚 Chondrichthyes 目 扁鯊 Squatiniformes 科 扁鯊 Squatinidae 屬 扁鯊 Squatina |
臺灣扁鯊,上頜隆起為半圓形(前視);體高較高,為體寬之3.8-5.1%,全長之1.4-2.1%;胸鰭寬且圓;腹鰭如一般他種,前方略為彎曲;腹鰭後方達第一背鰭起點;背鰭兩個,前方邊緣圓,第一背鰭略大於第二背鰭;尾鰭上葉較下葉高,上葉略為三角形,後方凹陷,下葉末緣在上葉之後。原先所發表之正模標本為NTT 7213130,現更改為NTUM 1329。原先所發表之三尾副模標本(NTU 7222433, 7041632)現更改為NTUM 1327及NTUM 1328,但經Walsh & Ebert (2007)認定為Squatina nebulosa之誤鑑。因此,現只有NTUM 1329為有效之模式標本。[1]
棲地環境及深度
深海、近海沿岸。棲息深度183 - 220公尺
推測為深海底棲性。[2]
分佈
西北太平洋地區:台灣和琉球群島的東海岸到日本東南部到伊豆半島(Ref。84150);菲律賓的(參考號86399)。台灣分布南部、東北部。[3]
繁殖
卵生卵,胚胎僅以卵黃為食(參考號50449)。
保育
瀕危(EN) (A2d + 4d);評估日期: 2008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