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興福寺 (奈良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興福寺

圖片來自travel

興福寺為一座位於日本奈良縣奈良市登大路町的寺院,為南都六宗之一的法相宗的大本山。天智天皇八年(669),藤原鐮足之嫡室鏡女王繼鐮足遺志,于山城山階村陶原(今京都市山科區東野之地)建立山階寺,安置丈六釋迦像。此即本寺濫觴。

介紹

天武天皇元年(672)將此寺移至大和高市郡廄參(今奈良縣高市郡明日香村劍池附近),改稱廄參寺。和銅三年(710),遷都平城京之際,藤原不比等復移寺址至現地,且易名為興福寺

此後,隨着藤原氏之隆盛而興隆,成為南都七大寺之一,並為法相俱舍教學之中心道場,人才輩出。平安時代,兼管春日社,威勢更盛,擁有龐大之莊園與僧兵。鎌倉、室町時代以後,由於兵亂頻仍,僧眾紛紛自立門戶,莊園又多為募府所收回,故寺勢逐漸衰落。明治維新之際,百餘塔頭盡皆廢絕,乃隸屬於真言宗。明宗十五年(1882)獨立,成為法相宗大本山。興福寺為最早被建於公元 730 的五層塔,樓高 50.8 公尺。該塔曾經幾度遭受戰火的摧殘,現在的塔是公元 1426 年重新建造的,也是南都七大寺之一。 [1]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的一部分而登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列。


歷史

興福寺是藤原鐮足病重之時,他的夫人- 鏡女王,為了祈求丈夫能夠早日恢復健康,建造的山階寺。到了飛鳥時代,又改名為「廄坂寺」,之後在平城遷都的時候,藤原鐮足的孩子-藤原不比等將寺廟遷移到了現在的地方,將名字改為興福寺。此後又陸續建造了很多廟宇,如721年建造北圓堂,726年建造了東金堂五重塔,734年建造了西金堂,還有整頓完畢的伽藍,在平安時代初期813年,藤原冬嗣又修建了南圓堂。隨着藤原一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興福寺勢力也變得越來越強大,伽藍的外面還建造了一乘院·大乘院等小寺院。此後又建立了很多附屬寺院和附屬神社,賦予當地的武士們僧人的身份,這些武士成為了僧兵的主力,一起協助治理大和國家。1180年,寺院因平氏一族的討伐,幾乎所有的寶塔,殿堂都完全燒盡,之後立即進行了重建,花費了14的時間,將寺院的寶塔和各個廟宇再次修建起來,1210年又建成了北圓堂。1143年修建的三重塔,也是鎌倉時代前期修建的廟宇。1411年東金堂和五重塔因遭遇雷擊引起大火被燒毀。此後1415年又重修了東金堂,1426年重建了五重塔。到了這個時期寺廟的勢力有所衰弱,到了江戶時代,在幕府的保護下,又再次復興了。1717年,金堂失火,整個寺院僅剩東金堂,五重塔,北圓堂,三重塔,大部分的佛塔和廟宇都遭到燒毀。因為南圓堂是西國三十三所札的必不可缺的部分,所以將南圓堂照原來的樣子重新修建。到了明治維新時期,受到神社和寺院分離的影響,一段期間之內,整個寺院門可羅雀,前來參拜的人非常的少。1872年,除了寺院中心的寶塔和房間,其他的各個寺院和寶塔的廳堂館舍以及土牆全部拆除,並且出售了五重塔。1881年拿到了再建的許可,逐漸的又重新修建起來。

寺院景點

東金堂

東金堂被指定為國寶,多次慘遭燒毀。現在的建築物是14 15年重建的。雖然是室町時代(1336~1573年)重建的,但是樣式和天平時代(729至794)的幾乎一模一樣。其中安放着很多國寶以及重要的文化遺產,其中的木造十二神將立像是1207年時候的作品,是保護藥師如來的12個眷屬的形象,最大的看點是,12個佛像的衣着個性鮮明。

五重塔

五重塔於730年創建,現在被指定為國寶。現在的五重塔是1426年重建的寶塔,高50.8m。在木造的塔中,是僅次於東寺的日本第二高的寶塔。

圓堂

北圓堂是現在興福寺的所有建築物中最古老的,北圓堂是721年修建而成,現已被指定為國寶。外形八角圓堂,規模並不是很大,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其中安放着木製的彌勒佛坐像等國寶。

南圓堂

813年創建的南圓堂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指定。屬於西國三十三處札所之一,因此有很多的參拜者前來造訪,堂的門僅在10月17日的召開大般若經轉讀會的時候打開。和北圓堂不同的是,建築物的顏色是很顯眼的紅色和綠色,八角堂是日本最大的廟宇。[2]

影片

【若一調査隊】國寶・阿修羅像など數多くの仏教美術が!1300年以上の歴史を誇る世界遺産・興福寺の魅力【かんさい情報ネット ten.】

參考文獻

  1. 興褔寺 奈良公園標誌. U Travel (Chinese (Hong Kong)). 
  2. 興福寺,japanhopp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