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舒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舒姓,為黃帝直系後代,據《左傳》所載,周朝,皋陶的後代被封於舒國,公元前657年,舒子平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舒姓最早的來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時期。公元前552年,又被楚國所滅,子孫以"舒"為氏。

姓氏簡介

周朝封皋陶的後代於舒(今安徽廬江縣西),建立舒國,曾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不久又亡於楚國,其國君族人以舒為姓。舒姓另有兩支,一是出自任姓,相傳為黃帝的後代;另一個是出自清代,為滿族舒穆魯氏所改。舒姓望居巨鹿郡(今河北平鄉)。

舒姓最早的來源可以一直追溯到上古時期,據說舒姓是黃帝的直系後代。在周代,周武王攻滅商朝後,大封諸侯國,他封古帝皋陶的後代於舒(今安徽廬江縣西),建立"舒"這個諸侯國,爵位為子爵。春秋時,舒國被楚國攻滅,舒國的公族後代子孫就以國名"舒"為姓。由於皋陶姓偃,因此舒姓起源於偃姓。舒姓後來在河北巨鹿郡發展成望族,世稱鉅鹿望。少數民族滿族也有後來改姓"舒"的。我國二十世紀最著名作家舒慶春(老舍)先生就是滿族。

舒姓在我國不是一個大姓,人少。舒姓在大陸與台灣都未進入一百大姓行列,在《百家姓》里排名第123位。正因為舒姓小,人少,才使舒姓人氏見面彼此都非常親切、熱情,這在我的生活中,體驗尤為深刻。記得85年,年少的我到貴州求學,見花名冊中有一位同學也姓舒,我立刻就去找他,並同住一室。他對我講述他那裡的舒姓家族。他是貴州黔東南人,侗族,他們那裡的一個寨子,全是舒姓。他們祖上原本並不生活在此,是抗日戰爭時逃亂於此,並在此安家落戶,繁衍後代。

中國人很重視自己的文化傳統,很講究自己的禮儀和姓氏。我相信,我們舒姓的後人,不僅會把舒姓壯大,而且,我們舒姓後人一定會成為祖國的棟樑,貢獻我們的聰明才智,並留下我們的足跡。

舒(shū)姓源出有

源流一

源於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國之後裔,屬於以國名為氏。春秋時期,在今江淮一帶有舒、舒庸、舒蓼、舒鳩、舒龍、舒鮑、舒龔等小國,史稱"群舒"。這些小國都是周武王姬發在滅殷商後,在分封皋陶後裔時所建的封國,皆為子爵小諸侯國。皋陶是傳說中的少昊氏支裔,東夷部族首領之一,主要活動在奄地一帶(今山東曲阜)。虞舜執政時期,皋陶曾擔任負責任掌管刑法的士,他以正直著稱。大禹繼舜為帝後,皋陶亦繼續受到重用。群舒諸國起先在周惠王姬閬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被嬴姓的徐國所攻取,後又在周襄王姬鄭七年(公元前645年),楚國與徐國之間爆發的大規模"婁林之戰"中,乘機脫離徐國控制而分別復國。周定王姬瑜六年(公元前601年),楚莊王羋旅(熊侶)首滅蓼舒國;周簡王姬夷十二年(公元前574年),楚莊王再滅舒庸國;周靈王姬夷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在楚、吳兩國交戰之際,舒鳩國又被楚康王羋昭(熊居)所滅;其餘的群舒諸國在其後也陸續被滅於楚國。

滅國後,群舒諸國的公族後代就以原國名為姓氏,稱舒氏,世代相傳至今,史稱舒氏正宗。舒氏族人大多尊奉皋陶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於己姓,出自春秋戰國時期的莒國壽舒,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壽舒,地在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店子集鎮黃草坡一帶,是春秋時期莒國之地,為戰略要衝,歷史上多次發生戰爭。例如在史籍《左傳•襄二十三年》中記載:"明日將復戰,期於壽舒。壽舒,莒地。"也就是記載了周簡王姬夷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齊國與莒國之間著名的"蒲侯之戰":齊靈公姜環與莒子相約於明日在壽舒再戰。

莒國滅亡並被宿敵齊國吞併後,居於壽舒及其周邊一帶的國民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壽舒氏、蒲侯等,後省文簡化為單姓舒氏、壽氏、蒲氏、侯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三

源於蒙古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記載:

⑴。蒙古族舒穆爾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後有錫伯族、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mu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徐氏、蘇氏。

⑵。蒙古族舒穆祿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為Sumur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源流四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記載:

⑴.滿族秋舒哩氏,滿語為Ciosuri Hala,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縣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秋氏等。

⑵.滿族書瑪哩氏,亦稱石馬拉氏,滿語為Sumari Hala,漢義"小口袋",世居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海蘭(今吉林和龍海蘭河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石氏等。

⑶.滿族舒佳氏,滿語為Sugiya Hala,祖先原為漢族,東漢末期被遼東鮮卑烏桓部虜攜後融入鮮卑族,後逐漸演化為遼東女真,世居法喀堡子(今遼寧新民法哈牛鎮)。後有赫哲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⑷.滿族舒祿氏,源出遼國時期回鶻民族的述律部,滿語為Sulu Hala,漢義"白馬",世居長白山地區,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蘇氏、徐氏等。

⑸.滿族舒爾都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梭罕部,以姓為氏,滿語為Surdu Hala,世居葉赫(今吉林梨樹),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⑹.滿族舒發察氏,滿語為Sufaca Hala,世居綏河(今吉林扶餘),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察氏等。

⑺.滿族舒墨哩氏,滿語為Sumuri Hala,世居烏喇(今吉林永吉)、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⑻.滿族舒穆哩氏,亦稱蘇某力氏,滿語為Sumuri Hala,世居海蘭木(今黑龍江瑗琿黑河鎮對岸海蘭泡)、薩爾碧圖(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與鄂倫春自治旗交界處諾敏河中游),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莫氏、舒氏等。

⑼.滿族舒克都哩氏,滿語為Sukduri Hala,世居綏芬(今黑龍江綏芬河口岸地區),清朝中葉以后冠漢姓為舒氏。

⑽.滿族舒嚕氏,亦稱舒穆祿氏,源出金國時期女真石抹部,滿語為Suru Hala,世居科爾沁(今內蒙古興安盟科爾沁草原)。後有蒙古族引為姓氏者。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⑾.滿族他塔喇氏,亦稱他塔拉氏,滿語為Tatara Hala,漢義"特別多",世居扎庫木(今遼寧新賓伊勒登河西岸下營子)、安褚拉庫(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寧古塔(今黑龍江寧安)、扎克丹(今遼寧撫順)、薩爾滸(今遼寧撫順東部)、馬察(今吉林渾江)、沾河(今吉林雙陽河流域)、烏蘇(今吉林伊通)、伊蘭木(今甘肅蘭州皋蘭)、海州(今遼寧海城)、十方寺(今遼寧瀋陽西北石佛寺)、吉林烏拉(今吉林永吉)、長白山等地,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唐氏、譚氏等。

⑿.滿族舒善覺羅氏,滿語為Susangiolo Hala,世居訥殷(今吉林撫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⒀.滿族舒舒覺羅氏,滿語為Susugiolo Hala,世居佛阿拉城(今遼寧新賓永陵鎮),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為舒氏。

源流五

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今土家族、彝族、傣族、侗族等少數民族中,均有舒氏族人分布,其來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糜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氏,世代相傳至今。

源流六

源於任姓,據《左傳》

滕侯、薛侯爭長(隱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來朝,爭長。

薛侯曰:"我先封。"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後之。"

公使羽父請於薛侯曰:"君為滕君辱在寡人。周諺有之曰: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周之宗盟,異姓為後。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君若辱貺寡人,則願以滕君為請。"

薛侯許之。乃長滕侯。

不敢與諸任齒---不敢與任姓諸國爭論!

諸任-----在史籍《左傳》中疏雲:"世本氏姓篇雲:'任姓,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言此十國皆任姓也。" [1]

郡望

京 兆:亦稱京兆郡、京兆尹,實際上"京兆"不是一個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區稱謂,"尹"為其太守。西漢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內史置京兆尹,為三輔之一,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為京兆郡,治所在長安(今陝西西安),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至華縣一帶。曹魏黃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曹魏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為京兆郡,今西安,下屬五縣,除周至、戶縣外,均在轄區內。西晉時仍置京兆郡於長安,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至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建都長安(後秦稱常安),均在此設置京兆郡(或尹)。隋、唐兩朝均都長安,另建新城。隋朝時期稱大興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長安城,在長安城周圍的京畿地區,以雍州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稱京兆者,均指京師及其附近地區。隋、唐兩朝均設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為郡級建制以統長安、大興(唐改為萬年)等二十餘縣。唐朝以後,長安城不復為都,發展受到一定影響,但仍不失為一個重要的地方性都會。金、元兩朝在陝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與建都之地無關,其時轄地在今陝西秦嶺以北、西安市以東、渭河以南、華陰以西一帶地區。北洋政府改順天府為京兆地方,府尹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國政府成立時廢黜"京兆"之稱。 巨鹿郡:亦稱鉅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鄉),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地大破秦朝軍隊主力。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陶之間地。漢朝至北魏因襲沿用。漢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平鄉縣以北及晉縣一帶。

平陽郡:歷史上的平陽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臨汾市。西漢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陽縣,治所在平陽(今山西臨汾)。三國時期曹魏國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將河東郡分出一部分與平陽縣合併,設置為平陽郡,治所亦在平陽(今山西臨汾),其時轄地在今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境內為司州平陽郡,轄十縣。西晉時期仍為平陽郡,轄十二縣。西晉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劉淵自蒲子城(隰縣)遷都平陽,稱帝建漢,境內屬之。東晉時先後屬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時境內為東雍州,轄七郡二十縣;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築白馬城(今山西臨汾),因魏刑白馬祭祀天地神靈築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陽故城(劉村);北魏建義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稱晉州,移治自馬城,與郡縣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東省鄒城市。鄒城在春秋戰國時期古稱平陽,是"鄒魯聖地",為中國儒學發源地。夏王朝時期屬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時期開始設置"騶縣",歷漢、晉、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騶"為"鄒",稱"鄒縣",沿襲至1992年10月,撤縣設市,稱鄒城市。

京北郡:亦稱鄧城府、鄧城縣,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本春秋鄧國地,楚文王滅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鄧,置鄧縣,屬南陽郡。漢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為鄧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豐兵於鄧,進圍黎丘。晉曰鄧城縣,屬襄陽郡。太元七年,桓沖伐秦,攻襄陽,苻堅遣苻、慕容垂等救之。軍新野,垂軍鄧城,桓沖退屯沔南。晉末僑置京北郡。劉宋大明末,割襄陽西界為實土,鄧縣屬焉。齊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馳救,大敗於鄧城。既而魏主宏攻圍鄧城,齊將曹虎拒守,經月不下。梁承聖三年,西魏宇文泰遣于謹等攻江陵,軍至樊、鄧,梁王?率眾會之。後周時,鄧城縣廢。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據襄陽,遣李大亮安撫樊鄧,以圖襄陽。大亮遂自鄧城攻拔樊城。貞元末,移臨漢縣治古鄧城,遂為鄧城縣,仍屬襄州。乾寧五年,朱全忠侵忠義帥趙匡凝,敗襄州兵於鄧城。宋亦為鄧城縣。元朝時期省廢。今為鄧城鎮。

《南北對境圖》:自鄧城南過新河至樊城。《一統志》:鄧城旁近有牛首、安陽、古城、紅崖、白河、沙河、漁浦、新城、淳河、滾河十城。蒙古圍襄陽,分築諸城於要津,以絕糧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鄧塞故城,在臨漢縣東南二十二里,南臨宛口,阻一小山,號曰鄧塞。孫堅破黃祖於此山下,魏常於此治舟艦以伐吳。陸士衡《辨亡論》:魏氏浮鄧塞之舟,下漢陰之眾。謂此也。《水經注》:鄧塞者,鄧城東南小山,淯水經其東。王氏曰:此為古鄧國。宋慶元二年,襄陽守臣程九萬請築鄧城堰,以防金兵衝突,遂為農田灌溉之利。鄧城在府東北十二里,古鄧子國。《左傳》桓九年,楚師圍,即此。《寰宇記》:城,在鄧城南八里。晉置縣,屬襄陽郡,後廢,歸入襄陽。

堂號

京兆堂:以望立堂。

虞江堂:以望立堂。

平陽堂:以望立堂。

紫陽堂:以望立堂。

京北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亦稱鉅鹿堂。

閬風堂:宋朝時,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滅亡後,避居奉化,不做元朝的官,讀書於閬風台,著有《閬風集》二百餘卷傳世。

得姓始祖

皋陶 :傳說中的少氏支裔,東夷部族首領之一。活動據點在奄(今山東曲阜)。虞舜時,曾任掌管刑法的士(獄官之長),以正直著稱。禹繼舜位後,繼續受重用。西周初年,周武王大肆分封諸侯,並將皋陶的後代封於舒,建立舒國,為子爵,世稱舒子。舒子平時,被徐國所滅,後又復國,最後又被楚國滅亡。失國後的舒國子孫為了不忘故國,遂以國名為氏,稱舒姓。他們尊皋陶為其得姓始祖。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