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舞蹈訓練與編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舞蹈訓練與編創

該書是由教育部師範司組織編寫的中學教師進修高等師範本科(專科起點)音樂學專業舞蹈課教材,該書分上、下兩編共27章,全面介紹了中國漢族民族民間舞少數民族民間舞、外國代表性的民間舞、舞蹈創編及作品欣賞等,舞蹈與訓練部分準確生動、圖文並茂,舞蹈編例和理論部分系統、精練,側重對舞蹈的訓練方法與手段的研究。該書不僅適用於師範院校本科的舞蹈教學,也可作為其他舞蹈教學的參考書和課外讀物。

基本資料

書名:舞蹈訓練與編創

ISBN:9787040107357 [十位:704010735X]

作/譯者:王海英 肖靈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

頁數:203 約重:0.397Kg

定價:¥25.40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東北秧歌

第二章 雲南花燈

第三章 山東鼓子秧歌

第四章 膠州秧歌

第五章 藏族民間貧蹈

第六章 蒙古族民間舞

第七章 維吾爾族民間舞蹈

第八章 朝鮮族民間舞蹈

第九章 傣族舞蹈

第十章 波洛涅茲

第十一章 波爾卡

第十二章 瑪祖卡

第十三章俄羅斯舞

第十四章 西班牙舞

第十五章 舞蹈藝術的基本特徵

第十六章 舞蹈的分類及表現形式

第十七章 舞蹈藝術的主題與題材的選擇

第十八章 舞蹈的結構

第十九章 舞蹈的節奏,造型和構圖

第二十章 舞蹈語言

第二十一章 舞蹈的基本技法

第二十二章 舞蹈藝術的處理

第二十三章 開頭高潮結尾的處理

第二十四章 舞蹈音樂

第二十五章 舞台美術

第二十六章 兒童舞蹈編創

第二十七章 舞蹈創作的一般步驟

參考書籍

文章節選

上篇 民族民間舞

第一章 東北秧歌

第一節 概述

東北秧歌是東北三省地區廣大人民十分喜愛的一種民間歌舞形式,是漢族民間舞蹈的代表形式之一。它熱烈、火爆、逗趣、詼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在民間,每逢佳節、紅白喜事,秧歌隊走村串鄉,作各種的表演,十分熱鬧。如果追溯秧歌的起源距今約有300餘年的歷史了,但是東北秧歌這一名稱的由來,還得說是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成立的初期,大批的專業舞蹈工作者深入到東北的農村,以遼南地區盛行的高蹺秧歌為基礎,廣泛吸收東北地區的秧歌、二人轉以及其他民間歌舞小戲作為舞蹈的素材,編創成新型的舞台節目,這些節目仍然保持着原有的風格動律,反映出當時東北農村的新面貌,因而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於是人們就把源於高蹺,又近似秧歌並具有東北民間舞風格特點的新形式稱之為「東北秧歌」。

東北秧歌受地域文化的影響,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民俗特點。東北秧歌專家李瑞林、戰肅容在他們所編的《東北秧歌》一書中作如下論述:「東北大秧歌在風格上既有火爆、潑辣的特點,又有穩靜、幽默的特點。動作既哏又俏,既穩又浪(浪,即歡快俊俏之意),而且穩中有浪,浪中有俏,俏中有哏,剛柔結合,不能扭扭捏捏纏綿無力。」

東北秧歌的音樂特點與舞蹈特點是一致的,東北秧歌音樂既有火爆熱烈的特點,又有歡快俏皮風趣和優美抒情的特點,嗩吶和小鈸對秧歌舞蹈特點的形成起着關鍵性作用,大量的運用附點音樂,特別是在中速和慢速的樂曲中,這種音樂和節奏的特點,必然賦予動作以特有的韻律,即:出腳快,落腳穩,膝蓋帶哏勁,有張有弛,有動有靜,為其舞蹈的穩中浪、浪中俏、俏中哏,增色添彩。

推薦

《舞蹈訓練與編創》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序言

為了適應我國舞蹈教育形勢的迅速發展,滿足我國高等師範院校舞蹈訓練與編創課程的需要,本教材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師範教育司、高等教育出版社組織編寫和出版的專業教材。

本教材貫徹執行教育部「素質第一」、「加強美育教育,注重能力培養」的教育指導思想,從舞蹈教學實際情況和要求出發,以科學性、代表性、實用性和普及性為原則進行編寫。

全書分為上、下兩篇(共二十七章206節)和附錄三個部分。全面介紹了中國漢族民間舞、少數民族民間舞、外國代表性民間舞、舞蹈編創等的基本訓練和基本理論。舞蹈與訓練部分準確、生動,圖文並茂。舞蹈編創和理論部分系統、精練,深入淺出。不僅適用於師範院校本科的舞蹈教學,也可作為其他舞蹈教學的參考用書和課外讀物。

《舞蹈訓練與編創》由王海英(華南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和肖靈(江西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副教授)負責全書的編寫方案、選改和審定工作。其中王海英編寫上篇第十一章、下篇第十五章至第十九章(第一節和第二節),第二十章和第二十一章。肖靈編寫下篇第十九章(第三節)、第二十二章至第二十七章和附錄(交際舞術語)。劉煉(東北師範大學音樂系講師)編寫上篇第一章、第二章(男生組合)第三章、第五章(男生組合)和第八章。劉理(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講師)編寫上篇第二章(女生組合)、第四章、第九章和第十章。李永明(陝西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編寫第六章、第十三章、第十四章和附錄(古典舞術語和芭蕾舞術語)。吳彬(武漢江漢大學藝術系講師)編寫第五章(女生組合)、第七章和第十二章。許新華(華南師範大學音樂系副教授)擔任全部的音樂編寫與整理工作。[1]

在編寫和出版《舞蹈訓練與編創》的過程中,得到了教育部師範教育司、華南師範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武漢江漢大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關心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謝。限於時間和水平,難免出現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