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舟山桃花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舟山桃花島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下轄的島嶼,位於東海之上,面積41.7平方公里,人口約為1.15萬人,島上有兔耳嶺花果山桃園美景,世外仙境之稱,金庸先生的名著《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中的「東邪」黃藥師就住在這個島上。

位於東經122°13′~122°19′,北緯29°46′~29°52′,地處浙江省舟山群島東南部,靠北有千島湖景區,南方有兔耳嶺景區,形成一帶旅遊線路,景區為舟山群島第七大島。桃花島北距舟山市普陀區政府所在地沈家門7.8海里,與「海天佛國」普陀山、「海山雁盪」朱家尖隔港相望,西與寧波市隔海相距12公里,南臨桃花港國際深水航道,東瀕著名的東海捕漁場。全島面積為41.7平方公里,總人口1.15萬人。

桃花島古稱「白雲山」,秦時安期生抗旨南逃至桃花島隱居,修道煉丹,一日醉墨灑于山石,成桃花紋,斑斑點點,故石稱「桃花石」,山稱「桃花山」,島稱「桃花島」。桃花島從宋至明洪武十九年屬昌國縣安期鄉,清康熙初年建安期鄉桃花莊,光緒年間為定海安期鄉,民國時改稱桃花鄉,後幾經建區並鄉,撤區並鄉,直至今日的桃花鎮。

島上的風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蹟、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和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於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

2019年10月9日,桃花島景區被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予以警告處理,限期整改3個月。 [1]

中文名稱: 桃花島

外文名稱: Taohua Island

地理位置: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東海北部舟山群島

氣候類型: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占地面積: 41.7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上島免費

景區聯票: 140.00元

著名景點: 塔灣金沙、安期峰景區、桃花寨、射鵰影視城等

下轄社區: 塔灣村、宮前社區、茅山社區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適宜遊玩季節: 5月-10月

地理環境

桃花島,擁有舟山群島第一高峰——安期峰;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東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是中國三大水仙名品之一的普陀水仙和浙江名茶普陀佛茶的主產地,又是浙江沿海林木品種最多的島嶼,有着「海島植物園」的美稱。其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神話傳說有機融合,形成了六大景區,即:桃花峪景區、塔灣金沙景區、安期峰景區、大佛岩景區、懸鵓鴣島景區和桃花港景帶,組合成武俠、佛教、道教文化三條旅遊專線。擁有金沙日出、金龍吐珠、安期雲霧、高山聞鍾、百家朝聖、山石桃花、奇洞探幽、桃港雄姿、礫灘涌潮、林帶煙樹、龍潭簾珠、大佛夕照12大景觀和大佛岩、彈指峰、東海神珠、清音洞、白雀寺、仙人橋、含羞觀音、龍牙擎天、定海古城、安期煉丹洞等30餘處主要景點。

桃花美景,過去並不為旅遊者熟知。島上悠悠高山,礁奇石怪,碧海金沙,幽澗溪洞,山花爛漫,崗巒密布,山勢起伏,林木蔥翠,風光旖旎,植被覆蓋率75%以上,有「海島植物園」之稱。樹木花卉資源十分豐富,素有「海上植物園」之美名。樹木有73種、356個品種,其中屬於國家自然保護範圍的珍稀樹種達數十種,如毛紅椿、普陀樟、全綠葉冬青等,還有水仙、杜鵑、黃楊、蘭花等名貴花卉。桃花島上的水仙與蘭花,是島上的「土特產」,尤其是水仙花,名列中國三大水仙之一,遠銷海外。

全島由塔灣金沙、安期峰、大佛岩、桃花港、鵓鴣門、烏石礫灘六大景區組成;有龍女峰、東海明珠、白雀寺、聖岩寺、含羞觀音、仙人橋、黃藥師居室、清音洞等60多處景點。桃花島還以其石奇而吸引遊客。有的巨石如同獅子下山,有的又像海豹頂球,有的還似仙女拜佛。對峙山山頂屹立的「大佛頭」奇石群,如巨形雕塑,雲霧繚繞,巍峨壯觀。尤其在山頂之上,有一塊大石塊,形如佛頭,不論從遠至百里,還是從近在咫尺的地方,從任何角度觀看,其大小始終如一。傳說天上有位神仙下凡巡視,路過東海,為桃花島的旖旎景色所迷戀,不願返回天府,化身為石,長住於此。

桃花島位沈家門鎮南11.6公里處,居登步島與蝦峙島之間。面積40.37平方公里,坐落於島中南部的對峙山,花木遍生,海拔544.4米,為舟山群島第一高峰。山脈走向即以對峙山為主峰,向四周起伏延伸。島域的開發傳聞始於秦漢時期,據宋·乾道《四明圖經》載:「桃花山……相傳安期生學道煉丹於此,嘗以醉墨灑于山石上,遂成桃花紋,奇形異狀,宛若天然,人多取之以為珍玩,故山號桃花。」但此後寂聞,現存古蹟以清代為限。

島上居民約2萬餘人,多數是康熙(1662~1722)年間展復後,陸續從寧波、舟山和金塘島移民的後裔。原設桃花鎮和對峙鄉,島中部、東南部為對峙鄉轄區,以漁業為主;西北部為桃花鎮轄區,以種植業為主,鎮政府駐公前村,後對峙鄉併入桃花鎮。現今,當地發展海洋特色經濟,開闢有「普陀佛茶」生產基地,淺海灘涂養殖和水產品深加工產業發展迅速,旅遊業更是蒸蒸日上。每年旅遊黃金季節,島上遊客熙熙攘攘。

遊人若登臨遠眺,近山遠海,詩情畫意,盡收眼底,不禁嘆為如入仙境。桃花島的美麗和神秘,吸引了歷代不少文人墨客來此觀光探奇、尋古考證。從先秦安期生第一個上島之後,漢時大臣李少純、宋代文學家蘇軾、元朝文學家吳萊、明代軍事家朱丸、清代詩人朱緒、繆燧、當代武俠文化大師金庸、詩人方牧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作品,為桃花島的人文景觀和海洋文化作不斷補充和深化,其中朱緒的詩更全面地讚美了桃花島的自然風光,詩曰:「墨痕乘醉灑桃花,石上斑玟爛若霞。浪說武陵春色好,不曾來此泛仙槎。」

近幾年來,隨着旅遊設施開發建設日臻完善,海上世外桃源——桃花島愈來愈被海內外遊客所推崇。

主要景區

桃花島景點

桃花島是金庸先生所著《射鵰英雄傳》和姐妹篇《神鵰俠侶》所描繪的美妙神奇東海小島。島上的風景旅遊資源豐富多樣,門類齊全,品位較高,集海、山、石、礁、岩、洞寺、廟、庵、花、林、鳥、軍事遺蹟、歷史紀念地、摩崖石刻、神話傳說於一體,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並茂,於1993年被批准為省級風景名勝區。桃花島擁有舟山群島第一高峰——安期峰;舟山第一深港——桃花港;東南沿海第一大石——大佛岩;素有「海島植物園」美稱。豐富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和神話傳說有機融合,形成桃花島風景名勝區六大景區,組合成武俠、佛教、道教文化三條旅遊專線。

射鵰影視城景區

射鵰影視城為我國唯一一座海島影視基地旅遊城坐落在金庸筆下桃花島風光迷人的散花峰下,占地2.5平方公里。由寧波華東物資城市場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整體建築具宋代風格且藝術精湛,巧妙結合了山、岩、洞、水、林自然景觀,讓你自然地融入武俠意境,追尋神奇多彩的武俠生活。

旅遊城主要包括黃藥師山莊、牛家村、東邪船埠、歸雲莊、八卦書屋、、黃蓉房、馮氏墓、臨安街、京城廣場、南帝廟、清音洞、大佛岩、聽雨居等景點。

2001年金秋桂月,內地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在本城開拍,金庸先生專程觀看了旅遊城美景後,欣然命筆書題了「射鵰英雄傳旅遊城」。2002年11月,內地版《天龍八部》也在此拍攝。在射鵰城成為集影視拍攝、旅遊、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著名風景點。

大佛岩景區

該景區主景——大佛岩是桃花島的標誌,是金庸筆下《射》書中桃花島島黃藥師主要活動場所。該景區內綠樹成蔭,鬱鬱蔥蔥,流水潺潺,曲經通幽。登上大佛岩頂,極目遠眺舟山群島恰似水上盆景園,另有一番詩情畫意,大佛岩景區是桃花島武俠文化的發源地,因此成為武俠文化旅遊專線的起點站。

佛岩——大佛岩是桃花島的標誌,它的奇特在於遠眺近望一樣大,在陽光反射下格外醒目,大佛岩底圍有268米,高72米,占地面積6239平方米,海拔287米,頂部面積百餘平方米,攀登大佛岩是件很愜意的事,攀登雖不難,但也要攀藤扶樹,鑽洞擠縫恍然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清音洞——位於大佛岩中腹,洞口上刻有「清音洞」三字,為天然岩洞,洞中有一條石縫,寬約10厘米,長20餘米,直通岩頂,有陽光射入石縫,是名符其實的「一線天」,此洞直通岩底,兩端說話傳聲清晰可辨,故稱「清音洞」。金庸先生在《射鵰英雄傳》書中對此景點作了重要描述,成為黃藥師藏《九陰真經》和關押老頑童的石窟。

桃花峪景區

桃花峪景區位於桃花島東海岸,是島上自然生態環境最優美的區塊,這裡奇岩壁立、惟妙惟肖,山頂遠觀海景、晨觀日出,主要景點有:桃花寨、東海神珠、彈指峰、神鵰石、 海龜巡岸、含羞觀音。

桃花寨——位於桃花峪景區中心位置,占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這裡綠樹成蔭,清溪曲橋,環境幽靜,是休閒憩息佳處。杏黃旗、紅燈籠、好漢曲,讓你仿佛置身於武俠文化世界;藥師精舍、靖哥居、蓉兒茶莊,讓你領情領略金庸小說「情」「緣」「義」的真諦。彈指峰——狀如拇指從掌中彈出,如寶劍倒插在海邊,坐落在「鬼斧觖」的地方,孤峰矗立、刀削斧劈、懸崖絕壁、涼風習習。從彈指峰前碑刻上,可看到600多年前,元朝文學家吳萊到此時,着力讚美了彈指峰周圍奇峰異岩的美景。彈指峰也是金庸名著《射》書中描述的黃藥師練成絕技之地。這裡是:「桃花女龍」旅遊專線和「武俠文化」旅遊專線的終點站。 塔灣金沙景區:以島東南的金沙灘為中心,將定海城、白雀寺、塔灣明鏡湖、龍潭水簾等串成一組旅遊景觀。

東海神珠——在塔灣景區內龍珠灘海邊,經過海浪長時期衝擊,磨練成一顆直徑80厘米的石球,稱為「東海神珠」,龍珠在龍喉里吞吐翻滾,發出隆隆回聲,編織出一幅美妙神奇的「金龍吐珠」圖,被譽為「中華一絕」,這就是桃花島12大景觀之一的「金龍吐珠」。

塔灣金沙景區

島東南的千步沙長1370米,寬500米,為舟山群島第二大沙灘。灘地平緩,沙質純淨,沙粒細軟,是進行海浴、沙浴、陽光浴和沙灘漫步的理想沙灘。兩岬角伸向大海,將海灣環抱成「湖」,這裡在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水色蔚藍清澈,海灣內有天然石斑魚、虎頭魚、海鯽魚、虎魚、比目魚、梭子蟹,適宜開展各種水上運動和垂釣、捕撈。夏秋季,每當星辰消失,旭日鑽出海面,海天、沙地渾然一體,形成「金沙日出」天象景觀。白雀寺——是世間聞名的觀世音出家修行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聽到獨特的《觀音經》,是桃花島主要人文景觀之一,記載着觀世音出家修行的經歷。白雀寺又上是中日人民民間友好往來的見證地,240多年前「春日丸」故事史實就發生在這裡,舟山市與日本氣仙沼市結成友好城市也由此而來。千步金沙——長1370米,寬400餘米,從面積來說,是舟山群島第二大沙灘。從沙質方面來書是進行海浴、沙浴、陽光浴和沙灘漫步較理想、優質的沙灘。千步金沙屬細型沙質,細軟純淨,與普陀山的白步沙、千步沙和嵊泗的基湖沙灘相比較要細軟得多,與朱家尖的東沙、南沙相似,但還要鬆軟一些,且沙灘上沿有部分植被覆蓋,這一點其它沙灘是很難找到的。塔灣明鏡湖——面積是3平方公里,大部分時間風平浪靜,水色碧藍清澈,海底平緩,灣內宜開展各項水上活動;海灣有各種近海魚類,宜釣、宜捕、宜籠,現已開發成《塔灣海域仿古漁業》項目,遊客下海,可觀海景,可進行釣、捕、籠、溜、扳各種漁業作業,體驗古代漁民生活。

懸鵓鴣島景區

位於桃花島東北的懸鵓鴣島上,面積僅0.78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39.6米,島上林木、蘆葦、茅草 成片,貝類產品豐富,有灘、岩、石、洞、礁,涯景觀,是觀賞海崖風光、采珍、垂釣、野營、狩獵等活動的理想場所,主要有龍牙擎天、蘆盪礫灘、千層岩、烏龜洞、海豹礁等景點、景觀。定海城——位於鵓鴣門後門沙灘上,是電影《鴉片戰爭》舟山攝製地主要景點之一,《鴉片戰爭》定海保衛戰是整部電影的高潮,戰鬥場面悲壯激烈,表現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整個城牆長230米,寬12米,最高處12米,設城樓、古炮位、箭垛、旗杆等設施,飛檐翅角,黑瓦紅牆,整座城牆古樸典雅,雄偉壯麗。

安期峰景區

這個景區以峰、石為特色,寺、洞為主體。峰就是安期峰,海拔540米,舟山千島第一高峰。石——就是石陣,遍山的奇岩怪石,組成一個「白家朝聖」大景觀,浩浩蕩蕩,朝着普渡眾生的「觀音石」前進。寺——就是聖岩寺,位於海拔460米山岙處,是舟山千島位置最高的寺院。洞——就是安期煉丹洞,位於海拔482米高處的一個天然岩洞,是先秦隱士安期生修道煉丹之所。這峰、石、四、洞都是舟山獨一無二的。這個景區具有山青、水曲、石趣、峰奇、境幽、氣爽的特點,是桃花島女龍旅遊專線必經之路。

安期煉丹洞——位於海拔482米高處,相傳安期生為避暴秦,隱居安期峰這個天然石洞修道煉丹,成為後人崇拜的聖人。秦始皇及以後的各朝皇帝,都派欽差來尋訪安期生,有的見他白髮蒼蒼,稱他為「千歲翁」,有的見過他吃着巨棗,幾勸不歸。元朝文學家吳萊(1327年)秋遊桃花山時也尋訪過安期生,察看過煉丹洞遺蹟,有「空餘煉藥鼎,尚有樵人知」的詩句留存。 聖岩寺——始建於清同治4年(1865年)。對峙山上有一聖岩寺,建於海拔482米處的一個天然石洞之內,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了。

當時位於「安期煉丹洞」內,相傳當年安期生學道煉丹於此洞之內。現洞內仍保留着清光緒二十七年(1894年)造的石佛龕一張。1986年從煉丹洞分離另建,成了如今的聖岩寺。她依山勢精心構築,共分三層,分別是安期橋、放生池和寺院。供奉釋迦牟尼佛,聖岩寺是舟山千島海拔最高的寺院,故稱之為「千島第一寺」。

別有洞天——由聖岩寺沿此面山道行約百餘米,即見有巨石聳峙,構成一天然石穴,石穴高3米,寬4米,有兩洞口相通,石上書有「別有洞天」。入此洞穴,舉步有聲,取石隨處擊之,崆隆作響,仔細觀來,此間有諸多巨石相疊,遂形成洞外有洞,洞底有洞,故有人名其曰「別有洞天」。

鍾亭——沿「別有洞天」左側拾級而上,約在500米高山之巔有一座六角形鍾亭,高6餘米,飛檐翅角,精雕細琢,正面懸「安期鐘聲」橫匾,兩旁楹聯「雲山雲水雲濤雲海天,仙人仙山仙洞仙境界」,亭內懸一口2500公斤大銅鐘,悠悠鐘聲可傳至方圓數百里,形成「高山聞鍾」自然景象。

桃花港景帶

這是一條半環島風景帶,從島西南部茅山碼頭至島東南部的烏石子,長達萬餘米,乘舟漫遊,不亞於灕江水上游。沿途景觀連綿不斷,景致誘人,以海港航道、海島植物、海蝕洞礁、岩壁石景和沿海風光見長,配以海島植物園、磨盤峰、水坑石群、唐僧師徒渡海礁、仙人橋、烏石礫灘和地下迷宮等景點,真是妙趣橫生,絢麗多彩。

視頻

舟山群島 桃花島了解一下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