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

作品名稱: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

創作年代: 南宋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吳潛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是南宋後期官員,詩人吳潛的詩。[1]

吳潛是南宋詞壇的重要詞人。詞風激昂淒勁,題材廣泛,主要是抒發濟時憂國的抱負,也常吐露個人理想受壓抑的悲憤。"報國無門空自怨,濟時有策從誰吐?"(《滿江紅·送李御帶珙》)是他壯志未酬的自我寫照。吳潛也能詩,多為紀游、即事之作,有的也抒發"丈夫勳業在安邊"(《送曾阿宜往戍》的抗敵抱負。詩較平衍,佳作不多。

詩詞正文

作者簡介

吳潛[2]。。原籍宣州寧國(今屬安徽) ,於宋寧宗慶元元年(1195年)生於德清新市(今屬浙江)。他自幼聰慧過人,才華出眾,其詩文書法聞名鄉里。父親吳柔勝為當時大儒,但慶元三年(1197年)在韓侂胄的策劃下,發生了慶元黨禁,朝廷將所謂偽學逆黨之人籍記成簿,這其中就有吳柔勝。 加之御史湯碩彈劾他在浙東任官時擅放田租,且主張朱熹理學,於是被罷官。 自此,吳柔勝無心仕途,轉而在家升館授徒,把精力放在兒子的教育上。除了自己的悉心教導,更為兒子遍訪名師,當時臨川人鄒斌負勝名,吳柔勝便讓兩個兒子吳淵、吳潛前往拜他為師, 鄒斌是陸象山的徒弟,博記敏識。吳潛既有家學淵源,又得名師指點,使他很早就有了士大夫所應該具備的文化素養。

自吳潛拜相後,賈似道便屢進讒言加害吳潛,他藉機向理宗獻讒言說:有童謠雲"大蜈蚣、小蜈蚣,儘是人間業毒蟲。夤緣攀附有百足,若使飛天能食龍"。 理宗聽信傳言,心存忌憚,賈似道迎合帝意,又令侍御史沈炎以"忠王之立,人心所屬,潛獨不然,章汝鈞對館職策,乞為濟邸立後,潛樂聞其論,授汝鈞正字,奸謀叵測。請速召賈似道正位鼎軸" 為由彈劾吳潛,沈炎正因遭吳潛的論劾而心懷不滿,所以藉機大肆報復,羅織罪狀,並重提吳潛想立濟王的陳年舊事,惹怒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在權相和台諫的共同攻擊下,再相半年的吳潛被貶謫到循州(今廣東省惠陽縣)。

吳潛被貶,賈似道[3]。仍不解恨,必欲置其於死地。第二年,賈似道派心腹劉宗申為循州知州,並遣命殺死吳潛。景定三年(1262年)正月,理宗下詔吳潛黨人,永不錄用。 五月,劉宗申假意設宴為吳潛慶生。吳潛不知是計,喝了劉宗申的毒酒,肝膽欲碎,痛苦萬分,最終強忍病痛,端坐而死。

吳潛墓位於南安東田鎮湖尾山坡谷。墓丘坐北向南,前面對仙洞山。墓區有三個平台,最上面的是墓冢。墓前無碑,只有一香爐,上有"吳"字。底下一級平台上有左右對稱的兩塊石碑,正面書"吳府",反面"宋狀元宰相"。原墓文革時被毀,1985年,吳氏後人在原址上重修此墓[4]

視頻

朝廷對於寧波的水治也是格外上心 對寧波影響最大的就是吳潛

.

為了及時了解城外四鄉的水情 吳潛在寧波城內設立了水則碑

.

參考資料

  1. 《舟檥娥祠敬留二絕》 古詩文網
  2. 《吳潛簡介》 古詩文網
  3. 賈似道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 歷史真簽;發布時間;2019-11-1919:00
  4. 吳潛是怎麼死的?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1-01-02 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