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山遺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船山遺書》,綜合性獨撰叢書。70種,358卷。王夫之撰。有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新化鄧顯鶴長沙刻本;清同治四年(1865)湘鄉曾國荃金陵刻本;1933年上海太平洋書店排印本。
本書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夫之卒後40年,遺書散佚。道光二十二年,新化鄧顯鶴寓長沙,為購求全書,刻18種,150卷。咸豐四年(1854)書版毀於火。同治四年(1865)湘鄉曾國荃重刻而增益172卷。1928年何健於湘南發現夫之遺稿,倍於既刻之本,乃與刊本相參訂綜合,於民國19年付梓,歷時4載,於22年刻成行世。是書雖尚未盡得夫之遺著,然已十舉其九。
作者介紹
王夫之(1619—1692),明清之際思想家。字而農,號姜齋,中國湖南衡陽人。明崇禎舉人。瞿式耜薦於桂王,授行人。尋歸居衡陽之石船山,築土室曰觀生居,杜門著書,人稱船山先生。一生著述宏博,於天文、曆法、數學、地理均有成就,尤精於經學、史學及文學。著作主要有《讀四書大全說》、《周易內傳》《外傳》《大象解》、《詩廣傳》、《尚書引義》、《春秋世論》、《續春秋左傳博議》、《禮記章句》並諸經稗疏,各若干卷。又作《續通鑑論》、《宋論》,分析上下古今興亡得失之故,製作輕重之原。最為學者所推重。又神契宋張載正蒙之說,作《張子正蒙釋義》,復撰《思問錄》內外篇,互相發明,以闡天人性命之旨,別理學真偽之微。又以文章之變化莫妙於《南華》,詞賦之源流莫高於屈宋,故於《莊》、《騷》尤流連往復,作《莊子解》、《莊子通》、《楚辭通釋》。
相關信息
名著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船山遺書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 ↑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