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艱難梭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艱難梭菌。原圖鏈接

艱難梭菌(英語:Clostridium difficile),又稱難辨梭菌、難辨棱狀芽孢桿菌(c-diff),是梭菌屬的成員,因對氧十分敏感,很難分離培養,故得名。它是一種厭氧性革蘭氏陽性桿菌,在體外環境下會形成孢子體,經由口腔進入人體腸胃道移生繁殖,依病者體狀,有嚴重程度不同的症狀,從最輕微的沒有症狀、輕微腹瀉、到偽膜性腸炎,嚴重造成腸穿孔甚至死亡。

概述

認識梭菌屬

梭菌屬成員很多,有些對人具致病性,如產氣莢膜梭菌、破傷風梭菌和肉毒梭菌。產氣莢膜梭菌產氣是一種常見的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可引起傷口氣性壞疽、食物中毒、肌肉壞死、梭菌蜂窩織炎等,破傷風梭菌可引起破傷風,肉毒梭菌可引起肉毒中毒,典型臨床特徵是急性弛緩麻痹,先從雙側顱神經阻礙開始,包括面部、頭顱和咽部的肌肉,然後對稱性下降,包括喉部和肢體肌肉。由於舌或咽部肌癱瘓可引起的呼吸困難,隔膜和肋部的癱瘓可能引起死亡。

厭氧性細菌

艱難梭菌是厭氧性細菌,厭氧性細菌是指那些在無氧條件下要比在有氧環境下生長好的細菌,而人的腸道正好是一個相對無氧的環境。如果過度服用某些抗生素,艱難梭菌的菌群生長速度加快,影響腸道中其他細菌,引發炎症。這種細菌會產生腸毒素和細胞毒素,是一種能引起偽膜性結腸炎的厭氧梭菌屬細菌,也是一種導致住院病人腹瀉的常見細菌,病徵由輕度以至嚴重的腹瀉。

發現

艱難梭菌於1935年首度發現,但直到1977年發現本菌與臨床長期使用某些抗生素(氨苄青黴素、頭孢黴素、紅黴素、氯林可黴素等)引起的偽膜性結腸炎有關才被重視。它廣泛分布於自然環境中,如土壤、乾草、沙、一些大型動物(牛、驢和馬)的糞便,及、齧齒動物和人的糞便,除此之外還大量存在於水和動物的腸道中。

症狀

腹瀉

許多使用抗生素的患者都會有腹瀉的狀況產生。其中,大約70-80%的腹瀉是單純抗生素造成的副作用,但是其中有約20%是由艱難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所造成。並非所有人接觸到艱難梭菌都會感染。在正常的人體腸道內,因有益生菌抑制其生長,所以鮮少造成不適。

嬰兒的糞便中常含有艱難梭菌,為新生嬰兒腸道中正常菌群,大約50% 12月齡嬰兒的腸道中有艱難梭菌,2歲以上兒童的帶菌率大約為3%,但此菌在健康成人中出現頻率較低,無症狀帶菌的成人在瑞典是1.9%,在日本為15.4%, 根據美國的統計,艱難梭菌相關腹瀉(C. difficile associated diarrhea)2008年的感染率是2000年的兩倍,而死亡率在這段期間有四倍的上升。死亡率快速上升除了因為病人嚴重度增加外,也與一種具高毒性的艱難梭菌菌株(type B1/NAP1/027)廣泛的散布於北美洲有關。[1]

感染族群

艱難梭菌感染到目前為止仍然不易確診。但是某些特定族群人會比較容易感染:

  • 年紀較大 (>60歲);
  • 目前或近期(1-2月內)使用過抗生素;
  • 長期居住於醫療相關機構;
  • 接受腸胃道手術;
  • 使用氫離子阻斷劑。

因此上述族群的病人若一天內腹瀉超過三次,且沒有其他可以解釋的原因,必須考慮艱難梭菌的感染。

診斷方式

目前常用的診斷方式有:

  1. 細菌培養暨毒素測試(Toxigenic culture for Clostridium difficile) :將糞便檢體置於厭氧環境下培養出艱難梭菌菌落,再檢測其菌落是否產生毒素;不產生毒素之菌落並非致病菌。然而此檢驗對實驗室人力及設備之需求較高,且需要48小時以上才能得到初步結果,因此較無法即時得到診斷。
  2. 艱難梭菌毒素測驗(Clostridium difficile toxin test):目前一般使用免疫螢光法偵測艱難梭菌所分泌之毒素A及B。其優點為操作簡單、快速、其診斷之特異性高(約99-100%),但敏感性不足(30-50%)。
  3. 谷胺酸去氫酶試驗(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 test):GDH為艱難梭菌所分泌之代謝性酵素,相當敏感且可快速偵測細菌的存在,但無法區分此菌株是否有釋放毒素的能力。
  4. 聚合酶連鎖試驗 (PCR):其敏感性與特異性相近於細菌培養暨毒素測試,且更能快速得到結果,但缺點為價格昂貴。各個醫院要採取何種檢驗方式,須以個別實驗室的能力以及費用來作考量。

醫療

臨床上對於感染艱難梭菌感染病患的處理,首先是停止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並補充水分及電解質。對於艱難梭菌的治療,首選抗生素是metronidazole及口服vancomycin。美國感染症協會(IDSA)建議是病人的嚴重程度來選擇不同抗生素治療,非嚴重病人metronidzole或口服vancomycin治療,效果相當。針對嚴重病患,建議口服vancomycin治療。

台灣現況

現有的文獻顯示台灣的艱難梭菌感染發生率並不高,且目前為止也沒有發現高毒性的菌株。但是因艱難梭菌不易培養,加上國內醫院並無常規檢驗糞便艱難梭菌毒素,所以可能低估了實際的感染人數。近年來,因為此菌在美國造成重大的影響,國內才慢慢對於此菌有較廣泛的接觸及認識。隨著診斷技術進步及臨床醫師對艱難梭菌的警覺性增加,我們應該可以早期發現艱難梭菌的感染,進而給予正確的處理。

防治

對於艱難梭菌而言,預防勝於治療。我們應避免非必要之抗生素使用及確實落實感染控制措施,以避免院內傳播。對於環境清潔,可以使用10%次氯酸鈉來清除環境中的艱難梭菌及孢子。但是最重要的,是嚴格執行抗生素管制措施,減少抗生素濫用。對於身上帶有艱難梭菌的病人,最好能將病人轉到單人病室隔離,若無法執行,可退而求其次的將病人集中管理。

此外,病人、家屬或醫護人員手部清潔需要使用肥皂或chlorhexidine濕洗手,不能只用酒精性乾洗手,因為酒精性乾洗手無法殺死艱難梭菌的孢子。護理人員必須嚴格執行接觸隔離的措施,包括使用手套、隔離衣及醫療用品個別使用。

相關訊息

台灣一名年約3歲的小弟弟,因罹患發炎性腸道疾病持續腹瀉血便而住院,又診斷出被高度抗藥性的困難梭菌感染,經常規抗生素治療無效,仍反覆感染,於長庚醫院接受「便便療法」,健康糞便捐贈者是自己的姊姊,以內視鏡方式將姐姐的腸道菌叢植入該病童腸道,狂腹瀉、血便症狀緩解許多,也順利改善腸道菌相的平衡。此案例為該院迄今接受便便療法的最小年齡病患。

2018年9月衛福部發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新增微菌叢植入術治療嚴重或反覆性困難梭菌感染(rCDI)。這項治療技術是透過將健康捐贈者的腸道菌叢,以灌腸、內視鏡或口服膠囊方式植入病人腸道,以恢復其腸道菌相平衡,達到治療效果。目前開放施行適用於反覆性或常規治療無效之困難梭菌感染病人。[2]

影片

【CNEWS】困難梭菌(艱難梭菌)感染上身,靠移植糞便救人!
Clostridium difficile (c.diff) Infection/Gastrointestinal Society 艱難梭菌(c.diff)感染/胃腸學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