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漢字一級字 ,會意字,讀作yàn。始見於篆文 ,從(豐),從,表示豐滿色彩 鮮美。本義是豐滿美麗;引申義有色彩鮮明美麗等。[1]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艷 [2]

拼音 yàn

注音 ㄧㄢˋ

部首 色

部外 4

總筆畫 10

筆順 1112355215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異形字 豓、艷、ࡤ�、ফ�、艷

字級 一級字

平水韻 二十九艷

倉頡碼 qjnau

鄭碼 ciry

統一碼 基本區 U+8273

四角碼 57017

字源演變

艷字始見於篆文,從豐、盍(ㄏㄜˊ hé)聲。"豐",表示大的意思,引申為盛、華美;"盍"表示音讀。隸書左邊誤變為"豊"。楷書從篆文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篆文中的"艷"到了楷書里出現了三種寫法,即"艷"、"簟"和"豓"。《說文》:"《春秋傳》曰:'美而豓。'"今本作"艷"。《篇海類編》:"艷,美色也。《左傳》:'美而艷。'""艷"、"豓"和"簟"三者是同出於一個篆體而字形稍有差別的一組異體字。新中國成立以後整理漢字時它們都被作為異體併入到"艷"的簡化字"艷"字之中。本義是漂亮而高大。《左傳·桓公元年》:"宋華父督見孔父之妻於路,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杜預注:"艷,美色也。"

詳細釋義

拼音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yàn 形容詞 鮮艷,艷麗 colorful;gaudy;

be bright-colored and beautiful

"艷,好而長也。"--《說文》 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艷。"--《左傳·桓公元年》

"艷妻煽方處。"--《詩·小雅·十月之交》

"艷陸離些。"--《楚辭·招魂》。

"窈窕艷城郭。"--《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艷色、艷段、艷質

文辭華麗 flowery "信言不艷,貫居於好。"--《三國志》 艷才、艷采

過於艷麗的色彩,極為俗氣花俏的服飾 gaudy "那日,果然來了幾個女人,都是艷裝麗服"。--《紅樓夢》 光彩;光澤和顏色 bright "爛熠爚以放艷,郁蓬勃以氣出。"--晉潘岳《笙賦》

"有光有艷,如合如離。"--南朝梁江淹《麗色賦》

"泛艷春幌風,裴回秋戶月。"--唐王易從《臨高台》

"吳都況清華,觀剎吐光艷。"--宋蘇轍《和子瞻宿臨安淨土寺》 艷發、艷陽

濃 strong "欲心要淡,道心要艷。"--明呂坤《續小兒語·雜言》 艷飾 名詞 美女 beauty "吳娃與越艷,窈窕夸鉛紅。"--《李太白詩》 艷波

艷姝

有關男女愛情方面的事情或著作 amorous "當她年輕的時候,他們還共同製造過一些動人的艷聞。"--沙汀《淘金記》 艷歌 指花 flower "艷拂衣襟蕊拂杯,繞枝閒共蝶徘徊。"--唐郭震《惜花》詩

"綠莖紅艷兩相亂,腸斷,水風涼。"-- 唐溫庭筠《荷葉杯》詞

"灼灼有芳艷,本生江漢濱。"-- 宋梅堯臣《水葒》詩 艷卉、艷花

古楚國歌曲 song "荊艷楚舞,吳愉越吟。"--《文選·左思〈吳都賦〉》

"艷,楚歌也。"--劉逵注

"《江南》進荊艷,《河激》獻趙謳。"--南朝宋顏延之《車駕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後湖作》詩 唐代大曲的引子 王僧虔曰:"'大曲有艷,有趨,有亂。艷在曲前,趨與亂在曲之後,亦猶《吳聲》、《西曲》,前有和後有送也。'......智謂艷是引子。"--清方以智《通雅·樂曲》 動詞 照耀;閃耀 shine "雙歌聲斷寶杯空,妝光艷瑤席。"--宋·張先《好事近》 艷射、艷耀

羨慕 admire;envy "略無慕艷意。"--明·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艷稱 愛;傾慕 love;like "彼不艷其妻,陸判官取兒頭與之易之。"--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陸判》

"王艷曾之婦,乘曾為盜所誣引,陰賄吏斃於獄。"--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

艷思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好而長也。從豐。豐,大也。和聲。《春秋傅》曰:"美而艷。"以贍切文二 重一。

說文解字注

(艷)好而長也。

小雅毛傳曰。美色曰艷。方言。艷、美也。宋衛晉鄭之開曰艷。美色為艷。按今人但訓美好而巳。許必雲好而長者、為其從豐也。豐,大也。大與長義通。詩言壯姜之美、必先言碩人頎頎 。言魯壯之美、必先言猗嗟昌兮、頎若長兮。所謂好而長也。左傳㒳言美而艷。此艷進終美之義。人固有美而不豐滿者也。毛傳及方言皆渾言之也。

從豐。豐,大也。

說從豐之意。豐之本義無當終艷。故舉其引伸之義。

和聲。

以贍切。八部。

《春秋傳》曰。美而艷。

左傳桓元年、文十六年文。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