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拉-荷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拉-荷爾

圖片來自pinterest

艾拉-荷爾Iry-Hor,弗蘭德斯·皮特里又將其讀作Ro)是前32世紀埃及前王朝時期上埃及的法老。直到最近,埃及古文物學家托比·威爾金森仍在參閱他的名字的解讀和意義,艾拉-荷爾的是否存在仍有爭議。然而,1980年代和1990年代在阿拜多斯的繼續發掘,2012年在西奈發現的題字「Iry-Hor」證實了他的存在。艾拉-荷爾是已知最早的埃及統治者的名字以及可能已知最早的歷史人物的名字(之前的蠍子王只是頭銜而並非姓名)。

名稱

艾拉-荷爾的名字的寫法是荷魯斯獵鷹象形文字(加汀納符號G5)在「口」的象形字(加汀納符號21)之上。而現代化的讀名是「艾拉-荷爾」,19世紀末發現和挖掘艾拉-荷爾的墓的弗蘭德斯·皮特里將其讀作「Ro」,這是當時對「口」的象形字的通常的讀法。對古代的自然名稱進行翻譯是困難的,在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路德維希D·莫倫茲建議的字面翻譯保留為「荷魯斯之嘴」。在20世紀90年代,維爾納·凱澤和京特·德雷爾翻譯Iry-Hor的名稱為「荷魯斯的伴侶」。[1] 反駁艾拉-荷爾是一個國王的托比·威爾金森將其翻譯為「國王的財產」。2012年在阿拜多斯的挖掘和在西奈發現符號「Iry-Hor」後,現在大多數埃及學家拒絕了托比·威爾金森的假設並廣泛接受艾拉-荷爾為一個埃及前王朝時期的國王的說法。

埃及學家Jürgen von Beckerath和彼得·卡布歐尼最初也拒絕了識別艾拉-荷爾作為一個國王並建議應當是已知的銘文提到一個人的名字讀為Wer-Ra、 wr-r3 (亮。 「大嘴」),即讀「口」符號上面的鳥為「吞」的加汀納符號G36而不是荷魯斯獵鷹。他們翻譯的名稱為「發言人」或「主要」。然而,京特·德雷爾在阿拜多斯對艾拉-荷爾墓的繼續挖掘最終發現,該墓的尺寸和布局類似於卡王那爾邁,因此必然屬於一個國王。因此von Beckerath接受了這個觀點並在他的最新版本的埃及法老王手冊上將艾拉-荷爾列為第一項。

身份

爭議

直到2012年,艾拉-荷爾的名字沒有在任一個塞拉赫的上面或者旁邊被發現,所以識別艾拉-荷爾作為一個國王是有爭議的。但是埃及學家弗蘭德斯·皮特里、Laurel Bestock和Jochem·卡爾仍然認為,他的確是一個真正的統治者。他們指出,「Iry-Hor」的名字的獨特的拼寫:獵鷹在其爪子上抓住「嘴」的加汀納符號。 在這幾個泥土印章里,這組字母事被發現的伴隨第二個獨立的「嘴」的加汀納符號。如將預期的,這個符號讓人想起單個加汀納符號更靠近它而不是靠近塞拉赫的荷魯斯獵鷹舉着許多匿名的塞拉赫。最後,從卡王開始塞拉赫可能成為一個慣例,他的名稱有時出現在塞拉赫上有時不出現在塞拉赫上。因此,他們得出結論,僅憑他的名字永遠不會被發現在一個塞拉赫上,就認定艾拉-荷爾不是一個國王,是不夠的。

埃及學家特拉維斯·貝克等支持者識別艾拉-荷爾為國王,還指出了他的墳墓的大小和位置。這是一個雙墓,和卡王那爾邁的墓一樣大,與前王朝時期的「U」墓地、第一王朝的墳墓在一起有次序地排列着。此外,艾拉-荷爾的名字被刻在一個展出王室荷魯斯獵鷹的大罐子上,類似於這一時期墓地中的其他國王。

與此相反,一些埃及學家甚至懷疑艾拉-荷爾是否存在,正是因為他的名字從沒出現在一個塞拉赫上,荷魯斯獵鷹被簡單地放在符號「口」的上面。路德維希·莫倫茲和庫爾特·海因里希·塞絲懷疑艾拉-荷爾的名字的讀法和他是否為國王。例如莫倫茲懷疑符號「口」可能只是對荷魯斯獵鷹的語音補充。塞絲認為組成艾拉-荷爾的名字的字符是一個起源暗示(一個罐子的內容和泥土印章的其他物品通常是附加的)。托比·威爾金森反駁認為該墓葬只是一個存儲坑而艾拉-荷爾的名字只是一個財富的標記。的確,「r-Ḥr」可能只是意味着國王財產。[2]為了支持他的假設,威爾金森還注意到艾拉-荷爾很難被證明,直到2012年,阿拜多斯之外的下埃及的Zawyet el'Aryan的「Iry-Hor」的唯一題詞被發現,同時卡王那爾邁在一樣遙遠的北方的迦南也有很多題詞。

決議

德雷爾在阿拜多斯的發掘墓地顯示,艾拉-荷爾事實上被證明有超過27個刻有他名字的物體和他的墳墓符合王室的比例。

此外,「Iry-Hor」的題詞2012年在西奈被發現了,題詞包括「Iry-Hor」的名稱的右邊的陳舊的空塞拉赫。題詞中提到了孟菲斯城,這使得該城的建立從那爾邁上推到艾拉-荷爾時期。 隨着這些發現,大多數埃及學家,其中包括G.德雷爾以及題詞的發現者,皮埃爾·塔萊和Damien Laisney,現在都相信艾拉-荷爾確實是一個國王。

參考文獻

  1. Werner Kaiser, Günter Dreyer: Umm el-Qaab. Nachuntersuchungen im frühzeitlichen Königsfriedhof : 2. Vorbericht, in: Mitteilungen des Deutschen Archäologischen Instituts Kairo (MDAIK), 38. Ausgabe. Deutsches Archäologisches Institut, Orient-Abteilung (Hrsg.). de Gruyter, Berlin 1982, pp. 211–246.
  2. Wilkinson, Toby. The identification of Tomb B1 at Abydos: refuting the existence of a king 'Ro/Iry-Hor'. 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 (JEA) (London: Egypt Exploration Society). 1993, 79: 91–93. ISSN 0307-5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