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捷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捷克

中文名稱:艾捷克

外文名稱:Gijak

別名:哈爾扎克

起源於:維吾爾民間

現盛行於:新疆天山南北

艾捷克,又名哈爾扎克。起源於維吾爾族民間。流行於新疆的麥蓋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車和庫車等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艾捷克

外文名稱:Gijak

別名:哈爾扎克

起源於:維吾爾民間

現盛行於:新疆天山南北

介紹

艾捷克,因流行於新疆的麥蓋提、巴楚、阿瓦提、喀什、莎車和庫車等地,所以又名多朗艾捷克,是新疆的維吾爾族、烏孜別克族和塔吉克族的弓弦樂器,主要用於演奏民間音樂和古典音樂維吾爾十二木卡姆的曲調,是新疆特色民族器樂之一。

起源發展

艾捷克是維吾爾族、烏孜別克和塔吉克族弓弦樂器。雛形源於古代波斯。現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

艾捷克:維吾爾族、烏孜別克弓弦樂器。外型別致獨特,琴筒球形,木製。內側蒙蟒皮,通過音柱與桐木板連接,使共鳴體形成兩個半球形,周圍有發音孔,琴托或轉動,用以調整弓與弦的角度,音色具有板面振動與皮面振動相結合的效果。流行於新疆各地,是木卡姆音樂的主要演奏樂器之一。

艾捷克一般有主奏弦兩條,在主奏弦的弦柱下另設有若干共鳴弦,弓用竹片張馬尾而成,演奏時用弓擦奏主奏弦,其它弦起共嗚作用。

它與藏族的根卡、中亞烏茲別克、土克曼、塔吉克等民族的吉查克十分相似,尤其與流行在伊朗、土耳其和克什米爾地區的卡曼賈近似。

在維吾爾族民間,據說艾捷克是開門、關門或車輪軸轉動時所發出的聲音。它最初流行在南疆的和田、莎車和喀什一帶,後來逐漸傳到北疆和東疆各地。

到了清代,艾捷克被列入宮廷里的回部樂(即維吾爾族音樂),屬於胡琴類樂器,《律呂正義後編》記載:"司胡琴一人,回名'哈爾札克'"。

近年還試製有低音艾捷克,用於維吾爾族民間樂隊。用柳木作琴杆,沙棗木作球形音箱,正面蒙羊皮或驢皮,有 1─3 根主奏弦(有的用一縷馬尾作弦)。另在琴杆下兩端設 5~10根共鳴弦。演奏時,將底柱立於左腿之上或夾於兩腿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口蒙羊皮、驢皮或蟒皮,也有的用桐木板。取消共鳴弦,四軸,張四弦,四度或五度定弦。音域約三個八度。新型艾捷克,全長約90公分。演奏時,可在底柱下端置"人"字形活動支架,以穩定琴身,便於自由調節琴的角度。可奏多種滑音、泛音、和弦和裝飾音。

樂器特點

艾捷克外型獨特别致,琴筒呈球形,琴的內側用蟒皮蒙裹,使共鳴體形成兩個半球形,在它的周圍有發音孔,音域約三個八度,有1─3根主奏弦,在琴杆下兩端設有5~10根共鳴弦,音色具有板面振動與皮面振動相結合的效果。演奏時,將底柱立於左腿之上或夾於兩腿之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持弓拉奏。

據維吾爾族民間的老百姓說,艾捷克彈奏出的音樂就像是開門、關門或車輪軸轉動時所發出的聲音。

名稱由來

關於艾捷克樂器名稱的來歷,在民間流傳着這樣一段美麗的傳說。

很久以前,穿梭於絲綢之路上的商人特別擅長做生意,在唐代他們十分活躍,被稱為"胡人", 所謂的胡琴,就是胡人從遙遠的波斯帶來的琴。他們一路騎着駱駝走來,思念着家鄉,邊彈邊唱,一直把這美妙的聲音牽引到了中原地區。 商隊裡有個小伙子名叫艾捷克。一天,他隨商隊來到了長安,被繁華的長安城深深的吸引。

逛到中午的時候,感覺到腹中飢餓,他信步走到鼓樓,突然看到有一家胡人開的飯館,老闆居然是個格外漂亮的年輕姑娘。 兩人一見鍾情,姑娘告訴他,下次去波斯時別忘了帶個胡琴回來,那個樂器奏出的聲音非常好聽,她很喜歡。青年艾捷克記住了姑娘的囑咐,和商隊返回到波斯時,專門去市場買到了一把胡琴,滿心歡喜的回到商隊。

然而就在回來的路上,卻不幸患病去世了。臨終前,他囑咐夥伴們一定要把胡琴帶到長安交給那位姑娘。 夥伴們跋山涉水到達長安後,把胡琴交給了姑娘。悲痛的姑娘手拿胡琴,淚如雨下。為了紀念心上人,姑娘就借用戀人的名字把胡琴叫做艾捷克。從此,長安鼓樓的一個小巷裡,終日都能聽到艾捷克憂傷的琴聲。

種類劃分

艾捷克在流傳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形成了多種不同型式。

以主奏弦來分,有一弦、二弦和三弦艾捷克。從地區來分,有多朗艾捷克和哈密艾捷克。除傳統的艾捷克以外,還有改革的新型艾捷克和低音艾捷克。雖然品種繁多、形制有別,但都是維吾爾族民間樂隊中最常用的樂器。

多朗艾捷克(Dolan Gijak)

多朗艾捷克,又稱刀郎艾捷克,流行於南疆和刀郎地區的和田、莎車、麥蓋提、喀什、巴楚、阿瓦提和庫車等地。主奏弦分別有1 ~3 條。最早在南疆曾流行一種外形和熱瓦甫相似的艾捷克,共鳴箱上有兩個木角,現已罕見。多朗艾捷克,全長100 厘米左右,琴杆為圓柱形,用椰木製作,共鳴箱呈半球形,多用棗木等硬質木料製成,正面獲以羊皮或驢皮。最古老的是張有一縷馬尾作為主奏弦,另外在琴杆中部兩側,設有6 ~8 條鋼絲共鳴弦,以增大音量。演奏時,將琴底尾柱立在左腿上或將共鳴箱央於兩腿中間,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馬尾弓拉奏主弦。

多朗一弦艾捷克,主弦定音為c1 ,8 條共鳴弦定音為g 、c1 、d1 、e1 、g1 、a1 、b1 、d2 ,音域從C1 ~C3 ,共有兩個八度。

多朗二弦艾捷克的琴上有兩條主奏弦,多為馬尾弦,有的也採用腸衣弦或金屬弦,它們相隔四度定音,在琴杆的中部兩側,各有5 條鋼絲共鳴弦。演奏時將琴置於膝上,用馬尾弓在主奏弦外拉奏,其他弦起共鳴作用。

多朗三弦艾捷克,是本世紀二十年代南疆維吾爾族民間藝人在兩弦艾捷克的基礎上加弦而成的,它使用的是馬尾弦、腸衣弦或金屬弦,它在全疆廣為流行,3 條主奏弦按四度關係定成d1、g1、c2,10條鋼絲共鳴弦定音為c、d、e、g、a 、c1、 d1、 e1、g1、 a1,音域從d1~d3,有兩個八度。

蓋提多朗艾捷克(Meket dolan Gijak)

流傳於南疆"多朗地區"。又稱十共鳴弦多朗艾捷克。琴首造型為地域性標誌,設置主奏弦有二,一為系一為裝飾。琴柱左右兩側各置共鳴弦軸有五。

定弦

主奏一弦一音C1或d1,左側共鳴五弦五音c d e g a,右側共鳴五弦五音c1 d1 e1 g1 a1 .

音域

c1~c2;d1~d2.

龜茲艾捷克(Kuqa Gijak)

《五體清之鑑》漢語音譯稱:舊孜艾捷克,意譯作提琴。曾流傳於庫車一帶。被廣泛的應用於庫車維吾爾民間音樂中,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後消亡。

龜茲艾捷克,琴體用桃,杏木製作。琴首扁平,設置弦軸有七。琴杆斷面半圓,左側置弦軸二。有品十七,用絲弦綑紮而成。琴筒用小鋸割制,蒙馬皮。演奏弦與共鳴弦齊發聲,音韻娓娓略悶。用G譜表記譜。

定弦

主奏一弦一音g,共鳴八弦八音:d2 c2 b1 g1 f1 e1 c1 g。

音域

g~d2

哈密艾捷克(Qumul Gijak)

製法

哈密艾捷克,又稱哈密胡琴。流行於新疆哈密、吐魯番等地的維吾爾族中。因外形與胡琴相似又稱"哈密胡

琴"。琴筒有木製和薄鐵板卷制兩種。前口蒙以山羊皮、牛皮或蟒皮,琴杆上端設有兩個弦軸,系有兩條鋼絲主奏弦,在琴杆上部還設置弦鈕,拴有4 、5 、7 或8 條鋼絲共鳴弦。共鳴弦軸設在琴杆中部。

五度關係

哈密艾捷克的定弦因地而異,但主奏弦都定成五度關係。在吐魯番地區,主奏弦定音為g 、d1 ,4 條共鳴弦為g 、c1 、d1 、g1 ,音域由g ~d2 ;在哈密地區,主奏弦定音為d1 、a1 ,8 條共鳴弦定成g 、ga 、 a、 C'1、C1 、d1、 d1 ,音域由d1 ~a2 。

姿勢

演奏時,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用手指的第一關節觸弦,右手執馬尾弓夾於主奏弦之間拉奏。演奏技巧豐富,弓法有長弓、連弓、短弓和頓弓等,指法有按弦、壓弦、打音、擻音和清音等,一般不換把位。音色與胡琴相似,優美動聽,是演奏《哈密木卡姆》的主要伴奏樂器。

七十年代改革後的哈密艾捷克,式樣非常獨特。既與新型艾捷克近似,又保留了共鳴弦。是在一個共鳴箱上裝有兩根琴杆。主琴杆上設有四條主奏弦,定弦及奏法與新型艾捷克相同。副琴杆上設有鋼絲共鳴弦多條。這種艾捷克,音量較大,音色明亮,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已用於獨奏、民間器樂合奏或為歌舞伴奏。

哈密方首艾捷克(Qumul 9simliq Gijak)

也稱哈密九弦共鳴艾捷克,流行於伊吾地區的維吾爾族。它的琴首為方柱形,設置共鳴弦軸有九。

定弦

主奏二弦二音c1g1,共鳴九弦四音c1c1 c1 f1f1 g1g1 c2c2;

音域

c1~g2

哈密旋首艾捷克(Qumul 7simliq Gijak)

也稱哈密七共鳴弦艾捷克。廣泛應用於東疆地區維吾爾民間音樂中。它的琴首為圓柱形設置主奏弦有二,琴擔為圓柱體,設置共鳴弦軸有七。

定弦

主奏二弦二音C1g1,共鳴七弦三音:c1 c1 c1 f1f1 g1g1.

音域

c1~g2

新型艾捷克(Jislah Gijak)

製法

新型艾捷克,又稱哈爾扎克。20世紀50年代在多朗三弦艾捷克的基礎上製成。保留了原來多朗艾捷克的形體,加大了共鳴箱,去掉皮膜改蒙面板,取消了共鳴弦,採用四根小提琴弦。底部設人字形轉動支架。琴箱呈圓球形,是用核桃木旋成的兩個半殼合成,在兩半殼間蒙以蟒皮作為內皮膜,內皮膜的裝置既可與面板垂直,也可以與面板平行。面板用桑木製作,採用梨木琴杆、核桃木系弦板。弦馬的兩腳長短不一,短腳支在面板上,長腳則透過面板而頂在內皮膜上。在琴箱底部的尾往下端,安有月牙形琴座。

姿勢

演奏時,將琴座置於左腿上,可自由調節琴的角度,左手持琴杆,用指尖觸弦,右手執弓在弦外拉奏。琴弦振動通過弦馬傳導乾麵板和內皮膜上,引起強烈的共振而發音,音色清晰、明亮。定弦為g 、d1 、a1 、e2 ,音域由g ~g3 ,有三個八度。

演奏技巧極為豐富,左手可奏各種滑音、泛音、和弦及各種裝飾音;右手可採用提琴的各種弓法。現已成為維吾爾族的主要拉弦樂器,常用於獨奏、《十二木卡姆》和"麥昔若普"伴奏以及民間器樂合奏。較著名的獨奏曲,有根據庫車同名民歌改編的《古麗阿勒汗》和古典音樂十二木卡姆樂曲《恰爾尕木卡姆間奏曲》、《烏夏克木卡姆第一達斯坦間奏曲》等。專業演出團體用以獨奏與合奏。

20世紀60年代又出現改革的低音艾捷克。琴體大,底座長,定弦與奏法與大提琴相同。

低音艾捷克(Bass Gijak)

低音艾捷克,五十年代研製成功。琴體較大,球形共鳴箱用32 塊木板膠合而成,並在琴箱中部安有襯梁,蒙以內皮膜。採用大提琴弦,定音為G 、d 、a 、e1 ,音高比新型艾捷克低一個八度。音域由G ~g2 ,有三個八度。演奏姿勢和方法均與大提琴相同,在新疆民族樂隊中作為低音拉弦樂器使用。

塔吉克艾捷克(Tajik Gijak)

製法

塔吉克艾捷克,流傳在新疆西南部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族自治縣及其鄰近地區。造型和風格獨特,琴杆呈圓柱形,長56 厘米,用柳木或松木製成。琴頭稍尖,上置2 ~4 個弦軸。共鳴箱為扁長方形,用鋁鐵板製作,右側開有一個橢圓形音孔,琴杆裝於共鳴箱內側。弦馬用核桃水或古木製成圓拱形。採用2 ~4 條鋼絲弦。弓子用柳木或楊木製作,兩端控以馬尾,在弦外拉奏。

四度關係

塔吉克艾捷克多以四度關係定弦,兩弦的定音為a 、d1 。三弦的定為e 、a 、d ,四弦的定成c 、e 、a 、d1 ,常用於民間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是塔吉克族唯一的拉弦樂器。


中國民族樂器

  • 吹奏樂器

木葉| 紙片| 竹膜管(侗族) | 田螺笛(壯族) | 招軍(漢族) | 吐良(景頗族) | 斯布斯額(哈薩克族) | 口笛(漢族) | 樹皮拉管(苗族) | 竹號(怒族) | 簫(漢族) | 尺八 | 鼻簫(高山族) | 笛(漢族) | 排笛(漢族) | 侗笛(侗族) | 竹筒哨(漢族) | 排簫(漢族) | 多(克木人) | 篪(漢族) | 塤(漢族) | 貝(藏族) | 展尖(苗族) | 姊妹簫(苗族) | 冬冬奎(土家族) | 蓽達(黎族) | 口利咧(黎族) | 嗩吶(漢族) | 管(漢族) | 雙管(漢族) | 喉管(漢族) | 芒筒(苗族) | 笙(漢族) | 蘆笙(苗| 瑤| 侗族) | 確索(哈尼族) | 巴烏(哈尼族) | 口哨(鄂倫春族)[1]


  • 彈撥樂器

金屬口弦(苗族、柯爾克孜族) | 竹製口弦(彝族) | 樂弓(高山族) | 琵琶(漢族) | 阮(漢族) | 月琴(漢族) | 秦琴(漢族) | 柳琴(漢族) | 三弦(漢族) | 熱瓦甫(維吾爾族) | 冬不拉(哈薩克族) | 扎木聶(藏族) | 箏(漢族) | 古琴(漢族) | 伽耶琴(朝鮮族) | 豎箜篌| 雁柱箜篌

  • 拉奏樂器

樂鋸(俄羅斯族) | 拉線口弦(藏族) | 二胡(漢族) | 高胡(漢族) |京胡(漢族) | 三胡(漢族) | 四胡(漢族) | 板胡(漢族) | 墜琴(漢族) | 墜胡(漢族) | 奚琴(漢族) |椰胡(漢族) | 擂琴(漢族) | 二弦(漢族) | 大筒(漢族) | 馬頭琴(蒙古族) | 馬骨胡(壯族) | 艾捷克(維吾爾族) | 薩它爾(維吾爾族) | 牛腿琴(侗族) | 獨弦琴(京族) | 雅箏(朝鮮族) | 軋箏(漢族)

  • 打擊樂器

梆子(漢族) | 杵(高山族) | 叮咚(黎族) | 梨花片(漢族) | 臘敢(傣族) | 編磬(漢族) | 木鼓(佤族) | 切克(基諾族) | 鈸(漢族) | 鑼(漢族) | 雲鑼(漢族) | 十面鑼(漢族) |星(漢族) | 碰鐘 | 鍾(漢族) | 編鐘(漢族) | 連廂棍(漢族) | 喚頭(漢族) | 驚閨(漢族) | 板(漢族) | 木魚(漢族) | 吾攵(漢族) | 法鈴(藏族) | 腰鈴(滿族) | 花盆鼓(漢族) | 銅鼓(壯| 仡佬| 布依| 侗| 水| 苗| 瑤族) | 象腳鼓(傣族) | 納格拉鼓(維吾爾族) | 漁鼓(漢族) | 塞吐(基諾族) | 京堂鼓(漢族) | 腰鼓(漢族) | 長鼓(朝鮮族) |達卜(維吾爾族) | 太平鼓(滿族) | 額(藏族) | 撥浪鼓(漢族) | 揚琴(漢族) | 竹筒琴(瑤族) | 蹈到(克木人) | 薩巴依(維吾爾族)

參考資訊

相關視頻

古老的波斯樂器 - 艾捷克zinn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