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節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新浪網 的圖片

節期,外文名:FEASTS,該類詞是指宗教歡慶中的一天或佳節。雖然其中一些節期與某些時令吻合,這卻不表示它們是源於古近東宗教的時令禮儀。這些禮儀表徵着眾神的歡聚飲宴或他們與人一起的宴樂。聖經節期的起源、目的和內容卻與此大有分別。對以色列人來說,時令是造物主為人的好處而設立的,彰顯了神對受造物的恩慈。

《聖經》又名《新舊約全書》,由《舊約》《新約》組成。《舊約》一共有三十九卷,以古希伯來文[1](含亞蘭文)寫就,由猶太教教士依據猶太教的教義編纂而成。它囊括了猶太及鄰近民族從公元前12世紀至公元前2世紀的人文歷史資料。《新約》一共27卷[2]

簡介

人不但藉着守節認定神是他的供應者,更藉此複述神如何親自介入世上,拯救選民,顯示祂對他們無限的恩寵(出十2,十二8-9、11、14;利廿三5;申十六6、12)。他們的喜樂是由心底發出的;他們欣然享用今世的物質,視之為從神而來的禮物(利廿三40;申十六14)這與向神的委身並非不協調。參加者的回應具有宗教上的道德意識,包括認罪和對神律法的委身(出十三9;亞八9)。獻祭表達了赦罪並與神復和的意義(利十七11;民廿八22,廿九7-11;代下卅22;結四十五17、20)。他們認為無分過節是一種損失及個人權利的褫奪(民九7)。到聖所守節的以色列人不但是領受神恩者,也按自己蒙恩的情形向神回報(申十六10)。不信的以色列人只是在非神指定的節期中吃、喝和玩樂(出卅二6;王上十二32-33)。

先知對猶太人守節的情況感到不悅(賽一13-20),不是因為節期本身不夠虔誠,而是由於很多人已經離開了守節的屬靈意義。他們的宗教只有外表的禮儀,這從來不是神起初頒布節期的心意(鴻一15)。在新約,主耶穌和虔敬的猶太信徒都十分明白這一點,勤奮地遵守舊約的節期,並履行其屬靈意義(路二41,廿二8;約四45,五1,七2、11,十二20)。

舊約提及的節期如下:

1. 無酵節。記念以色列人獲拯救脫離埃及的歷史事件(出十2,十二8、14)。這是一年三大節期之一,在首月的第十四日舉行。百姓吃無酵餅七天,禁止作勞碌的工,頭一天和最後一天都有聖會,並有獻祭(民廿八16-25;申十六1-8)。

2. 七七節,又名收割節或初熟日(出廿三16,卅四22;民廿八26)。後稱*五旬節,因它是在逾越節那周的安息日後五十天舉行。該天有聖會和獻祭。

3. *住棚節,又名收藏節(出廿三16,卅四22;利廿三34;申十六13)。為期七日,頭一天和最後一天有聖會。百姓收藏好果物,住在樹枝所搭成的棚內(利廿三39-43;民廿九12-38)。

4. *安息日。利廿三2-3把它列入節期,稱之為聖安息日。百姓舉行嚴肅會(賽一13),禁止作一切的工;這也是歡樂的一天(賽五十八13)。

5. 吹角日(民廿九1)。在利廿三24稱為「吹角記念」和「安息日」,百姓獻上祭物,禁止勞碌的工。

6. *贖罪日(利廿三26-31)。在七月十日舉行,有聖會,全民在會中要刻苦己心和獻祭贖罪,每年只守一次(出卅10)。

7. 斯九描述的普珥日。亞哈隨魯王時代,由末底改設立。這是一個設宴歡慶的日子,記念猶大人奇妙地獲拯救,擺脫哈曼的計謀。

聖經記載以外的節日有修殿節,記念安提阿古伊皮法尼(Antiochus Epiphanes)玷污了耶路撒冷聖殿後,猶大馬加比(Judas Maccabaeus)在主前164年奪回聖殿、把它潔淨的事。又名燭光節。參看約十22,該處以希臘名字 enkainia 稱之,就是「奉獻」之意。

參考文獻

  1. 古希伯來字母的發展與演變,網易,2021-04-11
  2. 宗教文化的思想價值,豆丁網,2015-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