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芒果 (漆樹科植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芒果 (漆樹科植物)

芒果是杧果 [1] (中國植物志)的通俗名(拉丁學名:Mangifera indica L.),芒果是一種原產印度的漆樹科常綠大喬木,葉革質,互生;花小,雜性,黃色或淡黃色,成頂生的圓錐花序。

核果大,壓扁,長5-10厘米,寬3-4.5厘米,成熟時黃色,味甜,果核堅硬。

芒果為著名熱帶水果之一,芒果果實含有糖、蛋白質、粗纖維,芒果所含有的維生素A的前體胡蘿蔔素成分特別高,是所有水果中少見的。

其次維生素C含量也不低。礦物質、蛋白質、脂肪、糖類等,也是其主要營養成分。

可制果汁、果醬、罐頭、醃漬、酸辣泡菜及芒果奶粉、蜜餞等。

基本信息

  • 中文名: 杧果
  • 別名: 馬蒙、抹猛果、莽果、望果、蜜望、蜜望子、莽果
  • 拉丁學名: Mangifera indica L.
  • 界: 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目:無患子目
  • 亞目:漆樹亞目
  • 科漆樹科
  • 族:腰果族
  • 屬:杧果屬
  • 種:芒果種
  • 分布區域: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和中國

形態特徵

常綠大喬木,高10-20米;樹皮灰褐色,小枝褐色,無毛。葉薄革質,常集生枝頂,葉形和大小變化較大,通常為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12-30厘米,寬3.5-6.5厘米,先端漸尖、長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圓形,邊緣皺波狀,無毛,葉面略具光澤,側脈20-25對,斜升,兩面突起,網脈不顯,葉柄長2-6厘米,上面具槽,基部膨大。

圓錐花序長20-35厘米,多花密集,被灰黃色微柔毛,分枝開展,最基部分枝長6-15厘米;苞片披針形,長約1.5毫米,被微柔毛;花小,雜性,黃色或淡黃色;花梗長1.5-3毫米,具節;萼片卵狀披針形,長2.5-3毫米,寬約1.5毫米,漸尖,外面被微柔毛,邊緣具細睫毛;花瓣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3.5-4毫米,寬約1.5毫米,無毛,裡面具3-5條棕褐色突起的脈紋,開花時外卷;花盤膨大,肉質,5淺裂;雄蕊僅1個發育,長約2.5毫米,花葯卵圓形,不育雄蕊3-4,具極短的花絲和疣狀花葯原基或缺;子房斜卵形,徑約1.5毫米,無毛,花柱近頂生,長約2.5毫米。

核果大,腎形(栽培品種其形狀和大小變化極大),壓扁,長5-10厘米,寬3-4.5厘米,成熟時黃色,中果皮肉質,肥厚,鮮黃色,味甜,果核堅硬。

生長習性

生長發育

枝梢生長習性芒果枝梢呈蓬次式生長,芽由苞片包裹,生長時苞片先綻開,芽梢伸長,葉片開展,苞片隨即脫落。中、下部葉片互生,葉距較大。一般苗期和幼樹每年抽6-8次梢,幼齡結果樹抽2-4次,成齡樹1-2次。3-5月抽生的枝梢為春梢,6-8且為夏梢,9-11月為秋梢,12-2月為冬梢。在海南秋梢是主要結果母枝。但春、夏梢也可成為結果母枝,在條件良好的情況下,某些品種在12-1月抽生的冬梢也能開花結果.從芽萌動至枝梢停止生長、葉片老熟歷時15-35天。夏、秋梢歷時較短,冬梢較長。枝梢生長與根系生長交替進行。

開花結果

花芽

花芽分化在正常情況下,芒果花芽分化從10月下旬至11月開始。使用催花劑則任何時候都可能分化。從花芽分化至花序的第一朵花開放歷時20-39天,但第一朵花開放後花序還在繼續伸長。適當的低溫乾旱有利於花芽分化;氣溫高有利於兩性花的形成。

開花

芒果樹自然開花在每年12月至次年1-2月,有時會早至11月或遲到次年3月,盛花期在春節前後。一個花序從第一朵花開放至全花序開放完畢需15-25天,一株樹的花期約50天。芒果花有兩性花與雄花,兩性花有發育正常的雄蕊和雌蕊,可進行正常的傳粉受精和結實;雄花沒有雌蕊,開花後不能結實。多數栽培品種兩性花占15%以上。一朵花從花瓣展開至柱頭乾枯約1.5天。

果實

果實發育開花受精後子房開始膨大,約經1.5個月後迅速增大,采果前10-15天增長極緩慢或不增長,這時主要是增厚、充實、增重。從開花稔實至果實青熟,早熟種需85-110天,中熟種100-120天,遲熟種120-150天。在果實發育期間有兩次明顯的落果高峰:第一次在花後兩周左右,主要是受精不良的小果枯黃脫落,落果量較大;第二次在花後4-7周,除小部份是發育不良的畸形果或敗育果外,而更多是因養分和水分不足造成落果。花後2.5個月以後很少再發生生理落果,到80-85天只有風害、裂果或病蟲害才招致落果。果實收穫期在5-7月,因品種和地區而異。

環境條件

溫度

芒果性喜溫暖,不耐寒霜。溫度最適生長溫度為25-30℃,低於20℃生長緩慢,低於10℃葉片、花序會停止生長,近成熟的果實會受寒害。世界芒果生產區年均溫在20℃以上,最低月均溫大於15℃。中國能正常生長結果的產區年均溫為19.8-24.1℃,但以年均溫21-22℃,最冷月大於15℃,幾乎全年無霜的地區為多。芒果生長的有效溫度為18-35℃、枝梢生長的適溫為24-29℃、坐果和幼果生長需大於20℃的日均溫。

溫度不足,授粉受精不良,甚至花序枯死或種胚敗育死亡。氣溫高於37℃時,小花和果實產生日灼,低於10℃,新梢及花穗停止生長,5℃以下,幼苗、嫩梢和花穗受寒,0℃左右幼苗地上部、成年樹的花穗和嫩梢、外圍葉片都會受害,嚴重時枯死。-3℃以下幼樹凍死,大樹嚴重受凍。

光照

芒果為喜光果樹,充足的光照可促進花芽分化、開花坐果和提高果實品質,改善外觀。通常樹冠的陽面或空曠環境下的單株開花多,坐果率高;枝葉過多、樹冠鬱閉、光照不足的芒果同開花結果少,果實外觀和品質均差。可通過整形修翦,改善園內、樹內的光照條件以提高產量和延長盛產期。

水分

芒果在年雨量700-2000毫米的地區生長良好,華南地區年雨量分布不均常對生長發育帶來影響。花期和結果初期如空氣過分乾燥,易引起落花落果;雨水過多又導致爛花和授粉受精不良;夏季降雨過於集中,常誘發嚴重的果實病害;採收後的秋旱多影響秋梢母枝的萌發生長。

土壤

芒果對土壤要求不苛,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區均可栽培芒果。但以土層深厚,地下水位低於3米以下,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壤土或沙壤土為好。

地理分布

產雲南、廣西、廣東、四川、福建、台灣,生於海拔200-1350米的山坡,河谷或曠野的林中。分布於印度、孟加拉、中南半島和馬來西亞。本種世界各地已廣為栽培,並培育出百餘個品種,中國栽培已達40餘個品種。

品種分類

種群分類

全世界的芒果栽培品種有1000多個,從植物學分有兩大種群:

單胚類型

種子僅有一個胚,播種後僅出一株苗,實生樹變異性大,不能保持母本優良性狀。印度芒及其實生後代(如紅芒類)、中國的紫花芒、桂香芒、串芒、粵西1號和廣西「紅象牙」等均屬單胚品種。

多胚類型

種子有多個胚,播種後能長出幾株苗,能發育成苗的胚多屬無性胚,故實生樹變異性小,多數能保持母本性狀,菲律賓品種,泰國芒及海南省的土芒多屬這一類型。

繁殖方法

芒果的繁殖方法可分為有性繁殖及無性繁殖兩種。有性繁殖即用種子播種繁殖,所繁殖的種苗一般習稱「寶生苗」。無性繁殖包括嫁接、空中壓條及扦插等,一般以嫁接法較為常用。

有性繁殖

苗圃的選擇

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向陽、避風的平地或緩坡地。土壤以土層深厚且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壤土為宜。芒果苗圃在整畦時宜注意排水,因為在育苗期的幼苗很怕浸水,連續多日的浸水,易導致幼苗發育不良或死亡。整畦時應視土壤肥力狀況,酌施腐熟的有機質肥料及過磷酸鈣做基肥。

催芽、播種

海南省最佳的播種時期為6-7月芒果成熟季節,因種子新鮮,來源容易,且時值高溫多濕,播種後成活率高。種子的選擇以種核飽滿為佳,播種時可選用自鮮食後至20天左右的種子,稍加洗淨殘肉陰乾即可。在播種前須先行剝殼處理,操作時可用剪定鋏反轉夾住種核尾端,沿縫合線向下扭轉,撕開一邊種殼,反過來再撕開另一邊,裂口愈大愈容易取出種核內的胚仁,但應儘量不要傷及胚仁,若偶而傷及少許,也不會損其發芽與發育,因芒果種子具有堅硬的外種皮(外殼)而影響發芽,先除去外種皮及覆土2公分可有效提高發芽率。 種子如在室外任憑風吹日曬,在7天左右即喪失發芽能力,若稍加洗淨陰乾放置於半濕潤的沙土中貯藏發芽,則約可保存30天。播種時,種仁宜直立,採取三角形定植法,種臍朝下,不可平放播種,因為會引起萌芽不整齊。播種後約7天可發芽。行株距以10×15厘米為宜,覆土約2厘米,播種後應每隔1-2天澆水一次,保持濕潤成活率較佳,若用淹水處理,常因地勢不平,而使乾濕不一致,部分種苗會有浸死及乾死現象。發芽後待抽第二次梢時,即可施追肥一次,或以2%尿素水溶液澆灌一次,約6-9個月後即可供嫁接的砧木之用。

無性繁殖

芒果嫁接可供大量繁殖優良種苗,及用於已定植果園更新優良品種。嫁接因屬於無性繁殖,不易變異,能保持母本的優良性狀,在育種上只要育成一個新的優良品種,即可用嫁接法大量繁殖,如現有的美國品種,金煌一號、台農一號等。嫁接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在芒果嫁接上一般均採用切接法較為簡易及快速,而對於嫁接不易成活的品種如台農一號,亦偶而採用靠接法,但較麻煩。芒果的嫁接,由於植株本身嫁接親和性的不同及單寧含量的多寡,使不同的品種在相同的砧木上而有不同的接活率。影響嫁接成活的因子主要是砧木和接穗的視和力。所謂親和力就是砧木就接穗在內部的組織結構上、生理和遺傳上,彼此相同或相近,從而能互相結合一起的能力,親合力高則嫁接成活率也高。

嫁接時間

在不同的嫁接時期中,以三月的接活率最高,九月次之,六月及十二月最差。三月正是春天來臨,溫度回升氣候溫和,也是其萌芽生長的開始,植株在嫁接後癒合力強,因此嫁接成活率高,大部分苗圃及果農都選在此時嫁接。六月高溫多濕,降雨頻繁,病蟲害多,在嫁接時因濕氣重,套上塑膠袋後,砧木與接穗接口易發霉,而導致嫁接癒合組織無法產生或產生後無法癒合,因此雨季並不適合嫁接,如果嫁接後,未遇下雨,則接活率和三月者相似。九月為秋高氣爽的季節,南部地區為雨季末期,此時為良好的嫁接適合期,芒果植株的秋梢也正在此時抽出,但其接活率仍稍遜於三月。十二月為冬季的開始,平均氣溫將降至18℃以下,大部分植株生長遲緩,不是嫁接季節。綜合以上所述,理想的嫁接時期約在二月下旬起至五月雨季來臨前,而以三月為最佳嫁接時期,錯過此時,就須等到雨季結束,到九月至十月再嫁接,而於第一波寒流來臨前即應停止作業。 砧木的選擇

優良的砧木應具備:

1、抗病蟲害強。

2、種子來源容易,繁殖生長快速。

3、嫁接親合力強。

4、能適應當地的氣候環境。

5、嫁接後果實品質不會劣變及產量不會減低等條件。

以在來種品種為最佳,種苗圃所用的砧木約有90%都是在來種。

嫁接用的砧木以1-2年生莖粗1厘米直徑的苗木為最佳,因發育快速,嫁接成活率高。如果在七月播種,生長良好的幼苗到次年三月時,其生育期約250天左右即可用做砧木。

接穗的剪取

一般接穗應選自生長旺盛,無病蟲害的健壯植株,接穗以當年生成熟或半成熟直立枝條較佳,倒垂或橫枝均不適宜。接穗的成熟度須和砧木配合,如以1-2年生砧木供嫁接時,接穗應選較嫩或半成熟的枝條。如果砧木為多年生時,接穗則應剪自成熟的枝條。接穗不宜剪自植株尚在幼年期的枝條,也不宜剪自植株正值開花、結果或採收後30天內的枝條,因為植株如果正值生殖生長,剪取的接穗不易接活。因此在三月嫁接時,接穗來源應剪自未開花的植株,而九月嫁接時,因接穗離七月採收期已久,來源自然沒有問題。

采穗的時間以上午為最佳,接穗采後,台農一號須在一小時內嫁接,如果接穗有乳膠流出時,嫁接成活率高,反之則低。采穗後應立即剪去葉片,稍留0.5厘米的葉柄,避免傷及潛芽,並應立即嫁接。如須運輸應以塑膠袋包紮,貯藏時可放於電冰箱下層,貯藏時間約5天,放置愈久,接活率愈低。 嫁接技術如是不純熟或嫁接成活率低的品種,可採用催芽或剪葉處理來提高接活率。在嫁接前7天,將擬供做接穗用枝條的頂端剪斷,枝條有頂芽優勢,約7天後頂端的潛芽會漸漸突起,此時剪下供做接穗,將會提高接活率。剪葉處理為在嫁接前7天,將提供接穗枝條的葉片剪除,僅留約1厘米的葉柄,以此處理後也能提高接活率,但枝條曾噴波爾多液後,剪下用做接穗時,嫁接則不易成活。

嫁接方法

在嫁接前應準備:1、接穗;2、砧木;3、剪定鋏;4、鋸子;5、切接刀。6、透明塑膠袋;7、舊報紙;8、繩子;9、標籤及筆(注意嫁接日期及品種)等。 在苗圃的嫁接,可將砧木離地面約30-40公分處剪下,以接木刀將嫁接口削平後,沿木質部及革皮部的中央切下約3厘米,接穗剪成每段約5-6公分,以頂端留有兩芽為準,後將接穗較平的一邊,直削約3厘米,深及木質部即可,對面的另一邊斜削約0.8厘米後將接穗插入砧木中,注意一邊須造緊形成層,再以塑膠繩束緊,套上透明塑膠袋,外面以舊報紙包紮即告完成。嫁接後在溫度高時約21天可成活,溫度低時約28天可拆開紙袋,檢視是否成活,如果沒有接活,接穗會萎縮乾枯或發霉,當接活時,接穗仍保持原來的顏色,且自潛芽處稍為隆起,而後長出新芽、新梢。如拆封時接穗尚未長出新梢,應將塑膠袋內的水分拭去重新套上,再包紮報紙,於5-7天後再重新檢查一次。當接穗長出新梢後,可取下或剪開塑膠袋,外面包扎舊報紙後,任其生長。

成年植株的嫁接和苗木嫁接的方法及原理相同,唯一不同的是接穗的選擇應以較成熟的為佳,且苗木以一株接一穗,而成年植株則視干莖大小不同可接1-3穗。成年植株的嫁接,一般皆以更新優良品種為目的,因此原有的品種如果未經嫁接時,可鋸至離地面約60厘米左右再行嫁接。如果已行嫁接,再次更新品種時,則應鋸至原來砧木的地方再行嫁接,萬一沒有接活,可在砧木處培養新梢,在不同方向預留約三支,待枝梢成熟後即可接在新梢上,雖日後的發育比接在大砧木上稍慢,但較易接活。

栽培技術

開墾

規劃與開墾

選擇氣候條件適宜,土層深厚、肥沃、土質不易板結,不積水,靠近水源之處建果園。較大的果園應根據地形地勢劃分小區,規劃防護林,排灌系統,道路及其他設施。園地兩犁兩耙,樹頭,茅草,大芒等要清除乾淨。坡地按等高開環山行或梯田。

植地準備

1、種植密度,因氣候、土壤肥力及品種不同而異。當前各地種植密度有5米×4米(33株/畝)、5米×3米(44株/畝)或4米×3米(55株/畝)。為了增加早期收益,開始定植4×3米,收穫3-5年後可在加密行隔株疏伐成6米×4米。

2、植穴準備:定植前2-3個月挖穴,寬80厘米,深70厘米,每穴施腐熟的豬、牛糞或土雜肥20-30公斤,過磷酸鈣0.5-1公斤,肥料與表土混和回穴。

定植

定植以6-8月定植為好。如有灌水條件,在西南和南部9-10月也可定植。如用袋裝苗,在非乾旱地區可在3-5月定植。以陰天或雨前定植為好。用裸根苗定植應保持根系舒展;用袋裝苗定植則不能踩壓土團。定植深度以根頸平土面為宜。植後淋透定根水並加復蓋。

施肥

1、幼樹施肥以氮、磷肥為主,適當配合鉀肥,過磷酸鈣、骨粉等磷肥主要作基肥施用,追肥以氮肥為主。植後抽出1-2次梢時開始追肥,3、5、7、9月各施一次追肥,每次每株施尿素10-20克,9月施複合肥。如天旱可施1-2%的液肥或1:4的稀糞水,第二年用肥量加倍。在6-8月結合壓青擴穴增施有機肥。每株施綠肥50公斤,豬、牛糞或土雜肥20-30公斤,或花生餅、過磷酸鈣0.5-1公斤。

2、結果樹施肥以氮、鉀肥為主,鉀的用量不少於氮,並配合磷、鈣、鎂肥。具體做好如下四次肥:

(1)催花肥10-11月施催花肥。樹冠4米以內的(下同),每株施尿素和硫酸鉀各150克或複合肥250克。樹冠增大,施肥量相應增加。

(2)謝花肥當開花量大時,在謝花後每株施尿素100-150克,或結合噴藥加入1%的尿素或硝酸鉀作根外追肥。

(3)壯果肥謝花後約30天為果實迅速增長期,也是幼齡結果樹春梢抽生期。此時至收穫前15天應追施氮、鉀肥1-2次,或作根外追肥,以保證果實發育所需的養分。

(4)果後肥采果後立即施重肥,在豐收年可於收果前後先施速效氮肥,每株施尿素150-200克,其後再施有機肥和磷肥。

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芒果速生、早結果、豐產穩產,優質的關鍵措施之一。

1、幼樹的整形修剪植後苗高80-100厘米開始整形。

(1)自然圓頭形樹冠整形定干苗高80-100厘米時摘心或短截,促進主幹分枝。

①培養主枝主幹抽枝後,在50-70厘米處選留3-5條生勢相當,位置適中的留作主枝,其餘摘除。如生勢差異大或位置不適當,可通過拉、壓枝條或人工牽引予以糾正。主枝與樹幹夾角保持50-70度。

②培養副主枝當主枝伸長60-70厘米時摘頂,促進其分枝。在50-60厘米處選留3條生勢相近的分枝,其中兩條留作副主枝,頂上一條留作主枝延續枝。待延續枝伸長50-60厘米時再留第二層副主枝;如法再留第三層和第四層副主枝。所留副主枝應與主枝同在一平面上,與主枝夾角應大於45度,避免枝條重疊或交叉。副主枝長度不宜超過主枝。

③輔養枝及其處理由副主枝抽生的枝條可發展成枝組,也可發育成結果母枝,不宜剪除。對徒長性的強枝宜短截,促進分枝,以保持枝條的從屬性;對擾亂樹形的直立枝,交叉或重疊枝應予剪除。結果2-3年後,一些枝組生勢變弱,或位置不適當,影響樹冠通風透光者或逐步疏除。

在幼樹整形修剪中,主要是培養骨幹枝、儘量增加分枝級數,控制徒長枝,修剪位置不適當的枝條。在定植後2-3年內培養50-60條生長健壯而不徒長,位置適宜的末級枝梢,形成矮生,光照良好的圓頭形樹冠,為早結果打好基礎。

(2)自然扇形樹冠整形

①選留主枝與副主枝主幹截頂抽芽後,選留3個枝,其一作延續主幹,另兩條作第一層主枝,這兩條主枝相對成一直線,各與行向成15度角。如角度不合,可通過人工牽引予以校正。待延續主幹伸長後,距第一層主枝100-120厘米留第二層主枝,分枝方向與第一層呈斜十字形。以後整個樹冠呈長圓或啞鈴形。

②副主枝及枝組的培養同圓頭形樹冠,為防結果後枝條下垂,初結果樹在主幹上縛一竹竿作結果後吊枝之用。

(3)結果樹的剪修此時修剪以短剪和疏刪為主。

①花芽分化前修剪,疏除過密枝、陰弱枝,病蟲枝、交叉、重疊和徒長枝,增加樹冠透光度,促進花芽分化。對生長過旺、多年不結果的植株可通過主枝環狀剝皮、環割、紮鐵絲及斷根等方法抑制植株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②在第二次生理落果後,剪除影響果實發育的花梗與枝條,疏除畸形果,病蟲果及過小的敗育果,兩個果粘在一起的易拈惹蟲害,應去除一個,一穗果保留3-4個發育正常的果即可。對未結果或開花不結果的枝條可酌情短截,促進抽梢,培養來年的結果母枝,也可增加樹冠的透光度。

③采果後修剪這是重點修剪時期,采果後及時短截結果枝至該次梢的基部2-3節。如出現株間枝條交叉,可短截至不交叉為止。對樹冠中的病蟲枝、過密、交叉、重疊枝和陰弱枝予以疏除,對因多年結果而衰竭的枝條和徒長枝一般應予剪除,但如位置適宜,或樹冠衰弱,也可短截更新,復壯樹冠。

④老弱樹更新復壯經10餘年或幾十年結果,或因失管和病蟲害導致枝條衰老,結果少,產量低的植株,可進行重截更新復壯。方法是:在離主幹60-80厘米處重截主枝,重新培養骨幹枝和枝組。根系也進行相應的短截,促發新根。可在離樹幹2米左右挖深、寬各40-50厘米的環狀溝,施入腐熟的廄肥或堆肥,誘發新根。截干時間以10月至次年3月為好。經更新的植株,在正常管理下2年後便能有較好的收成。 無論整形或修剪,都必須與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緊密結合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其他措施

1、套袋護果經驗證明,收穫前30-35天用白紙或舊報紙套包果實是培養優質果,提高產量的有效措施。經套袋的果實不受果實蠅和吸果夜蛾為害,不受枝葉刮損果皮,保持果面鮮美。一張舊報紙可制6-8個袋,每公斤報紙可制袋140-160個。套袋前先噴藥殺菌殺蟲,套後用釘書釘封袋口即可。

2、應用生長調節劑保果或調節花期

(1)用多效唑調節結果期用多效唑(pp330)調節花期,可使收穫期提前至四月。一般用量是每米樹冠施15%的多效唑10克,土施結合噴藥效果更佳。施後60-100天抽花蕾,連續2-3年有效。

(2)花前噴200ppm的乙烯利能促進花芽分化;在盛花期噴20ppm2.4-D;70ppm赤黴素或30ppm萘乙酸均能提高座果率,增加產量。

(3)開花結果期噴葉面寶,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也認為有增產效果。

病蟲防治

主要病害

炭疽病

芒果炭疽病為害嫩梢、花序和果實。濕度高時易發病,高溫多雨季節尤甚。

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①選用抗病品種;②除雜草,清除病枝、病葉、病果;疏通樹冠,增加透光度,減少病菌滋生條件。

(2)噴藥防治:常用的殺菌劑有1%波爾多液,40%多菌靈200倍液,25%代森鋅4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在花蕾期每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小果期每月噴一次;抽梢期自萌芽開始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

白粉病

芒果白粉病多發生於開花結果期,為害花序和葉片。

防病方法:

(1)在抽蕾和開花稔實期噴320篩目的硫橫粉,每畝0.5-1公斤。但高溫時不宜噴施,以防藥害。

(2)噴7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

(3)噴20%粉銹靈1500倍或45%超微粒膠體硫250-500倍液,每20天噴一次。此外還可用0.025-0.125%硝蟎特,40%滅病威膠懸劑,400-600倍液或0.3-0.4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每10-15天噴一次,連續2-3次。

流膠枝枯病

流膠枝枯病為害枝條,引起流膠,皮層壞死和枯枝。

防治方法:

用刀削開病部,塗上10%波爾多漿保護;苗期發病可拔除病株,集中燒毀,並噴1%波爾多,或40%多菌靈2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保護,每10天一次,連續2-3次。

此外還有細菌性黑斑病和芒果灰斑病。

主要蟲害

橫紋尾夜蛾

芒果橫紋尾夜蛾俗稱梢螟或鑽心蟲。其幼蟲蛀食,嫩梢及花序,影響植株生長和產量。

防治方法:

(1)每年冬前清園,並在樹皮縫隙、殘樁腐木及土表搜索蟲蛹;平時也可在樹幹上捆縛稻草或木糖,引旅幼蟲化蛹,8-10天搜捕一次,消滅蟲蛹。 (2)化學防治:在嫩梢或花序露出1-3厘米即噴殺蟲劑防治,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常用的藥劑有①90%敵百蟲、50%速滅松或20%殺蟲畏800倍液;②40%樂果或氧化樂果800-1000倍液;③50%稻豐散200倍液。用殺螟松、敵敵畏、磷胺或滅百可等可有效。

扁喙葉蟬

芒果扁喙葉蟬又稱芒果短頭葉蟬,為害花序和幼果,導致落花落果而歉收,並誘發煤煙病,也有害芽、嫩梢和葉片。當田間有葉蟬活動時即需噴藥防治。

防治方法:

(1)50%葉蟬散,50%殺螟松乳油,50%稻豐散,25%亞胺硫磷,50%殺螟腈或50%馬拉硫磷等1000-1500倍液;

(2)20%速滅殺丁2000倍液;

(3)25%西維因可濕性粉劑或15%殘殺威乳油500-800倍液;

(4)20%害撲威或20%速滅威600-1000倍液;

(5)10%高效滅百可4000-6000倍液;

(6)40%樂果和80%敵敵畏乳油各800倍混合液。

小實蠅和吸果夜蛾

柑桔小實蠅和吸果夜蛾為害將成熟的果實,導致采前落果而減產。

防治方法:

(1)采前30-35天果實套袋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 (2)在果實發育後期每隔10天噴90%敵百蟲或除蟲菌800倍液,但采前15天應停止噴藥。 此外還有芒果脊胸天牛,芒果癭蚊,切葉象甲,蚜蟲和介殼蟲等。

主要價值

經濟

芒果葉和樹皮可作黃色染料。木材堅硬,耐海水,宜作舟車或家具等。 芒果還可以製作多種加工品,如糖水片、果醬、果汁、蜜餞、脫水芒果片、話芒以及鹽漬或酸辣芒果等,葉可作清涼飲料,種子可提取蛋白質、澱粉(可做飼料)、脂肪(可替代可可脂配製糖果,亦可做肥皂)。

環境

芒果樹冠球形,常綠喬木,鬱閉度大,為熱帶良好的庭園和行道樹種。

食用

芒果果實橢圓滑潤,果皮呈檸檬黃色,肉質細膩,氣味香甜,含有豐富的糖、維生素,蛋白質0.65%-1.31%,每100克果肉含胡蘿蔔素2281-6304微克,可溶性固形物14%-24.8%,而且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硒、鈣、磷、鉀、鐵等〉含量也很高。

芒果有「熱帶水果之王」的美稱,營養價值高。芒果熱量約57卡路里(100克/約1個大芒果肉),維生素A含量高達3.8%,比杏子還要多出1倍。維生素C的含量也超過桔子、草莓。每100克果肉含維生素C56.4-137.5毫克,有的可高達189毫克;含糖量14-16%;種子中含蛋白質5.6%;脂肪16.1%;碳水化合物69.3%。

營養作用

1、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於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2、抗癌。據現代食療觀點而言,芒果含有大量的維生素A,因此具有防癌、抗癌的作用。

3、美化肌膚。由於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

4、防治高血壓、動脈硬化。芒果含有營養素及維生素C、礦物質等,除了具有防癌的功效外,同時也具有防止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的食療作用。

5、防治便秘。土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纖維,可以促進排便,對於防治便秘具有一定的好處。

6、殺菌。芒果葉的提取物能抑制化膿球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同時還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的作用。 藥用

來源

藥材基源:為漆樹科植物杧果的果實。

採收和儲藏:夏季採摘果實,鮮用或曬乾。

藥理作用

未成熟的果實及樹皮、莖能抑制化膿球菌、大腸桿菌;但也有報告在實驗室中無抗瘧或抗菌作用者。有報道食過量杧果可引起腎炎者。其樹膠-樹脂在醫療上之用途如阿拉伯樹膠。

性味

甘;酸;微寒

①《食性本草》:微寒,無毒。

②《開寶本草》:味甘,溫。

③《綱目拾遺》:甘,酸。

歸經

胃;脾;膀胱;腎經

功能主治

益胃;生津;止嘔;止咳。主口渴;嘔吐;食少;咳嗽果、果核:止咳,健胃,行氣。用於咳嗽,食欲不振,睾丸炎,壞血病。 葉:止癢。外用治濕疹瘙癢。

①《食性本草》:主婦人經脈不通,丈夫營衛中血脈不行。葉可以作湯療渴疾。

②《開寶本草》:食之止渴。

③《綱目拾遺》:益胃氣,止嘔暈。

④《中國樹木分類學》:利尿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作食品。

核0.3-1兩;外用適量,鮮葉煎水洗患處。

注意事項

《開寶本草》:動風氣,天行病後及飽食後俱不可食之,又不可同大蒜辛物食,令人患黃病。

化學成份

果實

果實含杧果酮酸、異杧果醇酸、阿波酮酸、阿波醇酸等三萜酸;多酚類化合物如沒食子酸、間雙沒食子酸、沒食子鞣質、槲皮素、異槲皮甙、杧果甙、並沒食子酸等;其中β-胡蘿蔔素約占60%,其他尚有胡蝶梅黃素等10多種。

帶皮果實

尚有報道果汁中含蔗糖、葡萄糖、果糖等。未成熟的果實中含葡聚糖、阿聚糖、聚半乳糖醛酸。果實尚含硫胺素57-63毫克%,核黃素37-73毫克%,葉酸7.26微克%。

芒果乾

芒果花含沒食子鞣質、槲皮素、異槲皮甙、沒食子酸、雙沒食子酸。

=植物文化

在印度的佛教和印度教的寺院裡都能見到芒果樹的葉、花和果的圖案。印度教徒認為芒果花的五瓣代表愛神卡馬德瓦的五支箭,用芒果來供奉女神薩拉斯瓦蒂。1556~1605年期間,莫臥兒帝王阿克巴在德里附近有一個十萬株芒果樹的果園。這樣大規模的芒果樹園在當時是世界罕見的。

人們一致認為,第一個把芒果介紹到印度國以外的人是中國唐朝的高僧玄奘法師,在《大唐西域記》中有「庵波羅果,見珍於世」這樣的記載。而後傳入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再傳到了地中海沿岸國家,直到18世紀後才陸續傳到巴西、西印度群島和美國佛羅里達州等地,這些地方都有大片的芒果林。

食物營養成分

食物名稱: 芒果

含量參考: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60 千卡[1]

參考文獻

  1. 芒果 (漆樹科植物),個人圖書館,2019-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