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筍莖腐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蘆筍莖腐病
莖腐病多發於幼筍上面,時間多集中於雨季,誘發的原因多由於濕度過大引起的。初期會慢慢以水漬痕跡的形式出現在幼筍上面,這時候其剛出土的部分其實已經有腐爛的傾向了,出土的部位慢慢會出現白色的絲狀霉斑,沒處理好會大規模的傳染疾病。建議使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進行防治,且種植初期一定要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基本信息
中文名:石刁柏莖枯病
外文名:Asparagus stem blight
別 名:蘆筍莖枯病、石刁柏莖腐病、蘆筍莖腐病
病 原:天門冬擬莖點菌
為害作物:石刁柏
為害部位:莖杆、枝條
病原特徵
石刁柏莖枯病病原為天門冬擬莖點菌(學名:Phomopsis asparagi (Sacc.) Bubak),屬半知菌亞門、球科孢目、莖點菌屬真菌。分生孢子器形成於子座中,單生或2-3個聚生,扁球形至近球形,黑色,孔口突出,靠近孔口處壁厚,直徑75-225微米。潮濕條件下,大量的分生孢子從孔口溢出形成乳白色孢子角,干後呈黃白色或污白色。該病菌在一定條件下出現三種類型的分生孢子:口型孢子長橢圓形,無色,單胞,內有明顯的油球2-3個,多數為2個,分布在孢子的兩端,大小為(5.0-12.5)微米×(1.75-3.75)微米,平均為7.5微米×2.5微米;β型孢子線狀至披針狀,偶有鈎形或波浪形,無色,無分隔,孢子內無脂肪球,大小(17.5-26.0)微米×(1.0-2.0)微米;中間型的孢子,大小(12-16)微米×(2.5-4.5)微米。
在馬鈴薯蔗糖瓊脂培養基上,菌落形態初為白色絮狀或絨狀,邊緣齊整,後轉為灰綠色或淡黃綠色,菌落下面的培養基淡褐色至黑褐色,形成黑色子座並溢出乳白色孢子堆。菌絲生長適溫為24-26℃,低於15℃或高於33℃停止生長,pH值5-10範圍內可生長,最適pH為6-7。
為害症狀
石刁柏莖枯病主要為害莖稈、嫩筍以及側枝和擬葉。幼莖出土後5-7天即可顯症,出現褪綠的水漬狀斑,生長受阻或引起嫩莖腐爛。莖稈受侵染後,在氣溫低或高溫乾燥條件下出現擴展惶的褐色小斑,在中溫高濕條件下表現擴展速度快的急性型病斑。定型的慢性型病斑長橢圓形或梭形,病斑小,邊緣清晰,褐至黑褐色,中間凹陷,不出現或偶有稀疏幾個黑色小粒點。急性型病斑擴展快,邊緣水漬狀,淡褐色,病斑長度從幾厘米至十幾厘米不等,中間黃褐色至灰白色,微凹,其上密生灰黑色至黑色小粒點,散生或呈輪紋狀排列,潮濕條件下,病斑邊緣處有灰白色絨狀菌絲。病菌很快侵入木質部及莖稈髓部,導致莖稈中空易折,上部枯死。側枝及擬葉受侵染,病斑淡褐色,很快環割側枝,病斑及擬葉枯死,散生黑色小粒點。
病原及發病特點
蘆筍莖腐病由半知菌亞門的腐霉屬侵染所致。病菌亦是一種土壤習居的真菌,以菌絲體和卵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在土中存活越冬,並在土中營腐生生活,存活力較強。越冬的卵孢子翌年可直接萌發芽管侵染致病,也可萌發產生孢子囊,以遊動孢子作為初侵接種體侵染致病。灌溉水、雨水是病菌主要傳播途徑,其次病菌可藉助施用土雜肥傳播。連綿陰雨多的年份或季節有利於發病。低洼潮濕地,土質粘重地多發病。品種間抗病性情況尚缺調查。[1]
防治方法
1.在本病常發生的地區注意整治植地排灌系統,有條件可採用滴灌,嚴防大水浸灌,雨後及時清溝排漬降濕。土質粘重地應摻沙或增施有機肥等逐步改土,增強土壤通透性,提高根系活力。低洼潮濕地採用高畦深溝栽培,並挖環田溝、十字溝等措施以降低地下水位。
2.幼筍抽生期加強噴藥保護。按無病早防、見病早治的要求,採取噴淋結合的辦法,噴淋30%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粉(600~800倍液),或65.5%普力克水劑(6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粉(500倍液),3~4次,隔5~1O天1次,前密後疏,交替施用,噴透淋足,對初發少量輕病株,還可採用幼莖塗藥漿(上述藥劑的50倍液),或混麵粉配成藥漿塗莖,或加灌藥的辦法控制病害蔓延。 [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