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葉艷山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葉艷山姜

中文名稱:花葉艷山姜

拉丁學名:Alpinia zerumbet 』Variegata』

門綱:被子植物門、單子葉植物綱

目科:芭蕉目、姜科

亞科種:姜亞科、艷山姜

屬族:山姜屬、姜族

花葉艷山姜(學名:Alpinia zerumbet 』Variegata』)又稱花葉良姜彩葉姜斑紋月桃等,為艷山姜的園藝栽培種。是姜科山姜屬多年生草本觀葉植物。

花葉艷山姜產於亞熱帶地區,中國東南部至南部均有栽培。該花葉色秀麗,6-7月開花,花姿雅致,花香誘人,盆栽適宜廳堂擺設。室外栽培點綴庭院、池畔或牆角處,別具一格。多用於景觀山石一旁,綠地邊緣及庭院,其觀賞效果甚佳。也可作為室內花園點綴植物,常以中小盆種植,擺放在客廳、辦公室及廳堂過道等較明亮處。

形態

多年生草本,發達的地上莖。植株高1-2米,具根莖。

葉具鞘長橢圓形,兩端漸尖,葉長約50厘米,寬15-20厘米,有金黃色縱斑紋,十分艷麗。

圓錐花序呈總狀花序式,花序下垂,花蕾包藏於總苞片中,花白色,邊緣黃色,頂端紅色,唇瓣廣展,花大而美麗並具有香氣。花序軸紫紅色,被絨毛,分枝極短,在每一分枝上有花1-2(3)朵;小苞片橢圓形,白色,頂端粉紅色,蕾時包裹住花,無毛;小花梗極短;花萼近鐘形,白色,頂粉紅色,一側開裂,頂端又齒裂;花冠管較花萼為短,裂片長圓形,後方的1枚較大,乳白色,頂端粉紅色,側生退化雄蕊鑽狀,唇瓣匙狀寬卵形,頂端皺波狀,黃色而有紫紅色紋彩;雄蕊長約2.5厘米;子房被金黃色粗毛。

蒴果卵圓形,種子有稜角。夏季6-7月開花。

分布地域

花葉艷山姜原產於亞熱帶地區,中國東南部至南部有分布,各地城市均有栽培。

生長環境

環境

喜明亮或半遮蔭環境。生長適溫22-28℃,在室內種植時需要充足的光照,宜放在比較明亮的地方。否則,葉片會失去金黃色的斑紋二變成綠色影響觀賞價值。室外噴養時,春末夏初可適當日照,盛夏宜放在稍加遮蔭的地方,讓葉片上的花紋更能充分表現出來。過於陰暗,葉色不夠鮮艷。較耐寒,但不耐嚴寒,忌霜凍,當溫度低於0℃時,植株會受凍害致死。

水分

花葉艷山姜喜陰濕環境較耐水濕,不耐乾旱。在春至夏季生長旺季除澆水以外,還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特別是夏季天氣乾燥時,可向植株周圍及地名噴水,以提高空氣濕度。

土壤

花葉艷山姜栽培管理比較粗放。培養土採用肥沃、排水良好的園土,以腐熟的干糞拌過磷酸鈣做基肥。氮肥不能過多, 會影響葉片的色彩並過於肥嫩。

繁殖方法

花葉艷山姜和繁殖可採用分莖法和組織培養法。

分莖

花葉艷山姜分櫱力強,生長迅速,用分莖繁殖法較易培植子株。分莖繁殖一般在每年春末夏初結合換盆進行。操作時,將大叢花葉艷山姜從盆中倒出,然後分割成小叢,每叢3-5條,其中有新芽1-2個。分叢後,連帶地下莖及根一起上盆種植即可。地栽時,也可先將其分成小叢種於容器內培育2個月左右,待其長出新根後再定植。為了提高分株的成活率,分株時,可剪去莖幹下部的一些葉片以減少蒸騰,另外,分株上盆的新株要置於蔭蔽處管理,並充分澆水。

組培

花葉艷山姜的分莖法儘管繁殖速度較快,但在需要大規模繁殖種苗時可採用組織培養法。其外植體一般採用地下剛萌動的嫩芽,但去污較難。操作時可先將母株的地下莖洗乾淨後用50%的多菌靈1000倍液浸泡1天後放入黑色的塑料袋中在25℃左右的溫度下催芽,當芽長至2厘米左右時剝取裡面的生長點作外植體。初代培養,培養基為MS+3毫克/升6-BA+0.2毫克/升IBA;繼代培養基為MS+2毫克/升6-BA+0.2毫克/升IBA;誘導生根的培養基為MS+0.5毫克/升IBA。

價值

藥用

藥用根莖、果實。味辛、澀,性溫。溫中燥濕,行氣止痛,截虐。主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嘔吐腹瀉,瘧疾。[1]

觀賞

多用於景觀山石一旁,綠地邊緣及庭院一角,其觀賞效果甚佳。也可作為室內花園點綴植物,花葉艷山姜葉色艷麗,十分迷人;花姿優美,花香清純,是很有觀賞價值的室內觀葉觀花植物。它常以中小盆種植,擺放在客廳、辦公室及廳堂過道等較明亮處。

花葉艷山姜由於植株生長生機蓬勃,葉色艷麗醒目,花朵香氣濃郁,花姿清秀雅致,是一種具有很高觀賞價值的觀葉觀花植物。一般大型盆栽時放在會議室、客廳等大堂內擺設,露地栽培時可在公園、庭院等的水池、籬笆邊等陰濕地種植,單叢或成行栽培均可。

參考資料

  1. 花葉艷山姜藥用價值,景觀網,201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