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棍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花棍舞

 

 

 

花棍舞是流傳於商河縣東八里莊一帶的一種特有的傳統民俗舞蹈,歷史源遠流長,它是一種傳統舞蹈,但又帶有武術動作,其活動範圍大,動作規範,從人體的肩部到腳部都得到了活動,動作優美大方,動律感強,欣賞起來韻味濃厚。

道具

花棍舞所用道具:花棍:竹竿做成長1.55米,兩頭系上銅錢,打起來嘩嘩作響。竹板:屬伴奏

樂器花棍舞在民間。花棍用木棍或竹竿製作,全長約100厘米,兩端挖有透空孔洞,洞中嵌入銅錢或小銅鈸。它是用一根直徑3~4厘米的木棍或竹竿製作,全長約100厘米。在其兩端各挖四五個透空孔洞或挖一個細長的透空孔洞,分別嵌入四五個銅錢或小銅鈸而成。搖動花棍銅錢撞擊孔壁嘩嘩作響。

特徵

藝術發展中形成了以下特徵:

武舞性:演職員的排列組成類似軍事編排,動作如軍事行動,整齊化一,與古戰陣相似。

自娛性:花棍舞產生於民間,演出活動走街串村,彌補了勞動人民娛樂生活中的不足,有自娛娛人的特徵。

動作性:花棍舞的動作節奏明顯,從肩到腳都得到活動,從整體上形成統一的舞蹈動律。

掌握基本動作:演奏時,常由一人、數人或數十人執花棍舞蹈。搖棍或用棍碰擊肩、背、肘、兩手、兩膝、兩足以及兩棍相擊,都可震動銅錢作響,造成複雜的節奏變化,並配合以各種舞姿。

價值

歷史價值

花棍舞在其發展的歷史中,世代相傳,從根本上集中表達了人民的心中願望

,從自娛自樂到迎接八路軍進城歡慶幸福生活都體現了千百年來人們思想伴隨着歷史前進的步伐世代傳承,不斷進步,走向文明。

研究價值

花棍舞的產生直接反映了當地人民的心聲,表達了人民的意志和願望,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對研究 民間歷史長河中人們的精神追求是寶貴的歷史資料

傳說

泗洪縣的孫元、半城等地流傳着一種情趣盎然、熱烈歡快、為人們喜愛的舞蹈,叫花棍舞。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少年時曾在這一帶放牛。他常和小夥伴們在湖灘上嬉鬧玩耍,做各種遊戲。其中有—種遊戲就是扛花棍。開始他們用趕牛的柳樹枝對打,為求一致,各人嘴裡數數,然後發展為說

一些幽默風趣的順口溜。為增加響聲,改柳枝為柳棍。隨着時間推移,這種遊戲逐漸演變成淳樸、熱烈的舞蹈。柳棍經過削皮雕刻成了花棍。花棍在對打過程中,發出清脆的響聲,再配上一套完整的歌訣,使節奏更加整齊明快,熱鬧異常。歌訣中有反映歷史傳說的,如:「二朗長、二郎忙,二朗上山起太陽,趕到太陽很好過,趕不到太陽哭三場。」有反映勞動人民疾苦的,如:「三朗上山把柴擔,一年四季忙到頭,再累不過鬼門關。」有的風趣詼諧,如:「梁文友,好喝酒,提個茶壺去打酒,走到槽坊店門口,看見狸貓抓小狗,茶壺砸碎淌眼油,」這些歌訣和諧有趣,韻味十足,較好地增強了舞蹈的表現力。

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四師文工團來到半城、孫元一帶,發現了這個古老的民間舞蹈,經過團里文藝工作者的進一步加工,把歌訣譜成民間小調,配上抗日救國的歌詞,第一次搬上舞台,演出獲得成功。從此花棍舞煥發了新的光彩。解放以後,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民間藝術,多次組織專業文藝工作者深入農村,挖掘整理這些寶貴文化遺產。1985年,泗洪縣文化館的文藝工作者,根根中央關於編寫民間文藝十大集成的指示精神,對花棍舞的歷史源流、發展演變、動作圖記、歌決曲譜、服裝道具等都進行了系統地整理,附有詳細的文字介紹,上報後被省和中央收入舞蹈集成一書。1989年,花棍舞參加了華東六省一市為赴中國文化音樂節的選拔演出,在淮陰市獲獎。這次演出的花棍舞,由專業工作者配上舞曲,用電聲樂器伴奏,由24名男女中學生表演。既充滿強烈的時代氣息,又不失濃郁的鄉土特色。這一舞蹈經常在地方演出,很受群眾歡迎,可謂經久不衰。[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