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花蓮低碳旅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低碳旅遊台灣目前提倡的新興旅遊方式,在旅遊中結合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將二氧化碳排放降到最低;花蓮好山好水好空氣,為觀光朝聖的首選之地,為此花蓮縣積極發展綠色交通網絡、推廣低碳排放的交通接駁及低碳旅遊路線,在觀光景點較密集或觀光客較多的區域,建立連結各著名景點的公共運輸路網。 今年度辦理之電動巴士講堂特結合本縣推廣低碳遊程、低碳商家等,提升民眾對於低碳認知,目前的交通運輸工具多以使用傳統能源為主,所產生之碳排放量造成嚴重污染,因此響應政府節能減碳政策及配合推廣綠色運具,期望能逐步取代使用傳統能源,以打造活力低碳城市,不僅如此特結合歷年輔導低碳店家共同推廣,大力推動低碳產業群聚與低碳生活政策,並且邀請社區民眾、學校師生共同參與,體驗花蓮不一樣的深度低碳旅遊。 環保局局長饒忠表示,低碳旅遊提供民眾深度探索低碳城市之美,所帶來的無限商機與繁榮遠景外,亦使外來的遊客及當地民眾實際體驗環境生態保護的重要性,期望以低碳旅遊活動規劃之理念,作為邁向健康城市及低碳社會永續發展,締造花蓮低碳觀光城市。https://www.hlepb.gov.tw/cht/index.php?code=list&flag=detail&ids=38&article_id=1602]花蓮縣環境保護局</ref>

碳索 你沒來過的花蓮

今(109)年推出四個低碳旅遊示範點(吹海風 摸摸魚、樹精靈 療心情、勇氣老鷹 眺海趣、原味咖啡 烘made),以電動機車和大眾運輸工具能抵達為考量,深化旅遊行為和在地文化與人群的互動,全部採預約制和導覽解說的遊程設計。在地達人知道當季最可口的食材料理,了解風向、海流、泥土、原住民口耳相傳的鄉野傳奇,以低碳無痕行腳,碳索遊客熟悉卻未曾見識的道地花蓮。

樹精靈 療心情

大農大富平地森林是座生態寶庫,春末初夏螢火蟲季充滿夢幻,入秋楓紅引人駐足,四季也適合走進森林沉浸芬多精洗禮。花蓮環教大使張國政,同時擔任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志工,與社區志工長期參與生態調查。

跟張國政放慢腳步,結識森林中的昆蟲、植物,閉上眼靜下心,聆聽風聲鳥鳴、自己的心跳,以及親友家人彼此心內的悄悄話。搞不好,你也能看到傳說中的樹精靈在陽光灑落的葉子上跳舞!

勇氣老鷹 眺海趣

豐濱鄉磯崎村的高山部落,是臺灣唯一靠海的布農族部落,「小馬」馬中原翻找前人傳授的生活智慧,在部落故事看見族人的價值,將這些軟性元素融入獵人體驗遊程。

你可以手腳並用攀上三百歲的雀榕,用老鷹的高度,眺望東海岸部落;跟獵人在山林獵徑,將頻率調到森林模式,獵物會渾然不覺你的存在。高山部落男孩成為獵人的試煉,都要有站上勇氣石的膽識,磯崎海灣與附近森林盡收眼底,大有運籌帷握的氣勢。

原味咖啡 烘made

花蓮咖啡在縣政府大力行銷,近兩年漸打開知名度。你喝過各種牌子各種沖煮方式的咖啡,有喝過自己手烘的咖啡豆嗎?

丁子漏(豐富)部落的海岸咖啡莊園,咖啡樹林下種植的半日照環境,保持原有的林相,並運用落葉作為堆肥。頭目許永哲期望以咖啡產業活絡在地經濟,遊客拜訪部落,認識族人遷徙故事。部落廚房主廚林諾凡,曾獲國際料理冠軍,運用部落的刺蔥等香料,結合在地食材和西式手法,端出令人食指大動的風味餐。 餐後咖啡則是自己DIY,手持烤網,放入生豆,就著柴火烈焰,手搖一勺香氣撲鼻的咖啡,焙度深淺由個人決定,絕對是別無分號的homemade獨特風味。 [1]

低碳旅遊(Low-carbon Tourism)

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儘量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新興旅遊方式。低碳旅遊是環保旅遊的深層次表現。

低碳旅遊是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的旅遊形式。2009年5月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遊業》報告首次正式提出了「低碳旅遊」的概念。 該報告根據世界旅遊業以及航空、海運和陸路運輸業的聯合調查寫成。報告顯示,旅遊業(包括與旅遊業相關的運輸業)碳排放占世界總量的5%,其中運輸業占2%,旅遊業占3%。

我國也在2009年12月正式發布《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倡導低碳旅遊方式」。 顧名思義,「低碳」是指較低或更低的碳排放量。由於旅遊業中的交通、住宿和活動均會帶來一定量的碳排放,因此可以在交通領域採用替代性能源,減少汽車尾氣的碳排放,建設生態停車場,使用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等措施;在酒店等設施積極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廣泛運用節能節水減排技術等;大力發展森林旅遊、濕地旅遊、徒步旅遊、自行車旅遊等低碳旅遊活動。

通過這些舉措,旅遊發展中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得到了控制,旅遊業所產生的碳足跡也由此降低。

自低碳旅遊的概念提出以後,它已逐漸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旅遊者開始自覺地踐行低碳理念,出行時多採用公共運輸工具;自駕外出時,儘可能地多採取拼車的方式;在旅遊目的地,多採取步行和騎自行車的遊玩方式;在旅途中,自帶必備生活物品,選擇最簡約的低碳旅遊方式。[2]

花蓮的好山好水,每年吸引高達一千多萬的國內、外遊客來到花蓮從事旅遊觀光活動,遊客數量龐大,容易因為從事旅遊活動對花蓮的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及破壞,為了降低對環境的負荷,推行「低碳觀光」,與自然和平共存,花蓮縣環保局至100年起,開始積極推動「花蓮低碳觀光」並結合與花蓮縣政府推展花蓮成為低碳城市的目標,朝向以慢活、部落文化深度體驗、減碳愛地球的「低碳旅遊」,將【七星潭風景區】、【太魯閣國家公園】、【鯉魚潭風景區】、【花東縱谷】、【東部海岸】的熱門景點與各項主題活動結合,打造豐富的低碳旅遊方式,落實低碳環保教育推廣,讓遊客來花蓮旅遊的同時,除了可以保有珍貴的自然資源景觀不被破壞之外,也能促進地方觀光經濟產業的發展,兼顧環保與經濟的平衡。

花蓮縣環保局

結合歷年推動之低碳商碳旅店,發展低碳產業群聚及低碳社區,串聯特色景點與私房秘境,以電動機車旅遊規劃三大主題式一日遊遊程路線,或自行搭乘電動巴士,鼓勵遊客及民眾至各低碳店家及觀光景點旅行,環保局更發行「碳匯券」,低碳綠金換現金,遊客可至花蓮縣旅遊服務中心申請低碳護照,讓民眾在旅遊中達到節能減碳的同時更可以從事旅色消費,目前縣內配合低碳旅遊之店家共有89家低碳商店、106家低碳旅店,提供當地當季的餐飲、減少烹調加工之食品,透過碳匯券折抵現金實踐綠色消費,讓觀光客體驗不一樣的低碳深度旅遊,推估規劃之低碳旅遊行程,平均一人一個遊程能減碳14.4公斤,106年規劃之3條旅遊路線刊登於低碳旅遊網頁宣傳,並至車站前熱區、租賃公司、旅行社及飯店放置低碳旅遊宣傳單,統計至11月30日止參與遊程3團旅客租9人座小巴搭乘此遊程、20團旅客租8人座小巴至瑞穗牧場、4團旅客租6人座小客車由瑞穗至玉里遊玩,共減碳量約1,575公斤,促進花蓮成為一個低碳、環保、休閒的熱門城市。

補助獎勵

碳匯劵使用方案

1、租賃電動機車 每一消費者完成以下推廣活動即可獲得碳匯劵,並可現場折抵電動機車租賃費用。

(1)凡於花蓮境內配合環保局之租賃業者租賃電動機車,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2)完成「低碳旅遊知多少」問卷,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3)於本縣環保局「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按讚,並跟電動機車拍照上傳「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4)分享「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碳匯劵使用辦法貼文,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2、低碳商(旅)店消費 每一消費者完成以下推廣活動即可獲得碳匯劵,並可現場折抵消費。

(1)完成「低碳旅遊知多少」問卷,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2)於本縣環保局「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按讚,並在店家與電動機車拍照上傳「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3、搭乘電動公車 凡搭乘302、303電動公車購買一日套券(票券金額超過新台幣100元整),即可獲得碳匯券1張(每人每日限領取1次),亦可現場折抵車費。 4、租賃電動自行車

(1)完成「低碳旅遊知多少」問卷,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2)於「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按讚,並在店家拍照上傳「低碳花蓮E騎趣」臉書粉絲專頁,即可獲得碳匯劵1張。

交通部觀光局離島暨花東遊客租賃補助辦法

中華民國106年10月1日至109年12月31日間,凡遊客至花蓮縣境內租賃電動機車,每輛每日之最高補助金額為新台幣100元整。遊客租賃電動機車時,應完成下列程序後,始得於租賃費用直接折抵補助金額:

  1. 簽訂「機車租賃契約」
  2. 填寫「補助租賃電動機車領據」(本國遊客須填寫身分證字號,外國遊客請填寫護照號碼)
  3. 提供抵達花蓮之交通證明影本
  4. 每位遊客每月申請補助金額以五輛次或五日為限。[3]


低碳永續旅遊

是一種不同於以往的新旅遊行為,透過最低碳排放的交通接駁及路線規劃、並提供當地當季的餐飲及實踐綠色消費等行為,不僅讓低碳旅遊參與者有更深度人文在地文化體驗外,參與低碳旅遊的單位及人員(如:社區、商家、鄉鎮區、村里、居民),也將因認識低碳、參與低碳到落實低碳環境的營造過程中,帶動當地產業朝向低碳轉型,進而帶來更多的觀光人潮及低碳商機。 [4]

花蓮低碳旅遊 | 海岸咖啡 高山森林基地 新社梯田 豐濱天空步道【News金探號】

你沒來過的花蓮!除了好山好水好空氣 新奇玩法報你知【News金探號】20200808

花蓮低碳旅遊 | 七星潭 洄游吧食魚體驗館 松園別館 慶修院【News金探號】

維護寶島美景 花蓮推"低碳旅遊"

花蓮低碳旅遊 | 花蓮觀光糖廠 大農大富評地森林園區 環頸雉的家 馬太鞍濕地生態園區【News金探號】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花蓮電子報
  2. [2]每日頭條
  3. [3] 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
  4. [4]低碳永續家園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