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釉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花釉

釋義;瓷器的一種多彩裝飾釉

始見於;唐

盛行於;宋

花釉,瓷器的一種多彩裝飾釉。始見於,盛行於,以後各代也都有燒制。

作法是:或先於窯中燒成無釉澀胎,然後上入窯復燒;或一火即成;或數火乃成。

一般以低溫燒成居多。雜色釉淵源於"窯變",故凡屬雜色釉,都可稱為"窯變"。[1]

目錄

介紹

指一器具有多種釉色。

花釉瓷器是在黑釉黃釉黃褐釉天藍釉茶葉末釉上飾以天藍或月白色彩斑。

花釉採用兩種色料裝飾,先上一層底釉,多為黑褐色,再淋灑或塗抹另一色料,常作乳白或淡藍色,入窯燒成,即為色澤對比強烈的斑塊花釉。

唐代燒造花釉瓷器的窯主要有河南郟縣黃道窯魯山窯內芎窯禹縣窯及山西交城窯

清代花釉瓷器裝飾方法多由兩種或以上釉混合而成,施釉時需要幾次掛釉;有的是同一種色釉分幾次掛到一定厚度,有的是先施一層底釉之後,再在上面掛其他的色劑或色釉,然後焙燒成美麗多姿的色澤。

花釉有高低溫兩種:高溫花釉在窯內燒成,故又稱窯變花釉;低溫花釉在爐中燒成,如爐鈞釉等。

相關視頻

花釉七旋瓶—景德鎮高溫顏色釉女王鄧希平專訪

參考資料

  1. 陶瓷花釉講解 , 百度文庫 2017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