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州古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州古城是江南地區文化中心,面積14.2平方公里,有十三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五十七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一百七十八處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五千多年的中國農耕文化土壤,三千年的吳文化根基,兩千五百年的春秋故都。一千五百年的佛道教文化薰陶,一千年的唐代城市格局和八百年前宋代街坊風貌以及明清五百多年的盛世文明,給這座城市留下了1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7處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78處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50處控制保護建築群落,閶門、山塘、平江、拙政園、怡園五個歷史街區,觀前、十全街、楓橋三個歷史風貌地區,三十餘個舊街巷歷史地段,七十座古橋樑,二十二處古駁岸,六百三十九口古井,二十二座古牌坊。[1]

地理位置

二百五十處控制保護建築群落,閶門、山塘、平江、拙政園、怡園五個歷史街區,觀前、十全街、楓橋三個歷史風貌地區,三十餘個舊街巷歷史地段,七十座古橋樑,二十二處古駁岸,六百三十九口古井,二十二座古牌坊。這就是蘇州古城。 蘇州,古稱吳,姑蘇,平江,茂苑,吳門,東吳等,廣義指蘇州,狹義僅指蘇州古城區。[2]

先後為春秋吳國,三國東吳(前期),元代農民政權周等政權都城。蘇州在春秋時期是吳國的政治中心;西漢武帝時為江南政治、經濟中心,司馬遷稱之為「江東一都會」(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唐代是江南唯一的雄州;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南移,陸游稱「蘇常(州)熟,天下足」(陸游《奔牛水閘記》),宋人進而美譽為「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而蘇州則「風物雄麗為東南冠」;明清時期又成為「衣被天下」的全國經濟文化中心之一;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譽稱蘇州「乃紅塵中第一等富貴風流之地」。

蘇州古城的位置至今未變,與宋《平江圖》(中國現存最早的城市平面圖)相對照,總體框架、骨幹水系、路橋名勝基本一致,這在世界上是罕見,蘇州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三縱三橫一環」的河道水系和「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蹟名園」的獨特風貌,古城內宋代有河道82公里,橋314座;清末有河道58公里,橋241座;現存河道35.28公里,橋168座,是全國河道最長、橋樑最多的水鄉城市,被馬可•波羅稱為「東方威尼斯」,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稱讚為「鬼斧神工」。

1986年,國務院批覆蘇州總體規劃時明確了「全面保護古城風貌,積極建設新區」的方針。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蘇州古城,全市已有9座園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有500多個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60多處控制保護古建築、800多處古構築物,是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街區有平江歷史街區、拙政園歷史街區、怡園歷史街區、西中市歷史街區等;傳統風貌地區有盤門地區、觀前地區、十全街地區等;歷史地段共有45個。

平江歷史街區和七里山塘街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其中平江歷史街區為首批「中國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之一,進入國家申請世界遺產預備名單,獲200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文化遺產保護榮譽獎。[3]

簡單介紹

蘇州古城城門

蘇州從春秋建立城池到清朝為止,有過15座城門,其中外城門12座(大部分均含水陸雙門),子城門3座(蘇州吳子城),加上民國新拓的金門和南門,蘇州歷史上共有過17座城門 :

閶門:閶,形聲字,本義為天門。《吳越春秋》:「城立閶門者以象天門,通閭闔風也。闔閭欲西破楚,楚在西北,故立閭門以通天氣,因復名破楚門」。因其坐落西北,以為通閶闔天風,故以得名。至春申君黃歇時,因諱「破楚」,復改閶門。現尚存。

胥門:胥門門名來歷,眾說紛紜,《越絕書》:「胥門外有曲路,闔閭造以游姑胥之台(即姑蘇台),以望太湖。」《吳地記》:「胥門本伍子胥宅,因名。」《府志》:「胥門西門也。一曰姑胥門。」《祥符圖經》:「子胥家於此,後以諫死,扶目懸於門,因名。」張紫琳《紅蘭逸乘》曰:「蓋胥者,舜臣名,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吳者也。(太湖中有胥王廟。)故名其地曰故胥,後世轉音為姑蘇。而胥門之見於《左氏春秋》,非因伍子胥得名也。」胥門一作姑胥門。「姑」為開口音,即是胥門,時從此門出,有水陸兩道抵姑胥山,胥門當得名於此。現胥門僅存陸城門。

盤門:《吳地記》:「舊日蟠門,嘗刻木作蟠龍,鎮此以壓越。」又:「水陸相半,沿洄屈曲,故名盤門。」現存盤門乃元代重建,清初修建門樓,題以「龍盤水陸」額,此門水陸兩門並列,兩道陸門間為瓮城,盤門是現存最完整的古代水陸城門。

蛇門:在盤門的東邊,也是闔閭要制壓越國的緣故,象地戶立這蛇門。吳在辰位,屬龍,。越在已位,屬蛇,故蛇門上置木蛇一條,北首向內,表示越臣屬於吳。遺址可能在現桂花公園內。現有現代仿古城門.

婁門:《吳地記》:「婁門本號嵺門,秦有古嵺縣(即今之崑山縣境),至漢王莽改為婁縣。」 以對直秦代所置婁縣為名,「一州三邑孔道也」,由至和塘可往崑山、太倉。婁門陸門分外城、中城、內城三重,水門也有三道具金湯之固。現有現代仿古城門.

匠門:《吳地記》:「匠門又名干將門。……闔閭使干將於此置冶鑄劍。」因附近多數居住工匠而得名。吳王闔閭曾經命名士干將在此門設爐鑄劍,因此相門又叫干將門。朱長文《吳郡圖經續記》稱:「將門者今謂之匠,聲之變也。」訛音為「相門」。現有現代仿古城門.

齊門:《吳越春秋》:「闔閭十年既破齊,齊以女為質,吳為太子波聘之。齊女少,日夜號泣成病,闔閭乃造北門,名日望齊門,令女往游其上。」 當年吳國強盛一時,「西破強楚,北威齊晉」。年邁的齊景公懾於吳國的強大,不得不將女兒送往千里之外的吳國出嫁。從此,齊國這位公主遠離家鄉,時常思念故土,日日以淚洗面。吳王為了減輕公主的相思之苦,特意命人在面朝齊國的方向建造了高大的城樓,好讓她能夠登高遠望齊國故土。這就是齊門的來歷。現有現代仿古城門.

平門:《吳地記》:「子胥平齊大軍從此門出,故號平門。平門在齊門以西。東北三里,有殷賢臣申公巫成的墳,故亦稱巫門。平門是當年伍子胥率大軍平定齊國,班師回朝而走的城門。

現有現代仿古城門

葑門:在古城東,相門之南,《蘇州府志》:「古為封門」。《圖經續記》:「取封禺二山為名。」《伍子胥傳》:「東門縛門謂綒門也,今名葑門。越軍開示浦,子胥以濤盪羅城開此門,有縛綒隨濤入,故名。」元、明間,葑門城外人煙稠密,逐漸成為市廛輻輳之地,人來客往,負販貿易。至清代,更趨繁華,清康熙初重葺城樓,顧嗣立題:「溪流清映」額。搖櫓出城,外濠南北橫流,北行可往婁門,南行可至滅渡橋(今名覓渡橋);南行折東即葑門塘,經近郭市廛,可至荷花盪、黃天盪、金雞湖。蘇州風俗,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士女傾城而出,畢集於荷花盪,樓船畫舫小艇,雇覓一空,葑門水門舟楫不絕。

金門:在未辟金門之前,由城中去虎丘、楓橋等處,都得從閶門出入。由於道路擁擠,車馬相爭事故屢有發生,故需另開一門,「另闢蹊徑」。民國時期為溝通觀前街與閶門商業區的聯繫,於1921年築南新橋,1922年開金門。但第二年即發生了軍閥齊燮元和盧永祥的江浙戰爭,禍及蘇州。士紳認為開了金門不利,便重又砌沒,另在其南60米處開闢新閶門。新閶門與景德路對直,似乎方便了,但出城後還得拐個彎再上南新橋,加上位置和高度皆不相宜,於是1929年動工重新開闢金門,1931年竣工,外與南新橋連成直線,內與景德路曲線相接,城門系羅馬式,也設三門。[4]

蘇州古城的橋

蘇州環城內外河網密布,憑藉眾多的橋樑,貫通古城內外形成發達的交通網絡。隨着歷史的變遷,河道街巷時有興廢,橋樑也隨之新建或棄廢,變化十分繁複。城內的橋樑數量,據宋《平江圖》著錄,時有橋樑314座;明代城內水系變化不大,但河道總長及數量上比宋朝有增加,橋樑達329座。清代,城內部分河道填廢,古橋隨之廢棄較多,但亦時有新建,據清末《蘇城全圖》標繪,城內有橋311座。

民國時期,城內又有一批河道填廢,繼有一批古橋廢棄,同時亦有少量新建,民國29年(1940年)江蘇省建設廳繪《吳縣城廂圖》,城內有橋261座。解放後又填廢一批河道,一批古橋拆除,至1985 年,古城內有橋161座。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着對保護蘇州古城的重要意義的認識逐步加深,保護古城的工作日益重視,保護力度不斷加大,古城內橋樑也得到了很好的維護和修繕。截止2018年10月28日 跨越護城河有20座橋其中1座單位內部橋東吳橋,3座步行橋 萬年橋,景德路單孔橋,和五龍橋.

蘇州古城街巷

以人名命名的: 春秋戰國時代有11條。即伍子胥弄,干將(坊)路,專諸巷,專諸村,泰伯廟前,泰伯廟後,泰讓橋弄,豆粉弄,陳公鄉堂,莫邪路。

漢代僅1條,且因訛誤而改名。閶門外八字橋處的李繼忠巷,原名酈季子巷。 南北朝,有3條。即薛家園,湯家巷,蕭家巷。

五代僅1條。即司長巷,位於公園路北段東側。古稱"司馬巷"。後寫作司長巷。

宋代有23條。即文丞相弄,周武狀元巷,吳殿直巷,王樞密巷,富郎中巷,朗中里,糜都兵巷,蘇公弄,施相公弄,閭邱坊巷,待其巷,范莊前,范祠弄,葉家弄,丁家巷,顏家巷,濂溪坊,朱家園,喬司空巷,包衙前,韓衙莊,盛家浜,大成坊。

元代有2條。即邾長巷、娘娘弄。

明代以名人命名的街巷特別多,超過了任何一個朝代,有33條。即尚書里,朱進士巷,孔付司巷,唐寅墳,學士銜,天官弄,王衙弄,王衙河,太監弄,大儒巷,仁孝里,潘儒巷,嚴衙前,嚴衙門,申衙前,申衙弄,申衙前,吳衙場,謝衙前,謝衙弄,文衙弄,史家巷,唐家巷,宋家弄,宋祠弄,盛家帶,徐家弄,汪家弄,沈家弄,葛家巷,管家園,顧家花園, 殳家牆門。以官銜命名的6條,有學士、尚書、進士、都御使、太監等。以雅號命名的2條如大儒、仁孝。以姓氏命名的占絕大多數,有24條。

清代有5條。巷雖不多,但都很著名:如尚書里,松鶴板場,彭義里,朱家弄,盛家弄等。

蘇州古城地名典故

觀前街:它就是道觀前面的一條街。想來古代道觀前必是終日善男信女不絕,所以道觀所在之處自然成為商業的中心。這個觀名為玄妙觀,在宋代名天慶觀。因觀內遍栽桃樹,開花時燦若雲錦,所以又名碎錦街。到元代天慶觀改名玄妙觀,街名隨即改為玄妙觀前,後又演化為觀前街。

山塘街:唐代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發起開鑿山塘,此街瀕臨于山塘河,故名山塘街。

臨頓路:據《吳地記》載,吳王親征東夷時,曾在此臨時停頓憩息,宴賞軍士。後在此置館建橋均以臨頓命名。路亦以此得名。蘇州人讀的是『倫敦路』,而且並非西鳳東漸後崇洋才改讀,以前就這樣讀,據專家考證是古音一直流傳下來的原因。

烏鵲橋,跨第三橫河東段南側平行分支,北堍連平橋直街,東側滾繡坊,西側長洲路,南堍出十全街,正對烏鵲橋路。古名橋,與闔閭城同建,位於「子城」正門前直街上,建城之初,此處有吳王烏鵲館,橋因館得名。唐白居易有「烏鵲橋紅帶夕陽」、「烏鵲橋高秋夜涼」「黃鸝巷口鶯欲語,烏鵲橋頭冰未消」等佳句。宋揚備《上元詩》有「月滿星移水照天,南飛烏鵲影翩翩」之句。明高啟也留下 「烏鵲南飛月自明,恨通銀漢水盈盈,夜來橋上吳娃過,只道天連織女行」的絕妙意境。此橋雖歷經興衰,至清末民初猶規模宏偉為城內石拱橋之冠。據稱,橋拱之頂幾與玄妙觀三清殿等高。橋純用武康石構成,至為壯觀。

太監弄:明代有金玉、如意兩太監在此居住, 遂名太監弄。西段曾名青年弄,因基督教青年會得名。

樂橋,跨干將河,貫通人民路中段,與干將路立交。 位於蘇城中心,歷來作為分界區劃標誌。明清時期其東為長洲縣、其西為吳縣,後則為原平江區和原滄浪區的南北分界線。

人民路,宋代稱大街。後因形如臥龍遂稱臥龍街,後改護龍街。抗戰勝利後,一度改為中正街,解放後更名為人民路,幾經擴建,為南北向交通主幹道之一。為清末洋務派盛宣懷所辟,以石子鋪路而名,是金閶區商業雲集的一條步行街。

盛家帶,盛家是住在那條路上的大戶人家,而門前的路按照河流勢蜿蜒如帶,故名盛家帶了。 善家巷,西出鳳凰街,東接東小橋下塘。善家當指行善之家,非「善」姓。巷西段南側有陸姓大宅(南牆抵孔副司巷,大門為鳳凰街66號),據稱「樂善好施」。巷由此得名。

百口橋,據《平江城防考》載:東漢顧訓五世同堂,家有百口,衣食均等,長幼有序,因以所居名為百口橋,巷亦因此得名。

百花洲,介於胥門至盤門的城牆和第一直河之間,為一狹長地帶。南於新市路西端連幸福村,北與學士街南口直線相連。沿用南宋時舊名。本為接待外國使臣與高官顯宦的姑蘇驛的精緻花園,享有盛名。元代仍保持豪華面貌,明代湮沒,詩人高啟有「歌吹無聞洲寂寞」之句。南宋淳佑年間(1241-1252年)創建的百花庵在街南端,盛時室宇人稱「一千九百九十九間半」,農曆二月十二「百花生日」則為一年一度廟會,香火鼎盛。

十全街,原名十泉街,始稱於宋,因舊有十口井得名,後改十全街。也有一說,自號「十全老人」的乾隆下江南曾來過這裡,遂易名為「十全」

十梓街,梓為百木之王,街名源自古詩」太守署前樹十梓」街北有子城遺址,明代之前即為蘇州府署。

五卅路,南起十梓街,北出言橋至干將東路。元末張士誠兵敗,建築盡毀,土丘亂崗,俗稱「王廢基」。民國14年(1925年)上海發生「五卅慘案」,蘇州各界發起募捐,後以退回,所捐一萬元,在體育場東側決築「五卅路」以志紀念。於第二年「五卅」一周年時舉行奠基典禮,立兩方石質路碑,直行刻「蘇州各界聯合會-五卅路-中華民國十五年五月卅豎立」

五龍潭,五龍堂建於唐貞元間,宋淳熙間香火大盛,又名靈濟廟,舊有龍潭。弄名即以此命名

三香路,東以姑胥橋為界與道前街相接,西至獅山大橋為界通新區,是蘇州市東西向主要幹道之一。三香之名,源於三鄉廟。按《吳門表隱》:「孝子顧鳳山墓在胥門外三鄉廟側,」相傳,其廟系三鄉土地廟,解放前香火極盛,廟旁有三鄉村,後衍「鄉」為「香」。

三山街起大石頭巷,北邊至憩橋巷,1995年延伸至干將西路。古稱海上有蓬萊、瀛洲、方丈三座仙山,官紳富戶在營宅園定居,自比神仙,遂以「三山」作街名。南宋時稱黛眉橋巷,清人稱峨眉橋巷,橋原在巷北口。1989年改彈石路面為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長100米,寬3米。

二郎巷北起十全街,東傍內城河,向南折西至相王路。巷內原有二郎廟,故名。音近,群眾亦呼宜蘭巷。

東美巷南起道前街(巷口原有橋名西館橋),北至大石頭巷(巷口原有馬禪寺橋)。古稱館娃坊,吳王離宮別館所在。宋代為果子行集中地,故亦稱果子巷。明代始稱東米巷,是與西米巷對稱。清代轉音稱東美巷,以古為館娃坊,義亦可通。12號南部原是大隆公所(有說系木業同業組織),內設義塾授童啟蒙,每冬設施粥場。12號北部系菜館業同業組織,內供關帝, 西美巷南起道前街,北接新春巷。東側本有河,與東美巷-牛車弄夾河平行,北口原有自新橋,南口原有西館橋,河於抗戰時填沒。宋代名和豐坊。明代是米行集中地,稱西米巷,清代轉音訛為西美巷。巷多大宅院。

南石皮弄一長一短兩條平行,皆北出十全街,東弄南至西燒香橋,西弄,南端不通。50年代毛巾廠擴建,將橫向一段劃入廠區,遂成現狀。原巷內多為小手工業及小販聚居的茅棚陋舍,與外口十全街顯貴宅院相比益顯破敗不堪,人稱「破弄」,因「破」字弄名不雅,以拆字法稱「石皮弄」。1980年調整重名,此處冠以「南」字。東弄長639米,寬3-5米,西弄長34米,寬約1米,東弄於1980年拓寬改彈石路面為枕石和瀝青路面,西弄仍為彈石路面。

府東巷南在舊道署東側出道前街,北口在東支家巷,中段東向一折接織里弄。歷代稱施巷,吳音施、舒不分,民國後遂訛為舒巷。1980年定為今名。

司前街南以三多橋為界與東大街相連,北以吉利橋為界,過橋出道前街與養育巷相對。宋前名織里橋南街,明清兩代在此設司獄司衙,遂稱司前街。此地成傳統性的監獄、看守所所在地。解放後為市公安局看守所、拘留所。蘇州俚語「司前街」成監獄的代詞。1997年看守所、拘留所遷至陸墓。

東善長巷東起金獅河沿,西至司前街與西善長巷隔街相對。古時是修理打造船隻集中地,精初尚稱船場巷,後演變成今名。

天線弄東接地方弄,西出司前街。舊時亦稱西採蓮巷。據老人云:本弄自古即名天線弄。光緒末年有人在此設家庵,以弄名諧音稱天仙庵。

中軍弄位於東大街北段東側,西出東大街,東端不通。古代有中軍衙門在此,按清制,督撫以下凡有兵權者,其標下之首領官統稱中軍。因地近書院巷,是巡撫所屬的中軍。

申衙弄東出學士街,西至印鐵製罐廠。明代顯宦申時行有宅於此,故名。1966年曾改稱鐵局二弄。弄長40米,寬2-4米,彈石路面。

鐵局弄東出學士街,西至印鐵製罐廠。元代至正年間(1341-1367)設鐵匠局於此,故名。 財帛司弄東出學士街,西至蘇州鎖廠。財帛司廟故址在此,故名。財帛司廟古為東漢高士梁鴻祠。

招財弄在小太平弄北側,東出學士街,西至蘇州鎖廠。其旁有財帛司廟,廟之主神旁有小財神「招財」、「利市」,故名。

醋庫巷平行於十梓街中段南側,東起鳳凰街,西至平橋直街。宋時在此設監酒廳,築醋庫,為儲醋之所,因以名巷。後醋庫另設別處,巷名保留。

牛車弄南起大石頭巷,北至干將西路。宋時為出售牛拉水車之處,故名。

養育巷南起道前街,對吉利橋司前街,中段跨太平橋,北至景德路與中街路相對。太平橋以南屬滄浪區所轄,橋北為金閶區。宋以前稱永安巷。南宋淳熙六年(1179)在砌街時發現磚刻銘文,記載修築永安巷自吉利橋至板寮巷(今瓣蓮巷)一段路面,《宋平江城坊考》載,此巷名中街巷,明代始俗呼羊肉巷,民國初訂路牌時書諧吳音作養育巷。

安利橋路同橋名。路以橋為中心,西向止於葑門橋與十全街相連,東向接葑門路,折南止於徐公橋與葑門西街相連。自古為葑門內外之咽喉,是「保境安里」的關隘段,安里橋(路)名始稱於宋代前。現誤為稱「安利橋」(路)。

瓣蓮巷東出養育巷,西出剪金橋巷。明代稱板寮巷(版寮巷),清初已演變成今名。4號系清代名醫曹淪洲祠。

玉巷清乾隆時稱鈎玉巷,俗訛狗肉巷。清再訛作今名,原巷名來歷有二說:一為張士誠葬宮妃於此,古時宮女葬地稱玉鈎斜,故名;另一說為巷形斜若玉鈎。

錦帆路原為河,即古子城城壕,吳王為討好西施,以五彩的錦緞製成船帆蕩漾河上,故名錦帆涇,又名錦泛涇,以兩岸桃楊春日花開倒影水中如泛錦而得名。後來錦帆涇的河道被填,錦帆涇即易名為錦帆路了

剪金橋巷相傳是因吳王與西施出遊,見橋頭有一賣花女叫賣鮮花,吳王從頭上取下一隻價值連城的金簪,命宮女剪下一截,把所有的鮮花統統買了下來,供西施曉妝之用。此處即曰剪金橋。

專諸巷於閶門旁的一條小巷。春秋戰國時,吳國公子光為了謀奪吳王僚的王位,派壯士專諸藏短劍於魚腹中,用魚腸劍刺死了王僚。當時壯士專諸就住在這條小巷中,「專諸巷」的聲名也由此而流傳千古。

南園北路位於竹輝路中段南側,據《吳郡志》載:「南園,吳越廣陵王元璙之舊圃也。老木皆有抱,流水奇石,參差其間。王禹偁為長洲縣令,嘗攜客醉飲,有詩曰:『天子優賢是有唐,鏡湖恩賜賀知章。他年我若功成後,乞與南園作醉鄉。』」又云:「府學,在南園之隅。」據此說,南園之地約在今文廟、文化宮之南一帶,後因兵火而毀。明清以來,南園河之南部城內地區,皆稱南園。

憩橋巷樂橋南堍西側,東起人民路,西在三山街北口處連幽蘭巷。古時東口有橋,春秋時吳王率軍出征曾在此憩息,故名「憩橋」,巷以橋名。金聖歎宅在巷內,5號門前原有「樂善好施」額石牌坊,1972年第二橫河西段築防空洞時移用。

燕家巷北出十全街,南接燕家浜。三國時孫權乳母陳夫人在東側建有「燕國夫人廟」,故名。南宋時廟尚存。

幽蘭巷東口北接鷹揚巷,南接三山街,東出憩橋巷,西口北接雙成巷,南接牛車弄,西通花街巷。宋時稱勾欄巷(勾欄為*院之別稱),清同治時改稱今名。與附近的花街巷、柳巷皆舊時官紳權勢人物冶遊之區。4號為已故舊律師葉正甲宅。5號為著名西醫內科、解放初任衛生局局長余志華寓。

大石頭巷東起人民路,西至東美巷,正對柳巷。宋代巷東口立有坊,稱平權坊。明代平權巷、大石頭巷並稱。清代忌談 「平權」,單稱大石頭巷。所謂大石頭,即隕石,在巷東段北側市公安局院內。類似花崗石質,黃褐色,作方台體,高0.3米,徑0.5米,刻「古墜隕石」四大字,上款「大石之重名因之,下款「大明崇楨□□地主□□□□」。24號秦宅系古建築。35、36、37號一統大宅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建於清代,後門在倉米巷,相傳乾隆時沈三白故居,後歸吳氏,現較完整。36號有磚刻門樓兩座;39號大宅後兩進各有井一口。

蓮花巷東起人民路,原西至金獅河沿。相傳晉代高僧支遁飲馬於橋(今飲馬橋)下,至本巷口馬溲,溲處忽生蓮花,故巷名稱蓮花巷。

甲辰巷南出市橋頭,北至干將東路。宋代名夾城巷,後訛為「甲辰」。舊時手工紡織業集中,故有「機房祖師殿」建築。巷底有古磚幢一座。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市橋頭起相門外城河沿,西抵巷門裡。巷東有始建於三國赤烏年間(238—250)的東禪明覺寺,為蘇城四大禪寺之一。其西有橋稱寺橋,巷遂以寺橋頭名之,抗戰前後訛「寺」為「市」。市橋頭見於宋《平江圖》,自古西連唐家巷逕直抵官太尉橋堍。70年代蘇州棉織廠於巷西圈地建廠,阻斷通路,由是西出需繞經巷門裡。巷南側原有河,東通內城河,三十年代初開闢相門,此河更與外城河通。70年代河填沒。巷長325米,寬4米,本為彈石路面,1984年改鋪水泥六角道板路面。

市橋南北起市橋堍,垂直於橋北的市橋頭,南抵張公橋折西約百米與讀書灣相連。因在市橋南堍,故名。舊稱張公橋。原東側有「朱公祠堂」與修船場。80年代改鋪水泥六角道板路面。長約200米,寬2-3米。

葉家弄南起十梓街望星橋西堍,北以吳王橋西堍為界。古稱葉家巷,宋翰林學士葉夢得居此,故名。葉夢得,字少蘊,號石林居士,紹聖四年進士,南宋初任戶部尚書。弄東傍河岸,垂柳依依,石橋比比(東沿原有望星,百獅子、壽星、吳王四橋,南北所跨原有王母、胭脂二橋),

書院巷東出人民路與十全街相對,西於金獅河沿南口與三多巷相連。因月湖書院而得名。月湖書院,原為常平義田書院,始建於清順治十年(1653),後廢,康熙二十五年(1686),太守李煦重建大門、中門、講堂、敞樓、書舍,名月湖書院。該地宋有能仁觀音寺,元至正年間(1341-1368)設廣盈倉、常平義倉等。清時有書院弄。

唐、宋時稱南宮坊,有坊立於巷東口。後以宋代鶴山書院在此,改稱今名。相傳書院為魏了翁(人稱鶴山先生)所創。書院址於明永樂年間改為巡撫大臣行館,清代巡撫成為地方常設長官後,在此設江蘇巡撫衙門,是駐蘇州品級最高、規模最大的官署。巡撫衙門建築僅存大門、儀門和後堂、後樓,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尚有古木盤槐、朴樹等。

金獅河沿南起書院巷、三多巷相連處,通小木橋弄,北在金獅橋堍東接金獅巷、西接東善長巷,過橋出道前街。《宋平江城坊考》稱原名西包司巷。包司即包使,平江知府兼發運使包恢居此,故名。清末改稱金獅河沿,亦稱金絲荷堰,以其西古有大荷池,故音義皆通。[三多巷] 位於金獅河沿南口西側,東起書院巷,西至東大街、司前街相連處,並和侍其巷隔街相對。1958年填南側河道,形成東段南側支巷。《宋平江城坊考》載,原名蓮花池巷(一說唐宋時稱義和坊,有坊立於西口)。相傳,此處原有一大的蓮花池,為春秋時吳王賞蓮之處。後在蓮花池旁建造民居,形成街巷,遂以蓮花池名巷。西端南側原有杉瀆橋,清後遂以之為巷名。後橋名、巷名皆演變成音近似的今名。取多福、多壽、多子祝頌之辭意。

東麒麟巷古名騎龍巷。相傳附近河中有龍潭,曾有萬鯉來潮之異,故命騎龍巷,今訛作東麒麟巷。

神道街宋名雍熙寺巷,因直對雍熙寺得名。明初,在雍熙故址改建府城隍廟,遂改巷名為神道街。

朱家園北宋末,朱勔為徽宗經辦「花石綱」致富,自營園林於此,名「同樂圃」。朱家園即其遺址。

學士街位於道前街西端,南起胥門內大街,與百花洲直線相連,北至景德路與吳趨坊直線相連。在第一直河西沿。宋代,此處已有藥市,有「吳中藥市,天下聞名」之譽。故名藥市街。明代大學士王鏊居此,後改今名。街為歷史上深宅大院集中地。

五申弄北出十全街,南向折東通烏鵲橋路。宋代原為河道,填河成巷,明代稱五聖巷,以有五聖廟故名(五聖:亦稱五通,邪神名)。清代康熙時江蘇巡撫湯斌禁五聖邪神,弄以有申姓宅第,遂改稱五申弄。

北局明代在此設立專門供奉皇室絲織品的織造局,清初又在城南另建織造府,此處為北局。 皇廢基元末張士誠占領蘇州稱吳王,將春秋時的子城作為王府。一三六七年,張士誠兵敗縱火將王府燒成一片廢墟,故有皇廢基之稱。

鳳凰街南抵帶城橋出十全街,與帶城橋路相連,中段在原南倉橋(1958年拆除)與十梓街垂直交叉,北至甫橋出干將東路。以十梓街為界,街南段原稱鳳凰街;北段原稱甫橋西街。1966年合稱反修路,1980年定名為鳳凰街。南段老鳳凰街古名孔聖坊巷,唐宋時有孔聖坊豎立北口。傳說:康熙帝南巡行宮在街南端東側帶城橋下塘織造府,「聖上」出入,即逢「孔聖」,於儀禮不符,遂借街南端西側原金雀弄名,以「金雀對鳳凰」為由改稱鳳凰街。

元和路平行於民治路與司長巷之間,東起甫橋下塘,西抵公園路。西段有支巷兩截。原名十郎巷。相傳元末吳王張士誠據蘇州,被朱元璋大軍所圍,住巷的十位倉夫應募出戰,英勇陣亡,為彰忠烈,定作巷名。清雍正年間建元和縣衙於此路北,隨之先後改稱為元和縣前、元和路。

皇宮後:南起民治路,北兩口在元和路,東口在甫橋下塘。主巷為南北走向。主巷南口西側為南宋楊園、清代萬壽宮原址。兩條支弄位於皇宮側後,稱皇宮後。主弄原住戶都從事木梳篦箕製作,故原稱木梳弄。解放後合併定為今名。

九如巷:東出五卅路,西向折南通十梓街,北向穿越住宅樓可抵體育場路。

泗井巷:平行於十梓街西段南側,東起平橋直街,西向折南在樂水倉橋東堍與長洲路相連。 宋代稱四酒務。酒務:官職、官署之名,專管釀酒與酒稅事務。原有酒務四,合而為一,故名四酒務,亦即都酒務。四酒務官署在此,巷名隨之。清代訛為泗酒巷。民國初再訛為今名。

梧村:位於十梓街、公園路西北轉角,通道成十形,西出公園路。民國25年由清末顯宦汪鳴鑾出資興建,占地五畝。海式石庫門清水青磚牆,兩層磚木結構,南北兩排,每排四個單元,每單元三樓三底,建築面積1433平方米。北端另有花園洋房及附屬建築。26年竣工,即由汪氏後代賣給洞庭西山人,上海東萊銀行出身的資本家鳳柱楣。鳳柱楣以「良禽擇木而棲」、「鳳棲於梧」的寓意,名之為「梧村」。

泰伯廟橋下塘,與泰伯奔吳的故事有關。公元前十二世紀泰伯奔吳,帶來了先進的周文化,結合本土文明,創建了吳國。泰伯廟又名至德廟,為紀念奉祀古吳國始祖泰伯之祠廟。東漢永興二年(154年)郡守麋豹建於閶門外,五代後梁乾化四年(914年)吳越王為避兵亂徙於今所。南宋、明、清歷代重建,民國時期亦曾修繕。廟中有康熙、光緒及民國時重修記碑石可考。現尚存橋、坊、殿、廡等建築。至德橋俗稱泰伯廟橋,梁式,橋墩仍為石砌,橋面已有改動。過橋迎面聳立四柱三間沖天式石坊,柱端雕捲雲紋,橫額鐫"至德坊",為光緒二年江蘇巡撫吳元炳所書。今稱閶門內下塘。

胥門大街,胥江路:春秋時,伍子胥在蘇州建造一座舉世無雙、名揚天下的水陸古城,又叫「水陸八卦城」。為了紀念伍子胥,後人把其中一座城門取名為胥門,與胥門緊接的街道取名為胥門大街、胥江路等。

小邾弄,西周時有一個小國叫邾國,在西周諸國中只能算作一個小國,從開始建國,它就是魯國的一個附庸國,方圓不過幾十里。它的疆域東到今費縣城西,西到今魚台縣東北境獨山湖北岸一帶,南到今滕縣安上村一帶,北到今鄒縣縣城附近。邾國建國之初國力實在太弱,無法與其他大國抗衡,因此在史書中沒有留下它的事跡,只有簡單的世系供我們參考。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邾國已經開始強大起來,但它仍是魯國的附庸。繼位的夷父顏是一個昏君,他重用奸臣,把邾國搞得一團糟,政治極為腐敗。後來,他把王位傳給了他的弟弟叔術。叔術非常賢達,他不願意接替兄長的權力,只做了很短一段國君便把王位傳給了夷父顏的兒子夏父。夏父作了國君之後,便封自己的兄長友到鄖地(今山東滕縣東),建立了小邾國。小邾國共傳十四世,戰國中期被楚宣王所滅。大約戰國中期,小邾國與邾國一同被楚國所滅,所以小邾國王族、世子邾洪基逃亡吳國,後居閶門(今江蘇蘇州市),去邑改姓朱氏,號稱洪基朱氏。

胡廂使巷,廂使為唐肅宗時,在禁軍中選擇善騎射者,置御前射手,分左右廂。到五代後梁時,京師置四廂,諸軍分二廂。廂置使,掌城郭煙火事。

閭邱坊,是因宋朝議大夫閭邱孝終的宅第而命名的。閭邱孝終,蘇州人。曾任黃州太守。閭邱孝終與蘇軾常詩酒唱和,友誼深厚。閭邱孝終辭官後回蘇州定居,蘇軾途經蘇州,必去看望閭邱孝終,曾有「蘇州有二邱,不到虎邱,須訪閭邱」的話。大成坊在玄妙觀西,本作大雲坊,因原有宋代林虙的宅第,林晚號大雲翁。此坊後誤為大臣坊,更訛轉為大成坊了。

三元坊:原在人民路南端,即書院巷口至府學處,清乾隆四十六年,百姓為連中「三元」的錢棨建立牌坊,故名「三元坊」,錢棨,蘇州人,出身於書香門第,在乾隆四十四年中鄉試第一名解元,乾隆四十六年中會試第一名會元,接着中殿試第一名狀元,據史籍記載,連中「三元」極不容易,也不多見,我國自隋代開科考試以來,連中「三元」的總共不過14人,在錢連中「三元」之前,是明代正統十年乙丑科商輅連中「三元」,到錢棨連中「三元」已相距336年,也是清朝開國以來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因此顯得特別榮耀,蘇州的官員和百姓也感到特別高興,特地在府學之東用花崗岩築起雄偉壯麗的牌坊,稱「三元坊」,並將乾隆皇帝寫的《御製三元詩》鐫刻於上,作為殊榮。錢棨連中「三元」之後,曾充任順天鄉試同考官,兼任太子師傅,在上書房行走,後為雲南學政、雲南鄉考官,由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錢棨忠於職守,辦事勤懇,認真負責,嘉慶四年死於雲南任上,墓葬在吳縣胥口香山。

周武狀元巷:原在景德路東端南側,雍熙寺東。巷口有周武狀元牌坊。周武狀元,即周虎,字叔子,常熟縣人,宋寧宗慶元二年考中狀元,授殿司步軍同正將,任和州知州,在金兵侵犯和州時,周虎誓死守城一個月,激戰三十餘次,殺死敵將十餘名,使金兵敗退而去,周虎誓死守城,成為抗金名將,受到朝廷褒獎。退官後歸居蘇州,住在今雍熙寺弄之東,為褒揚周虎,蘇州郡守在郡廟前建立「武狀元坊」,據史籍稱,此處原為三國時期周瑜故居,稱「周將軍巷」,宋咸淳元年,賜額改為「周武狀元巷」,巷名由此而來

富郎中巷,宋代刑部郎中富嚴所居。

吳殿直巷,宋朝武官有右班殿直、左班殿直的名稱。因宋代官至殿中丞吳感居此而得名,實為吳殿丞巷。

丁家巷,宋代丁謂居此。丁謂,字謂之,後改字公言,蘇州人。淳化三年進士,累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封晉國公。後被貶。為人機敏有智謀。善談笑,尤喜為詩。圖書、博奕、音律無不洞曉。

葛百戶巷,明代洪武元年在軍事重要的地方設衛,次要的地方設所,大約每5600人為一衛,長官稱指揮使;1120人為一千戶所,長官稱千戶;千戶所下設百戶所,兵員112名,長官稱百戶。

文丞相弄,為紀念文天祥而命名。文天祥,號文山,江西人。南宋進士,歷任贛州知州、平江府知府、右丞相。他的傳世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現出他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大儒巷,明代大儒王敬臣居此得名。王敬臣,明代貢生。萬曆中,以薦征國子監博士,辭不出。他的學說以慎獨為先,有門生四百餘人。學者稱他為「少湖先生」,譽為「大儒」。

怡園旁的尚書里,明代禮部尚書吳寬居此而得名。吳寬,蘇州人。成化八年狀元, 授翰林院修撰。因他學識淵博,為人敦厚,是弘治皇帝的老師。吳寬是位大書法家,擅長正楷行草,對後輩祝枝山、文徵明、唐伯虎等人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王洗馬巷,古代有「太子洗馬」的官職,漢時為太子太傅、少傅的屬官。晉太子洗馬又加掌管圖籍。

梁有典經局,置太子洗馬八人,掌文翰,皆取甲族有才名者為之,尤為清選。陳同梁。明司經局有洗馬二人,掌經史子集制典圖書刊緝之事,以備進覽,凡天下圖冊上東宮者皆受而藏之。清代亦有司經局洗馬,其職掌略同明制。

王樞密巷,中國唐代始置樞密使,以宦者為之,掌承受表奏。後唐莊宗同光初年改崇政院為樞密院,崇政使為樞密使,與宰相分秉朝政,其權愈重,宋代樞密院與中書省同管軍事機密、邊防等,掌握文武大權,並稱二府,即政府和樞府,同為最高國務官署,長官合稱宰執,宰即宰相,執即執政;樞密院設十二房,分曹辦事,十二房為:北面房、河西房、支差房、在京房、校閱房、廣西房、兵籍房、民兵房、吏房、知雜房、支馬房、小吏房。元代樞密院主要掌軍事機密、邊防及宮廷禁衛等事務,遇有戰時設「行樞密院」,掌一方軍政。明太祖時,廢樞密院,改置大都督府。

平橋直街是古城重要歷史地名之一,此街位於蘇州古城的主軸線上,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宋代,平橋直街被稱為府前直街,用整磚鋪就的御道殘基仍在街基之下。到了清代,因為街道北有平橋,改名為平橋直街。1972年,此街被併入五卅路,其名稱及其歷史遂被淹沒。不僅如此,這一更改還使五卅路的路名與歷史不完全相符了。蘇州明代府學興盛,古代府學有「泮宮」之稱,泮環巷、西泮環巷因位於府學附近而得名。西泮環巷在清時被訛稱為西半爿巷,泮環巷在「文革」後被誤改為潘環巷。 今天,標明平橋直街、西泮環巷、泮環巷的嶄新立式路牌已悄然豎起了。

干將路,相傳吳國人干將與其妻莫邪善於鑄劍,他們曾鑄有一對鋒利無比的寶劍,一名干將,一名莫邪,都獻給了吳王闔閭。後來,干將、莫邪被做為利劍的代稱。為了紀念干將,古代蘇州人把與干將墓相近的古城正東城門稱為「干將門」,後又改為今天的相門。一九八二年,蘇州古城進行改造,並命名為「干將路」。干將莫邪鑄劍的熊熊烈火早已經灰飛煙滅了,但在這裡有一條路名永遠記下了這段歷史傳說。

莫邪路有了干將路,卻沒有「莫邪路」,崇尚歷史文化的蘇州人一直覺得是一個遺憾,因為在他們心中,干將與莫邪不僅是一對夫妻,而且同是鑄劍名家,是聰明、美麗與力量的象徵,是蘇州輝煌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於是在蘇州古城東側就有了一條莫邪路,彌補這一歷史的遺憾。

帶城橋下塘相傳,越國軍隊打入蘇州城。越皇后因為怕西施回國之後,勾踐會不寵幸她,於是派人將西施裝在袋中,扔到河裡活活淹死。所以後人為了紀念西施,便把那條河上的橋命名為「帶城橋」(袋沉橋)。下塘中還有蘇州織造署舊址(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當年的織造使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並且當年康熙帝六下江南,在蘇州均駐蹕織造署,可謂是皇家園林。園中的瑞雲峰(太湖石)與冠雲峰、岫雲峰被稱為「江南三大名石」,被譽為「妍巧甲於江南」。

蘇州古城環城河48景

故垣漣漪、映水蘭香、耦園櫓聲、干將逸情、煙霞浩渺、桃李芬芳、溪流清映、水綠雙環、赤門堞影、覓渡攬月、古木清岡、青楓綠嶼、淡煙疏雨、月色江聲、驛亭吳韻、翠台英華、蛇門迎輝、重橋落霞、舊城瑞光、吉水襟懷、姑胥擁翠、皇亭御跡、荷蒲薰風、笑園綠蹤、日輝清波、松風夕照、金門流輝、海棠花洲、晴欄春曉、竹溪引勝、氣通閶闔、錦繡南浩、水木明瑟、梧桐踏月、古津帆影、西城煙樹、竹汀分水、水城塔影、梅園迎客、青春放歌、齊水涵碧、綠天小隱、松竹杏暖、北園綠水、桃堤柳障、挹秀春泛、喬木清蔭、江海揚華.

特點

一, 歷史悠久。史學家顧頡剛在他的《蘇州史志筆記》中說:「蘇州城之古為全國第一,尚是春秋物,其次為成都,則戰國物……」; 二,水系獨特。2500年來,肇始於蘇州段的大運河,從郊外流入蘇州城區後形成了完整、網狀的水系網絡,城外、城內水系通過環古城河互聯互通,構成了氣息相應的有機整體,而且至今仍在交通運輸、文化旅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堪稱中國大運河水道的奇觀; 三,格局完整。蘇州古城區如今仍基本保持着宋代《平江圖》中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顯示了傑出的城市規划水平和典型水網城市所獨具的鮮明特色; 四,重視保護。蘇州歷代、歷屆決策者和社會各界大多對這座城市充滿感情,深切意識到蘇州古城彌足珍貴的價值。特別是上世紀80年代以來,在加快經濟發展,擴大對外開放的同時,蘇州始終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保護古城的批覆精神,對古城的基本格局、建築高度、建築容量、建築造型、建築色彩和建築環境設計進行了全面控制,以確保古城風貌不再受到損害。 正因如此,蘇州古城的保護成為國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範例。著名古城古鎮保護專家阮儀三教授評價:「目前為止,蘇州古城在所有中等規模以上的城市中保護得比較好,而且做的工作最認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