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園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蘇州工業園區》隸屬江蘇省蘇州市,位於蘇州市城東,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面積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間的重要合作項目,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和「國際合作的成功範例」。
工業園是最早在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產業園區類型[1],稱謂各異,例如美國的工業園和英國的企業區(enterprise zone)。建設這類實體的目的在於吸引新工業的投資,緩解工業對中心城市的壓力和對環境的污染。
較早的工業園曾定義為:在興建工廠之前,由一個獨立組織的規劃提供一組適用的工業建築(用地),輔之以基礎設施和綠色空間,如公共道路、植物園、娛樂場所、停車場等,且包括各類設施之間的地帶。
園區介紹
摒棄單一發展工業的模式,着眼於「產城融合、以人為本」的定位,20多年來,蘇州工業園區按照「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的原則,實現「一張藍圖干到底」,保持了城市規劃建設的高水平和高標準。以綠為脈、以水為魂的園區,綠化覆蓋率達45%以上。精心設計的雨水搜集和排水系統,令園區成為一座沒有內澇的城市。以「九通一平」為標準,建成發達的城市地下管網和高密度的城市路網,通過立體化多層次的交通樞紐與周邊發達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實現無縫對接,打造便捷高效的綜合公共交通體系。按照城市功能布局定位劃分不同類別居住區、相配套的商業服務體系,形成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以金雞湖為核心展開,環金雞湖區域布局中央商務區,構成園區的城市級中心;圍繞80平方公里「中新合作區」,布局商務、科教創新、旅遊度假、高端製造與國際貿易四大功能板塊,形成「產城融合、區域一體」的城市發展架構。
2020年,蘇州工業園區共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907.09億元,進出口總額941.77億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34.81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萬元。 在商務部公布的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考評中,蘇州工業園區連續五年(2016、2017、2018年、2019年、2020年)位列第一,在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四,並躋身科技部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2018年入選江蘇省改革開放40周年先進集體。
蘇州工業園區堅持更大力度發展創新型經濟,更高水平利用外資,搶抓開放創新、自貿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機遇,聚焦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國內外行業領軍企業在園區設立代表全球先進技術的研發、製造、服務、總部基地,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投入,引進各類生產性服務業和現代服務業新項目、新業態、新模式;推動開放創新融合,設立跨國企業聯合創新中心,服務跨國企業衍生的各類科技項目;深化與全球投資促進網絡的合作,加大跨國企業中國總部拜訪,組織雲上參訪對接推介活動,與全球各地商會協會組織探討經貿合作新機遇,推動新加坡等地國際商務合作中心實體化運作,延伸服務觸角,加強與頭部基金、產業資本、投資機構的合作,推動招商投資聯動,服務產業投資併購整合,進一步拓展跨境投資網絡和服務,在高質量「引進來」的同時,積極服務長三角企業高水平「走出去」發展,開展海外投資併購及返程投資,創新方式方法、以各種形式推進新一輪國際商務投資經貿合作。
蘇州工業園區有高速公路、國省道、鐵路、水路等交通網絡。其中滬寧城際園區站20分鐘到達上海、60分鐘到達南京,與滬、寧、杭融入同城高鐵網。區域內有若航通用直升機場,距離上海虹橋國際機場60公里,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20公里,距離蘇南碩放國際機場40公里。
工業園區規劃
工業園區是劃定一定範圍的土地,並先行予以規劃,以專供工業設施設置、使用的地區。作為工業發展的一種有效手段,工業園區在降低基礎設施成本,刺激地區經濟發展,向社區提供各種效益的同時,也給人類的生存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威脅。因此,工業園區的規劃[2]與建設必須改變過去單一的經濟目標,創造一種新的科學的生態理念,將生產與環保、生態與消費有機結合起來。
視頻
蘇州工業園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產業園區的發展類型有哪些?,搜狐,2018-09-25
- ↑ 工業園區規劃要點分析 ,搜狐,2018-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