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籽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蘇籽
|
|
|
蘇籽為唇形科植物皺紫蘇Perilla frutescens (L.)Britt. var. crispa (Thunb.) Hand.-Mazz.、尖紫蘇P.frutescens(L.)Britt. var. acuta(Thunb.) Kudo等的果實.亦名紫蘇子(《藥性論》)等.味辛, 性溫.入肺、大腸經.功能: 下氣、消痰、潤肺、寬腸.主治: 咳逆、痰喘、氣滯、便秘.內服: 煎湯, 5~10g;搗汁飲或入丸、散.
基本資料
紫蘇子油是一種高不飽和度的天然油脂,所含主要成份為α-亞麻酸,含量高達50%-70%,是所發現的所有天然植物油中這種脂肪酸含量最高的.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 蘇子含脂肪油和維生素B1.蘇子油芳香, 可以制上等肥皂, 亦可供給醫藥上使用.從蘇子油中可以提取紫蘇精.紫蘇精比蔗糖甜 200倍, 但無營養價值.
種子和葉中含黃酮類化合物, 已分離出9種黃酮甙, 2種黃酮和5種花色素甙.果實尚含β-谷甾醇、豆甾醇、鞣質等.
藥理作用
1. 對血脂的作用 用含紫蘇油的飼料餵雞, 能使雞血漿膽固醇水平降低, 但對小鼠無此作用, 並導致小鼠頸部脫毛和皮膚損害;用含紫蘇油的飼料餵兔, 能增加其體重和肝臟重量, 但對血漿及肝臟的膽固醇含量無明顯影響.
2. 抑菌作用 實驗表明: 紫蘇油(0.1%)對變形桿菌、黑麴黴菌、青黴菌及自然界中的黴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對黴菌和酵母菌的作用明顯強於0.05%的尼泊金和0.3%的苯甲酸.
3. 防腐、抗氧化作用 紫蘇子經脫脂後的乙醇提取物有防腐及抗氧化作用.可用於食物和藥品的長期貯存.其抗氧化作用較0.02%的BHT(2, 6-二叔丁基對羥基苯甲醇)為強.
臨床運用
臨床報道:
1. 治療嬰幼兒喘證 蘇子、僵蠶、川貝、白果、杏仁各4g, 麻黃、青黛、甘草各2g, 遠志3g.每日1劑, 水煎服.隨證加減.治療41例, 皆愈.3天以內症狀完全緩解者38例, 3~6天緩解者3例.[廣西中醫藥 1990, 13(6): 16]
2. 治療百日咳 川貝母、米殼、蘇子、百部、杏仁、陳皮、法半夏各等份, 為極細末.每周歲每次服0.5g, 1日3~4次.不足1周歲者每次服0.25g, 日服3次.治療患兒300例, 有效率為100%.服藥最少3天, 最多10天, 平均5天.[山東中醫雜誌 1990, 9(6): 22]
3. 治療蛔蟲病 生紫蘇子搗爛或嚼吃.成人 50~70g, 4~10歲服20~50g, 日2~3次, 空腹服, 連服3日.因蛔蟲引起胃痛、膽絞痛及嘔吐者, 用花椒3g, 米醋250ml, 熬水1次頓服, 蛔安痛止後再服蘇子.結果服藥後排出蛔蟲92例, 排蟲數2~47條.無一例出現副作用.[四川中醫 1986;4 (8): 47]
方劑選用:
1. 治療腳氣及風寒濕痹, 四肢攣急, 腳踵不可踐地: 紫蘇子二兩, 杵碎, 水二升, 研取汁, 以蘇子汁煮粳米二合作粥, 和蔥、豉、椒、姜食之.(《太平聖惠方》)
2. 治療消渴變水, 服此令水從小便出: 紫蘇子(炒)三兩, 蘿蔔子(炒)三兩.為末, 每服二錢, 桑根白皮煎湯服, 日二次.(《聖濟總錄》)
3. 治療食蟹中毒: 紫蘇子搗汁飲之.(《金匱要略》)
4. 順氣、滑大便: 紫蘇子、麻子仁.上二味不拘多少, 研爛, 水濾取汁, 煮粥食之.(《濟生方》紫蘇麻仁粥)
配伍效用
蘇子配伍陳皮 二者皆能理氣化痰、止咳定喘.但蘇子質潤, 功擅降氣消痰, 尚能溫中降逆;陳皮性燥, 長於理氣化痰, 並可理氣和胃.相伍為用, 燥潤並施, 則燥不傷陰、潤不留痰, 共奏化痰止咳、降氣定喘、和胃降逆之功效, 用於治療肺氣上逆之咳喘痰多、胸膈滿悶;痰濁中阻、胃失和降之嘔吐、呃逆等症.
蘇子配伍杏仁 蘇子辛溫, 下氣利膈消痰、潤肺平喘;杏仁苦溫, 降肺氣以化痰止咳平喘.二者合用, 其降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效更著.且二藥皆入肺與大腸, 有潤腸通便之功.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痰涎壅肺、肺氣上逆之胸膈滿悶、咳嗽氣喘以及伴有大便不通者.
蘇子配伍紫菀 蘇子降氣平喘、化痰止咳, 功擅降氣;紫菀潤肺下氣、消痰止嗽, 長於潤肺.二者伍用, 共奏化痰止咳、下氣平喘、利膈寬胸之功效, 用於治療咳嗽氣喘、咯痰不利、胸膈滿悶等症.
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
宜忌: `性主疏泄, 氣虛久嗽、陰虛喘逆、脾虛便滑者皆不可用.'(《本經逢原》)
[醫家論藥]
`蘇子主降, 味辛氣香主散, 降而且散, 故專利郁痰.咳逆則氣升, 喘急則肺脹, 以此下氣定喘.膈熱則痰壅, 痰結則悶痛, 以此豁痰散結.《經》雲, 膻中為上氣海, 如氣鬱不舒及風寒客犯肺經, 久遏不散, 則邪氣與真氣相持, 致飲食不進, 痰嗽發熱, 似弱非弱, 以此清氣開郁, 大為有效.'(《藥品化義》)
`蘇子, 散氣甚捷, 最能清利上下諸氣, 定喘痰有功, 並能通二便, 除風寒濕痹.若氣虛而胸滿者, 不可用也, 或同補劑兼施亦可.'(《本草匯》)
`諸香皆燥, 惟蘇子獨潤, 為虛勞咳嗽之專藥.性能下氣, 故胸膈不利者宜之, 與橘紅同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本經逢原》)
`蘇子與葉同功, 發散風氣宜用葉, 清利上下則宜用子也.'(《本草綱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