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屏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蘇繡屏風 |
蘇繡發源於蘇州,是四大名繡之一,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而屏風比蘇繡來的更早一些,《物原》說:「禹作屏。」此說雖早,但無據可證。《三禮圖》說,「屏風之名出於漢世,故班固之書多言其物。」此說雖有根據,但還有比其更早的記載。《史記;孟嘗君列傳》中有「孟嘗君待客坐語,而屏風後常有侍史,主記君所與客語」的記載,可知屏風之名在戰國時期就已有之。而屏風的使用早在西周初期就已開始。不過當時沒有屏風這個名稱,而稱其為「邸」。
基本內容
中文名稱:蘇繡屏風
發源:蘇州
起源
人們將蘇繡和屏風融合起來,可以說又是一個創新,成為現代生活的主流。
各個時代的屏風,又有自己的特色:
歷史沿革
漢代屏風
漢代時,屏風多以木板上漆,加以彩繪。紙張發明之後,則多用紙糊,上面畫各種仙人異獸等圖像。《後漢書;宋弘傳》曰;「弘當燕見,坐新屏風,圖畫列女,帝數顧視之。弘正容言曰:『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帝即為撤之。』」這種屏一般多扇組成,每扇之間用鈕連接,可以摺疊,比較輕便,用則設,不用則收起來。人稱曲屏。四扇稱四曲,六扇稱六曲。還有多扇拼合的通景屏風。
屏風還有鏤雕透孔的,河南信陽楚墓出土過一件木製鏤雕彩漆座屏。這類屏風多用木製,中間鏤雕出立體感很強的圖案,是一種純裝飾性的屏風。漢代,這種屏風還很盛行。《三輔決錄》載:「何敞為汝南太守,章帝南巡過郡,有雕鏤屏風,為帝設之。」
還有一種較小的屏風,名曰「隔坐」,多為獨扇素麵。《後漢書》就有對這種屏風的描述:「鄭弘為太尉時,舉弟五倫為司空。班次在下,每正朔朝見,弘曲躬自卑,上問知其故,遂聽置雲母屏風分隔其間。」《三國志;吳書》載:「景帝時,紀亮為尚書令,子騭為中書令,每朝會,詔以屏風隔其座。」這兩段記載,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了解當時屏風的使用情況。
蘇繡屏風分小屏風、大屏風兩大類,小屏風一般置於桌面,尺寸嬌小,因此又稱「台屏」,大屏風則特指落於地面,俗稱「地屏」,「地屏」規格尺寸相對於「台屏」大得多,多用於企業、飯店、賓館、居家廳室的裝飾。蘇繡屏風的做工相當精緻,細膩不乏雄偉氣魄,款式以「雙面繡」居多。
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的屏風
魏晉至隋唐五代時期,屏風的使用較前代更加普遍。不但居室陳設屏風,就連日常使用的茵席、床榻等邊側都附設小型屏風。這類屏風通常為三扇,屏框間用鈕連接,人坐席上,將屏風打開,左、右和後面各立一扇。在東晉顧愷之《列女傳圖》中還可以看到當時使用屏風的情景。圖中屏為三扇,描繪通景山水。這種三扇屏風,無須另安底座,只須打開一扇,便可直立。這時的屏風,除起陳設作用外,更主要的還是起遮蔽擋風作用。南北朝時,這類屏風開始向高大方面發展,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南史;王遠如傳》:「屏風屈曲從俗,梁蕭子云上飛白書屏風十二牒。」摺疊屏風的特點主要在於輕巧靈便,獨扇屏風卻不然,它形體寬大且重,還必須有較重的豎向木座支撐,否則不能直立。由於穩重,它在室內陳設中的位置相對比較固定。
隋唐五代時期盛行書畫屏風,史書及當時的給畫中屢有記載。《新唐書;魏徵傳》中有:「帝以旗上疏列為屏障。」《新唐書;李絳傳》記:「李絳元和二年為學士,憲宗命與崔群、錢徽、韋弘景、白居易等,搜次君臣成敗五十種,為連屏。」「舊紀元和四年,御製君臣事紀十四篇,書於六扇屏風。」還有的屏風雙面有圖,可以隨意陳設。單面就不然,只能靠牆陳設。這種連屏還不受數量限制,可以根據需要隨意增加。寧陶轂在《清異錄》中說,五代十國時期,後蜀孟知祥做畫屏七十畫,用活動鈕連接起來,隨意施展,晚年常用為寢所,喻為屏宮。
宋、遼、金、元時期的屏風
宋代屏風的方案資料甚少,然而形象資料卻很多。如宋代繪畫《梧蔭清暇圖》中的屏風,四邊較寬,邊框內鑲里框,以矮佬和橫棖隔成數格,格內鑲板,浮雕絛線,屏心描繪山水風景。屏下鑲裙板,鏤雕曲邊豎欞,下有墩子木。李公麟《高會學琴圖》中的屏風和范仲淹像中的屏風屬同一類型。寬邊框,全身素麵,不作任何裝飾,裙板鏤出壺門洞,兩側有站牙抵夾,底座與屏框一木連做。從畫面看,都是室外使用的場面。推測這類屏風為紙絹裱糊,重量不會太大。
屏風的使用情況在宋代墓葬中也有所表現。河南禹縣(今河南禹州)宋墓壁畫《對坐圖》描繪墓主人夫婦倆生前對坐飲茶的情景。兩人分坐在靠背椅上,身後有屏風遮蔽,這樣的陳設形式,主要是為顯示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屏風形體不大,獨扇,從畫面人物的比例看,高度與站立的人大體相同。估計也是隨用隨設的輕便之物。
較大的屏風形象應以宋人《白描大士圖》為代表,屏心為獨扇,從畫面人物比例看,形體龐大。木框之內給菱形寬邊,屏心滿飾六方龜背錦,比屏前所設的炕榻還長出許多。宋劉松年《羅漢圖》中的屏風,為三扇,中扇稍大,邊扇稍窄,並向前折成一定角度,呈為「八」字形,可以自行直立。這類實物資料,有山西大同晉祠彩塑中的聖母像。聖母端坐鳳紋寶座上,身後立海水紋三屏風。屏風正扇寬大,兩邊扇稍窄並微向前收,呈「八」字形,這種陳設形式,源於商周時期的「斧依」。直到明清時期,皇宮中還保留着這種形式。
考古發掘中也不乏其例,河南方城縣出土的宋代石屏風就很典型。屏框四周起細線,下部有橫檔,起額外加固作用。素麵,下有插榫。從形制看,與河南禹縣(禹州)宋墓壁畫墓主人身後的屏風當屬於一類。橫檔之下,兩面刻花,一面刻小朵花卉及石榴紋,另一面刻纏枝芙蓉花。山西大同金墓出土木屏風二件,楊木質,通高116厘米,底座高38.7厘米,屏寬38.3厘米。由雲紋底座和長方形屏框組成。框內裝方格架,兩面裱糊綾絹,然後書寫作畫,現僅存殘片。屏框下裝屏座兩個,座中開口,屏風插入口內,即可直立。河南方城鹽店莊村宋墓出土石座四件,兩側花紋上卷,中間有長方形缺口。高9.5厘米,發掘報告未說明用途,金代木影屏和山西大同白馬河元代王青墓出土的陶影屏底座相比較,可以斷定是專為架設屏見的底座。山東高唐金代虞寅墓壁畫所繪的屏風,還裝飾着精美的牡丹紋。
元代屏風除王青墓出土之外,還有大同市馮道真墓出土的木影屏,底座已朽,從殘存的痕跡看,為雲頭座,屏身上部刻小方格窗,四周鑲四塊條板,屏身下部用兩根棖檔間為三格,塗深棕色顏料,外罩桐油。
宋代屏風在造型、裝飾上,尤其是屏框內分割小格的作法,到明代還在普遍使用。
明清兩代屏風
屏風在宋代以前基本以實用為主,裝飾次之。到了明代,屏風不僅為實用家具,更是室內不可缺少的裝飾品。明代屏風可分為座屏風和曲屏風兩種。座屏風又分多扇組合和獨扇插屏。多扇座屏風由多扇組合而成,或三扇,或五扇,最多九扇,都用單數。每扇用活榫連接,可以隨時拆卸。屏風下有長榫銷,插在座面的孔中。底座多為「八」字形,正中一扇較高,並且稍寬一些,兩邊扇稍向里收,這樣屏風就立。
現代屏風
屏風發展至盡,發生了各式各樣的變化,現在它主要以三種屏風的形式展現出來。一種是明清代發展優化過來的座屏,現在稱為落地屏風。它主要有莊嚴、氣派的特點。寧外一種是明清時代發展過來的多扇屏風,現在稱為摺疊式屏風。它的古典特色更為突出。最後一種是2006年才新出的屏風,叫黑紗繡屏風。它由黑紗繡製成,配以金屬外框。適合各種酒吧,娛樂場所裝飾用。具有非常強的藝術效果。現代屏風深入到人們的生活各個方面,為家庭裝飾增添了一條靚麗風景圖。[1]
參考文獻
- ↑ 傳世精品紅木|當蘇繡遇上紅木家具!搜狐網,2024-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