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門答臘犀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蘇門答臘犀 |
中文學名: 蘇門答臘犀 |
蘇門答臘犀牛(學名:Dicerorhinus sumatrensis),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體長240-315厘米,體重550-1100千克,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紅棕色的長毛。
蘇門犀是獨居動物,僅在發情與扶養幼仔時相聚。它們是犀牛中最吵的。現僅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有零星分布,生活在雨林,沼澤和雲林中。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該物種已成為極度瀕危動物,全球數量僅存200餘頭。
2019年05月27日,大馬最後一隻雄性蘇門答臘犀牛「塔姆」(Tam),不幸逝世。[1]
物種學史
犀牛最早出現於早始新世,DNA的對比表明犀牛與馬在5000萬前「分家」。現存的犀科在晚始新世的歐亞大陸出現,現存犀牛的共同祖先生存在中新世。 蘇門犀是現存犀牛中最原始的一種,因為它保留了許多祖先的特徵。
最早的雙角犀屬的化石記錄出現在中新世早期,大約2300-1600萬年前。基因研究表明雙角犀在2590±190萬年前就已與其他犀牛分歧。目前有三種對於蘇門犀與其他現存犀牛的親緣關係的假說。一說蘇門犀與非洲的黑犀與白犀是近親,因為它們都有兩隻角。其他的分類學者認為蘇門犀與印度犀和爪哇犀更接近,因為它們的分布區很接近。
近期研究則表明兩種非洲犀牛,兩種亞洲獨腳犀和蘇門犀各自代表三種自2590萬年前分裂的不同的世系,而哪一支先分歧目前仍不確定。目前,一說蘇門犀和兩種非洲犀、兩種亞洲獨角犀的親緣關係一樣遠,二說和兩種亞洲獨角犀的親緣關係更貼近一點點。
形態特徵
成年蘇門犀肩高大約130厘米,體長240-315厘米,體重500-1100千克,是現存體型最小的犀牛,大小相當於大個體家牛,而最大個體重1100千克,人工圈養最大可達1500千克。蘇門犀長有兩隻角,這一點與非洲的白犀和黑犀相似,而不同於亞洲的印度犀和爪哇犀。前角較大,通常為15-25厘米,不過最大的記錄有81厘米,后角較小,通常是少於10厘米。角的顏色呈黑灰色或黑色,雄性的角大於雌性,不過此外兩性沒有區別。
四腿之後有兩片褶皺的皮膚,頸部有一片較小的皺膚。皮膚較薄,有2-3厘米厚。野外個體沒有皮下脂肪。渾身長有紅棕色的毛,為其他犀牛所不具備(有人據此推斷,蘇門犀由史前的披毛犀牛進化而來),毛有濃有稀,幼仔的毛較密。野外的毛較難觀察因為它們身上通常覆蓋着泥。飼養個體的毛較粗農因為與草木的摩擦較少。耳中的毛較長,尾尖有一簇濃密的毛。與其他犀牛一樣,蘇門犀的視力很差。雖然它們看似笨重,但它們可以輕鬆的翻山越嶺。
棲息環境
蘇門答臘犀在低地與高原都有出現,生活在雨林和沼澤中。棲息於接近水源的丘陵地帶,尤其是灌木較濃的山坡地帶。
生活習性
蘇門答臘犀是獨居動物,雄性的生活範圍可達50平方公里,雌性為10-15平方公里。雌雄的地盤經常重疊。沒有發現因爭奪地盤而搏鬥的行為。它們會挖泥土,排便,或把樹苗彎成獨特的樣式來表示它們的地盤。通常黃昏和清晨出來覓食,白天待在泥池裡休息。在雨季會遷徙到海拔較高的地區,在較寒冷的季節遷回山谷。
蘇門答臘犀幾乎不停的發聲,最常見的三種聲音包括「咦」,鯨歌聲與尖哨聲。「咦」是一種長約1秒的尖叫,是最常見的聲音。它們也會發出與露脊鯨相似的聲音,故名鯨歌聲。尖哨聲是三種聲音中最響的,蘇門犀花很長一段時間泡泥澡。當泥坑變小時,它們會用角與腳去挖深。泥坑會被用上2-12周,然後被拋棄。
蘇門答臘犀通常在黃昏和清晨出來覓食:以小嫩葉、樹苗、水果、嫩芽和細枝為食,每天可吃掉50千克。最常見的被食種類為番櫻桃屬的植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印尼、馬來西亞。
可能滅絕:緬甸。
地區滅絕:孟加拉國、不丹、 文萊達魯薩蘭國、柬埔寨、印度、中國、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泰國、越南。
繁殖方式
雌性在6-7歲達到性成熟,雄性則要達到10歲以後。孕期為15-16個月,每胎僅產1仔。幼仔體重通常為40-60千克,在15個月後斷奶,並在1-3歲時待在母親身邊。在野外生殖間歇期為4-5年。野外壽命大約為30-45年。 性關係之前會出現一段戀愛期,導致聲音交流的增加,尾部的提高,小便以及更多的肉體接觸,包括雌雄體用口鼻部撫摸互相的頭部與生殖器。戀愛的習性與黑犀較相似。年輕的雄犀牛往往會對雌性施暴,導致雌性的受傷甚至死亡。在野外雌性會逃離過度粗暴的雄性,在飼養的籠圈中則不行,導致較低的飼養生殖率。
發情期長約24小時,並會在21-25天後復發。辛辛納提動物園的個體交配時間大約為30-50分鐘,與其他犀牛相似,在馬來西亞的蘇門答臘犀保護中心的個體則較短暫。蘇門答臘犀較長的交配時間與對其他犀牛的觀察,表明其交配季節應該也比較長。
人工飼養的蘇門答臘犀牛在2001年繁殖成功,之前的飼養繁殖都因各種原因而失敗,研究發現蘇門答臘犀的排卵靠交配的催生且有不穩定的孕酮數量,2001年的成功是因為孕酮的補給。
野外壽命大約為30-45年,飼養環境中的記錄是一頭雌性的北部蘇門答臘犀牛,活了32年8個月,在1900年死於倫敦動物園。
種群現狀
蘇門犀在東南亞的數量曾經很多,現在野外僅存200多頭。雖然綜合數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蘇門犀滅絕的威脅更大因為當地較嚴重的捕獵與棲息地的喪失,而且它們的種群相隔比較遠。相反幾乎所有的爪哇犀都生活在爪哇島的Ujung Kulon半島。另外蘇門犀的數量正在下降,而爪哇犀的數量則比較穩定。兩種犀牛都被列為極危動物。偷獵與棲息地的喪失導致它們僅存於人類難以到達的地域。
蘇門犀曾經遍布於蘇門答臘,婆羅洲,印度,印度支那和中國華南甚至中原地區(中國早期的記載並沒有鑑別種類,所以並不確定是否蘇門犀和爪哇犀兩種都有。從現有文物來看,如小臣艅犀尊 、戰國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均為雙角,似以蘇門犀為主)。現僅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有零星分布。未證實的記載在各地都有,曾經有傳言說緬甸有存活種群的證據,可惜該國的政治混亂阻止了進一步的調查,但如今被認為有種群倖存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曾經有,緬甸的偷獵猖獗狀況也使幾乎不可能有個體殘存至今。
20世紀80-90年代曾嘗試用人工繁育來保護這一物種但以失敗告終 。由印尼犀牛保育計劃在武吉巴里杉Bukit Barisan國家公園成立的反盜獵小組成效卓著2003年在小組人員的努力下協助緝捕與起訴11名參與9件盜獵蘇門答臘犀牛的人士其中兩起被判3年與3年半的重刑
印尼蘇門答臘犀牛因人類的非法盜獵目前正瀕臨滅絕。在該物種的主要棲息地——印尼葛林芝塞布拉國家公園內,這種犀牛的數量已由1990年的500頭減少到目前的50頭。 在葛林芝塞布拉國家公園的蘇門答臘犀牛在14年間減少了90%,其主要原因是非法盜獵所致。這個自然公園綿延西蘇門答臘、占碑、明古魯和南蘇門答臘四個省份,盜獵者主要來自明古魯和西蘇門答臘兩省。
印尼當局已決定把僅剩下的犀牛遷出葛林芝塞布拉國家公園,轉移到南榜省較為安全的國家公園,以避免世界上這一瀕危的犀牛物種被滅絕。明古魯等省的地方官員要求當地居民不要再去國家公園濫捕濫殺這種個頭不大、身上有毛的蘇門答臘犀牛以及其他珍稀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Ⅰ級保護動物。
動物世界-蘇門答臘犀牛
TAG標籤: 蘇門答臘犀牛 蘇門犀 雙角犀 亞洲雙角犀 毛犀牛
參考來源
- ↑ 蘇門答臘犀概述(附圖),有動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