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苓 |
苓,漢語二級字, 讀作苓(líng),1、指"茯苓"。2、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3、古同"零",零落。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苓
拼音; líng
部首; 艹部
五筆; AWYC
倉頡; TOII
鄭碼; EOW
筆順; 橫豎豎撇捺捺折捺
字級; 二級(3865)
平水韻; 下平九青
注音; ㄌ一ㄥˊ
總筆畫; 3+5
結構; 上下
造字法; 形聲:從艹、令聲
異體字; 蓮 䕘
常用信息
(1) 古書上說的一種植物。
(2) 古同"零",零落。
(3) 鄭碼:EOW;U:82D3;GBK:DCDF
(4) 筆畫數:8;部首:艹;筆順編號:12234454
詳細註解
名詞 (1) (形聲。從艹,令聲。本義:植物名。苓耳,即卷耳)
(2) 藥草名。茯苓、豬苓皆簡稱苓。茯苓是寄生於松樹根下的一種菌類植物。豬苓是楓樹苓,生于楓根下的一種植物。二者均可入藥
舉例:苓龜(中藥名。即茯苓。因上等茯苓烏龜狀而得名)
苓,卷耳也。--《說文》
失時者苓落。--《漢書·敘傳》
山有榛,隰有苓。--《詩·邶風·簡兮》
(3) 豬屎
苓通(比喻低賤物。豬糞叫苓,馬糞叫通)
形容詞 (1) 零落。同"零"
舉例:苓落(草木凋落。同"零落")
得氣者蕃滋,失時者苓落。--《漢書·敘傳上》
(2) 草木青翠
舉例:苓蘢(形容草木青蔥茂盛的樣子)
根莖枝葉,青蔥苓蘢。--《淮南子·俶真訓》
常用詞組
苓耳líng'ěr
[the cocklebur,Xanthium strumarium] 草名,亦名卷耳
English
苓L í ng
Point the " 茯苓 ".
The ancient in the book say on planting the thing.
In ancient times similar to the " zero",scattered.
姓氏
苓:南通大學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苓玉來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說文》卷耳也。《爾雅·釋草》菤耳,苓耳也。《注》卷耳形似䑕耳,叢生如盤。《陸璣疏》可煑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婦人耳璫。幽州謂之爵耳。《博雅》苓耳,枲耳也。
又《詩·邶風》山有榛,隰有苓。《傳》苓,大苦也。
又茯苓,藥名。《淮南子·說山訓》千年之松,下有茯苓。《魏志》潁川郤儉,能辟穀餌茯苓。
又豬苓。《本草注》其塊黑,似豬矢,故名。《韓愈·進學解》是猶昌陽引年,而進以狶苓也。
又地名。《晉書·地理志》扶苓縣,屬九德郡。
又通零。《說文》草曰苓,木曰落。
又《集韻》靈年切,音蓮。草名。《枚乗·七發》蔓草芳苓。《注》古蓮字。 《韻會》亦作蘦。
又作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