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芭爾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苔芭爾迪 | |
---|---|
苔芭爾迪 | |
原文名 | Renata Tebaldi |
出生 |
意大利佩薩羅 | 1922年2月1日
逝世 | 2004年12月19日 | (12歲)
國籍 | 意大利 |
職業 | 女高音歌唱家 |
知名作品 |
《阿伊達》 《奧塞羅》 《波西米亞人》 《歌女焦康達》 |
勒娜特·苔芭爾迪Renata Tebaldi (1922年2月1日意大利佩薩羅 --2004年12月19日聖馬力諾)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1944年首次登台,演唱包伊托歌劇《梅菲斯特費勒斯》中的愛倫娜。1946年受到托斯卡尼尼賞識,邀她參加米蘭斯卡拉歌劇院復業典禮演出,從此走紅樂壇。她是演出威爾第和普契尼歌劇的最重要的女高音之一,嗓音剛勁有力,她扮唱的阿依達至今令人難忘。
基本資料
中文名
苔芭爾迪
外文名
Renata Tebaldi
國 籍
意大利
出生地
意大利佩薩羅
出生日期
1922年2月1日
逝世日期
2004年12月19日
職 業
女高音歌唱家
簡 介
當代女高音中,嗓音醇美、儀態優雅的苔芭爾迪曾一度風靡全球。這位被指揮大師托斯卡尼尼讚譽為"天使的聲音"的漂亮女高音,當年曾被美國《時代》周刊作為封面人物,列入當代偉人之列。美國康涅狄格州首府哈特福德市一個廣場選定名為"苔芭樂爾迪"可見她的名聲已大大超越了國界。在歌唱藝術上,苔芭爾迪對人類是有所貢獻的。
生 平
1922年2月1日,苔芭爾迪生於意大利帕爾馬。母親是個慈祥的婦女,父親卻風流成性,當她生下來3個月時,父親扔下她們母女跟別的女人走了。這個破裂的家庭給苔芭爾迪一生帶來心靈的創傷。至今,她孤獨一人居住在米蘭,與一隻長毛狗相依為命,這大概是一種心理障礙。
苔芭爾迪一開始在帕爾紀音樂學院隨著名的聲樂大師坎波加利亞尼學唱,後來,苔芭爾迪在佩薩羅遇到了著名的女高音梅麗絲(C .Me l is),她是托斯卡的權威表演者。試聽後,格麗絲驚訝地說:"我從未聽過這麼美妙的音色"。於是,在這位熱情的導師悉心教導下,苔芭爾迪在聲樂上取得了驚人的進步,有脫胎換骨之變。
1944年,苔芭爾迪在羅威果,有機會參演歌劇《梅菲斯特菲勒》中的愛蓮娜一角,由坎波(Compo)指揮。這是她職業性的首演,獲得很大的成功,從此開始了她的歌唱舞台生涯。接着,她在羅威果還飾唱劇中的女主角瑪格麗塔,倍受歡迎,反應強烈。事後,她赴米蘭演出,飾唱愛爾莎(瓦格納《羅恩格林》)、伊娃(瓦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托斯卡、咪咪、薇奧列塔和苔絲狄蒙娜等角色,轟動了歌劇之都。
在重建斯卡拉歌劇院落成典禮的音樂會上,她唱了羅西尼的歌劇《摩西在埃及》中禱告唱段,她站在升降機架從上而下,托斯卡尼尼說:"這是從空而降的天使的聲音。"從此,全世界都知道她這天使的聲音,她名望日盛,身價百倍,各地爭相聘約。威尼斯、羅馬、拿波里、佛羅倫薩等意大利所有主要的城市依次在歡迎她的演出。1950年,她首演於倫敦皇家歌劇院,在指揮大師維克多·德·薩巴塔(V.Sabata)指揮下,她唱苔絲狄蒙娜與《安魂曲》(威爾第曲),轟動一時,倍受讚賞。
1955年,苔芭爾迪成為美國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的主要成員,也是她歌唱事業鼎盛時期,在大都會歌劇院20年中,她共演出了五十部歌劇,每次演出都是滿座,她成為歌劇院票房的保證。每年樂季之後,她定期回到祖國,每次都先在拿波里停留,同胞都以鮮花熱情歡迎這位"滿座小姐"。
1970年,她在大都會歌劇院飾唱明妮。三年後重唱苔芭狄娜,唱功不減當年,仍受歡迎。此角色她在大都會歌劇院共演了210次,這是個光榮的歷史。 1973年退休後,她不再表演歌劇,只從事音樂會演唱工作。 1985年在聖馬力諾、布賽托從事聲樂教學工作。
12月19日,一個全世界歌劇愛好者都不願意聽到的消息被世界各大媒體傳遞——意大利女高音歌唱家勒娜特·苔芭爾迪在這一天與世長辭,享年82歲。 聞聽她的死訊,歌唱家帕瓦羅蒂痛惜地說:「再見,勒娜特,你留給我們的美好記憶和你的歌聲將永遠銘刻在我心裡」。斯卡拉劇院現任音樂總監穆蒂對記者說:「苔芭爾迪是最偉大的表演者,擁有歌劇舞台上最好的聲音。」在威尼斯鳳凰劇院,當天欣賞歌劇的觀眾為苔芭爾迪默哀了一分鐘。
很多意大利人稱苔芭爾迪是「我們的勒娜特」。儘管她的很多成功都是在美國取得的,但她是最意大利化的歌唱家。她很少用母語之外的語言演唱,即使是瓦格納或者古諾的作品。她認為法語鼻音太重,德語喉音太多,惟有意大利語最適合歌唱。她在國外演出的時候,總要求廚師準備意大利食品。她休假總是選擇意大利的Rimini。1976年美國卡耐基的告別演出後,她賣掉了自己在紐約的寓所,返回米蘭居住。
離 亂
苔芭爾迪與羅西尼誕生在同一個城市——亞得里亞海邊的佩扎洛。她生長在帕爾馬。父親是個造詣不高的大提琴手,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參戰受傷,他還是個不稱職的丈夫,在勒娜特還是嬰兒的時候就離開家。 苔芭爾迪的母親曾是一個有才華的歌手,她希望從事歌唱事業,最終卻當了護士。
父親離開後不久,苔芭爾迪一天早上突然站不起來了。她被確診為小兒麻痹。母親為她注射、按摩、熱敷,一共5年,她竟然痊癒了。患病期間,苔芭爾迪不能享受戶外運動,卻對音樂產生了興趣。她15多歲的時候,進入帕爾馬音樂學院學習。苔芭爾迪在二戰期間開始了她的舞台生涯。她第一次登台是1944年在博伊托的歌劇Mefistofele中擔任配角埃里娜。在這次演出歸途的火車上,苔芭爾迪一行受到持槍歹徒的襲擊。第二年開春,她第一次在帕爾瑪登台扮演《波西米亞人》中的咪咪。劇中扮演馬采羅的男中音演員,在前往劇院的路上被炸彈炸死。
歌 壇
當戰爭結束,苔芭爾迪的歌聲引起了托斯卡尼尼的注意。在為大師試聽後,她被邀請參加1946年斯卡拉劇院戰後重新開放的首場演出。她演唱了羅西尼的歌劇《摩西》選段,和威爾第《眾讚歌》中的女高音部分。後面5年,苔芭爾迪在斯卡拉劇院站穩了腳跟,並開始扮演一些重要角色,如《奧塞羅》中的苔斯德蒙娜和《安德里亞·切尼爾》中的Maddalena 。1950年托老再次邀請她演出《阿伊達》。1955年苔芭爾迪在倫敦科文特花園歌劇院演出《托斯卡》,與她同台合作的有Ferruccio Tagliavini 和戈比。
苔芭爾迪的美國首演是1950年在舊金山演出《阿伊達》。大都會的總經理賓格在聽過她的演出後立刻邀請她在大都會演出同樣劇目。但是苔芭爾迪的做法很明智,選擇了一個更有利的大都會首演時機,那就是1955年1月在演出《奧塞羅》。這次演出明星匯粹,莫納科扮演奧塞羅,瓦倫扮演伊阿古。當時《紐約時報》的評論家奧林·唐寧斯並沒有正面評價她,但是到了2月她演出《波西米亞人》的時候,唐寧斯的譽美之詞再也難以抑制:這是一種有多重色彩的聲音,讓人心曠神怡……
此後,大都會成為苔芭爾迪的根據地,她分別在這裡擔任過咪咪、巧巧桑、托斯卡、曼濃、維奧列塔等多個角色。 大都會的總經理賓格給苔芭爾迪起過一個綽號,叫她:「鐵酒窩」。意思是說,她甜蜜外表之後是鋼鐵一樣的意願。
1966年,在大都會移師林肯中心後的演出中,她頭場演出巴伯《安東尼與克羅巴特拉》反響平平,但是第二天的《歌女焦康達》獲得了極佳的效果,與她同台演出的是男高音科萊里。這也是她最著名的演出之一。兩年後,苔芭爾迪說服賓格在大都會演出了齊萊亞的歌劇Adriana Lecouvreur,科萊里在前兩場演出中扮演男主角,後面的演出由年輕的普拉西多·多明戈接替。
1970年,她又在大都會推出了一個新角色——《西方女郎》中的Minnie。在演出這個作品的時候,她被要求在第三幕騎馬上登台。苔芭爾迪一向害怕馬匹,她起初拒絕走近這個動物演員,直到確認自己是安全的。在第一次排練的時候,苔芭爾迪走到馬身邊,輕拍它的鬃毛,說:「好吧,馬先生,我是苔芭爾迪,你和我會成為朋友嗎?」苔芭爾迪終於克服了她的恐懼,演出獲得了成功。MINNIE很快成為苔芭爾迪最受到歡迎的角色。
對 手
苔芭爾迪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另一為女高音瑪麗亞·卡拉斯也如日中天。兩人第一次會面是在1947年的維羅納音樂節,苔芭爾迪演出《茶花女》,卡拉絲演出《伊索爾德》,雙方還沒有什麼競爭。3年後,卡拉絲在斯卡拉劇院演出了幾場《阿伊達》,不久,苔芭爾迪也出演了這個角色。1951年她們之間終於爆發了衝突。一個意大利公司帶她們兩人到南美洲演出。組織者很不明智安排兩個人在同一場音樂會上出場。之後,卡拉絲指責苔芭爾迪破壞了不能有加演曲目的協議(苔芭爾迪上演了不是一個而是兩個加演),還批評苔芭爾迪扮演的維奧列塔一塌糊塗,建議她放棄這個角色。她們的這種不和睦在旅行的剩餘時間一直延續着。
苔芭爾迪1955年在大都會首演成功後,卡拉絲也成了斯卡拉歌劇院的香餑餑。斯卡拉的經理AntonioGhiringhelli對卡拉絲言聽計從。苔芭爾迪只好悄悄地離開。卡拉絲很快也成為大都會的常客,但她只演出過《諾爾瑪》和《拉梅摩爾的路西亞》等劇目。兩個人的競賽在悄然進行着。
1956年,她們間的關係惡化到谷底。《時代》雜誌發表了卡拉絲的封面故事,文中卡拉絲對記者說,她和苔芭爾迪之間的比較就像香檳酒和可樂一樣。苔芭爾迪在回應中也話中帶刺:香檳酒更容易變酸。
苔芭爾迪和卡拉絲都在50年代達到藝術顛峰。當時苔、卡各自的擁戴者已經形成了兩個陣營,就像米蘭的足球迷也分為兩個陣營一樣。當卡拉絲占據斯卡拉,苔芭爾迪就遭到排斥,反之亦然。惡俗的媒體拚命炒做雙方的矛盾,它們渴望捕捉任何一條讓她們兩人同時成為主角的新聞。後來在談到為什麼1955年後4年沒有在斯卡拉劇院演出的原因時,苔芭爾迪說:「一個雞籠子裡,不能養兩隻公雞。」
60年代末,兩人實現了和解。在1968年大都會演出季,苔芭爾迪演出齊萊亞的歌劇Adriana Lecouvreur之後,卡拉絲來到後台祝賀演出成功。兩個女高音,在照相鏡頭面前擺姿勢互相擁抱,卡拉絲流下了眼淚。這是兩人最後一次見面。直到1977年去世,卡拉絲對她以前的競爭對手再也沒有說過惡意的話。 卡拉絲的丈夫Giovanni Battista Meneghini曾說,她們之間的不和其實都是假象,之所以這樣做,目的是為了促銷她們的唱片。
苔芭爾迪比卡拉絲年齡稍大一些,而且舞台生涯更長。她們的聲音很不同。苔芭爾迪的聲音豐滿,有奶油色,技巧和氣息控制自如。當她在舞台上的時候,沒有絲毫的恐懼感覺。任何事情都不會出錯。她選擇角色很小心。儘管早年演出過瓦格納和亨德爾的歌劇,但是後來她專注於意大利作品,在舞台上在錄音室里都是這樣。威爾第和普契尼是她最喜歡的作曲家,當然還有真實主義歌劇的代表人物齊萊亞和焦爾達諾。
謝 幕
苔芭爾迪一輩子沒有結婚,也沒有孩子。在1995年出版的傳記中,她公開談論了自己的羅曼史。早年,她愛上了一個年輕的英俊的醫學院學生,還曾私定終身;後來,她與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Nicola Rossi-Lemeni有過愉快的戀愛經歷,Rossi-Lemeni甚至要拋棄指揮家塞拉芬的女兒與她結合。她還與指揮家巴斯勒談過4年戀愛,但最終因不願意拆散對方的家庭,她選擇了離開。
在晚年接受採訪的時候,她說對自己的單身生活沒有遺憾:「我多次墜入愛河,愛情對對一個女人非常重要。但是我怎麼能在當歌手的同時成為一個太太,一個母親呢?當我週遊世界的時候,誰照看我的孩子呢?」
苔芭爾迪1973年1月在大都會告別了歌劇舞台,她在告別演出中再次扮演苔斯德蒙娜。後面幾年她只參加音樂會演出,與她經常合作的是男高音科萊里。通過音樂會演出,她得以週遊世界,並在1975年訪問蘇聯。她最後一次登台是1976年5月在斯卡拉劇院,那一年她54歲。 在解釋自己在狀態很好的情況下息影舞台的原因時,她說:「這是為了避免痛苦的衰落過程。」
苔芭爾迪在DECCA公司製作了很多唱片,留下了很多傳奇的歌劇錄音,包括《奧塞羅》、《命運之力》、《安德里亞·切尼爾》、《波西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和《游吟詩人》。
評價
苔芭爾迪是位典型-戲劇型女高音,被公認為傑出的美聲代表人物之一。她的發聲極為柔潤流暢,鬆弛自如,沒有任何強制的緊張力,從沒有過聲音的瑕疵,音質醇美極了,聲音乾淨,她對音樂有一種天賦的敏銳感,一聽到音樂,她忘懷一切,完全投入音樂中,她的歌聲有色,絲絲扣人,這是她的演唱最可貴之處,她的用聲非常明智,選曲也十分慎重。她從來不一味追求音量、音域而損壞聲音的音質,不唱力所不及的作品。
視頻資料
Voi lo sapete- 苔芭爾迪 Renata Tebaldi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