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苗栗縣三義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苗栗縣三義鄉位於苗栗縣南端,隔大安溪與台中縣后里鄉相鄰,東北隔三角山(五六七公尺)和銅鑼鄉新隆、興隆兩村毗連,東方挺拔俊秀的關刀山脈是三義鄉和卓蘭、大湖的天然界線,西側則以名聞遐邇的火炎山稜脈與苑裡、芎蕉坑、南勢林、福興、通霄相接,北與銅鑼鄉樟樹村竹圍接壤。

地形

三義鄉為三義台地盤結之地,介於火炎山與關刀山之間,地勢以東緣的關刀山山脈為最高,連關刀山、祭凸山一線為分水嶺,以北為西湖溪上源,以南為大安溪北側支流鯉魚溪(景山溪)流域。受河川切割、侵蝕,境內矮陵起伏,平均高度約海拔四OO公尺,呈現典型丘陵地形,山多田少,平原占百分之十,餘為山地、丘陵。

高速公路三義交流道為界,北部西湖溪上游,地勢由南向北傾斜開口成峽谷狀,河谷平原狹小,耕地面積有限,街道沿緩坡而建,為主要聚落所在。南部大安溪及其支流鯉魚溪沖積平原,一片沃野,為主要農業地帶。 關刀山山脈位在鄉境東緣,北起後龍溪南岸龍船山,南至大安溪北岸之下太平山,全長二十四公里,主峰關刀山,高八八八公尺,為本鄉與銅鑼、大湖、卓蘭之界山。整條山稜,翠巒綿互,附近地形多為坡緩稜寬的丘陵地,高度三百至八百公尺。 火炎山位在鄉境西側與苑裡交界處,為苗栗丘陵(位後龍溪以南、大安溪以北,尖豐公路以西到台灣海峽)最高峰,近大安溪一側邊坡,地表呈「惡地」地形。

地質

坡地土壤以紅棕壤、黃棕壤石質土為主,大多呈酸性反應,紅棕壤分布於西側山區為更新世紅土台地堆積層,南側則屬沖積土壤為現代沖積層,其餘大多為黃棕壤屬中新世晚期三峽群地層。 火炎山高六○二公尺,屬於頭嵙山層(頭嵙山位在豐原東南方),其巨厚礫層推測是古大安溪的沖積扇,在劇烈造山運動時孕育而生成。礫層中的泥土,由於氧化淋溶作用迅速,使地表含氧化物較多的鐵鋁物質,在深溝峽谷與直立的圓錐狀山峰間,構成鮮紅、金黃、橘紅及褐黃等各種色彩,在夕陽映照下有如火炬般的跳躍,此為火炎山地景最佳寫照。 三義鄉位於西部地震帶上,民國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一日上午六時發生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南南東三公里處,當時三義地區受災慘重,罹難九十六人,受傷三百餘人,房屋倒塌者不計其數,其中魚藤坪、拐子湖、鯉魚潭房屋幾近全部傾毀。

三義歷史

三義鄉於清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劃分區域由彰化縣歸淡水廳管轄。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由李藤華等人開莊設置街道,名曰「三叉河莊」,同治九年(一八七○)設淡水廳三叉河隘,光緒元年(一八七五)隸屬台北府新竹縣轄。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台灣脫離福建省管轄而設省。劉銘傳欽使來台任首任巡撫,於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新設轄區,改屬台灣府苗栗縣三叉河莊。

光緒二十一年(一八九五)中日甲午戰爭,清廷戰敗,割讓台灣、澎湖給日本,日本佔領台灣後,將本鄉編屬台灣縣苗栗廳三叉河支廳,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改隸新竹縣,次年又改屬台中縣,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設三叉派出所,實施戶囗普查,編保甲。宣統二年(一九一○)更改為苗栗一堡三叉河支廳,民國二年(一九一三)鯉魚潭改隸三叉莊,民國九年(一九二○)改制廢除支廳,本鄉改屬新竹州苗栗郡三叉莊,分布保甲制度為三叉字、雙草湖字、雙連潭字、拐子湖字、魚藤坪字及鯉魚潭字等六保,由莊役場轄治。

民國三十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投降,台灣重回祖國懷抱,重編台灣行政區,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本鄉改為福建省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新竹縣苗栗區三叉鄉,將原有三叉莊分為廣盛及盛興兩村,至此本鄉共分為七村計有一三九鄰,並組織鄉自治會,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十月二十五日行政區域再次劃分,改為台灣省苗栗縣三叉鄉,民國四十年六月陳永財先生當選為首任民選鄉長。民國四十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因「叉」字不雅奉准更改為「義」。至此,「中華民國台灣省苗栗縣三義鄉」名稱沿用至今。

三義鄉以前北部是平埔族打哪叭社居住的地區,南部則是巴宰海平埔族的移住地。全鄉都是原始森林,其中以樟木尤為茂盛。據文獻記載於清雍正年間有「淡水廳貓狸堡三叉河莊」的封域,但真正開墾則始於清乾隆二十七年(一七六二),有潘大猷入墾南端,聚居於鯉魚潭一帶,現在鯉魚潭村「番仔城」相傳即是當年潘氏之部落所在地,同時另有少數廣東客家人進入雙連潭、拐子湖及魚藤坪等地,過著狩獵、採樟、伐木及防阻原住民襲擊的生活。其間亦有羅芳華、李文禮及張衍岳等陸續開闢三叉河(廣盛村老街)一帶。

道光二十二年(一八四二)銅鑼灣人李騰華等十五人組織股夥三十二股稱為「金華生」墾號,招募墾佃百戶,經麻薯舊社原住民同意,開墾三叉河(廣盛村),經營墾殖、製腦、製材、築巿街並設隘寮和隘丁,防患大湖地區原住民侵擾,其築之巿街稱為「三叉河街」。道光二十六年(一八四六)又有吳紹遠夥同五人,組成「金隆盛」墾號.向岸裡社屯辦潘清章,通事潘德和約墾雙草湖(雙湖村)一帶山林,並搭設腦寮、闢田種植,咸豐六年(一八五六)吳鳳能兄弟開發雙連潭(雙潭村)。同治五年(一八六六)楊清安開拓魚藤坪地區(龍騰村)。光緒九年(一八八三年)吳復初、楊清安和詹連潭等三人合墾三叉河。此後漢人入墾者日漸增多,由開始拓荒到光緒年間,經先民百餘年的揮汗墾闢,三義地區大多已被開發,居民日增,奠定日後立莊設鄉的基礎。

民國七十三年五月,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劉益昌等人,以四個月時間,在鯉魚潭水庫地區發現「伯公瓏」舊石器遺址共十二處,採集史前石器一O八件、陶片二九五件。鯉魚潭發現的史前遺物,在苗栗縣已出土的各處遺址中,是最豐富完整的一處。從各種石器和陶片等器物研判,住在景山溪河階台地的史前居民,他們的生活型態是以農為主,但兼有狩獵、漁撈等生活方式。另外從出土的器物質地來看,大多不是本地原產的,可見地們已經有遠距離的商業行為,或輾轉交往的情形。據考證以上所發現的史前遺物,約存在於兩千年前左右的黑陶文化到三、四干年前的彩陶文化都有,其中「伯公壟文化」年代約在三干七百年前到一萬年前,是台灣已發現的少數萬年先民遺址之一,足見本鄉先民開發之早,尚待進一步考究和探討。[1]

苗栗縣三義鄉位於新竹及臺中之間,是臺灣西部最適合旅遊及渡假的旅遊勝地。不僅氣候宜人、鮮少天災;交通也是相當便利,每年都吸引超過650萬人次的國內、外旅客來苗觀光旅遊。

「桐花」、「木雕」、「溫泉」、「水果」、「陶瓷」及「客家菜」是苗栗觀光的6大特色,結合這6項的觀光資源,安排一趟3天2夜或2天1夜的渡假行程,是每位旅客來苗栗旅遊的最佳選擇。

每年的4月及5月,全臺灣最美的油桐花海就會在苗栗盛開,許多旅客喜歡欣賞雪白的桐花遍滿整個山頭,或是倒映在寧靜的湖面上;也有許多旅客每年都來到苗栗,體驗桐花落下的驚喜感。臺灣的桐花就如同日本的櫻花,每年都帶動旅遊的熱潮。

苗栗有5個主要的觀光地區,包含:「三義木雕及舊山線旅遊區」、「大湖草莓文化園區」、「泰安溫泉風景區」、「明德水庫風景區」及「南莊獅頭山風景區」;旅客在造訪這些旅遊目的地的同時,可以再結合客家美食、原住民文化、休閒農業、濱海遊憩及各項節慶活動,讓每次的旅程更豐富。 [2]

龍騰斷橋

龍騰舊稱「魚藤坪」,相傳先民在開墾初時,鯉魚潭有鯉魚精危害地方,鄉民苦不堪言。為了克制鯉魚精作怪,遂在龍騰山區遍植魚藤,同時,又將東面的高山稱為關刀山,用意是藉關刀山斬魚藤,以毒殺鯉魚精,最後魚怪果然不再危害,居民從此安居樂業。至臺灣光復設村後,村民認為「魚藤」不雅而改名為龍騰。

西元1935年4月21日清晨,臺灣中部大地震,震央即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弔。搭火車經三義時,龍騰斷橋遺跡打眼前掠過,令人印象深刻。

民國88年(西元1999年)9月21日再度遭受九二一大地震的無情摧殘,由北端算起第五橋墩半殘拱口二次被震斷,龍騰斷橋除了深具古樸之美外,也是經歷二次大地震的活見證。

勝興火車站

是西部縱貫鐵路的最高點,站內月台有一座紀念碑,標高 402.326公尺,為西部縱貫鐵路中最險峻、自然景觀最特殊的一段。勝興車站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為一日式虎牙式木造建築,虎牙式設計據說有避邪祈福的作用。

勝興火車站興建於西元1906年,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站內設施有許多日治時代的設備,例如與泰安之間作為列車通行證的「電器站牌」,現已改為中央控制系統,這套設備也就逐漸成為歷史。

民國87年(西元1998年)9月23日晚上9點10分車次167最後一班南下列車停靠後,新舊山線完成切換,舊山線縱此畫下完美句點。

現在到勝興車站的遊客卻多了一份緬懷,停駛後列車不再來,反而多了新人拍攝婚紗的懷舊場景,越野車手馳騁的新天地,還有三五成群的遊客走進隧道探險的新風貌。擁有多項第一的勝興站,在各方的關愛下已於民國88年(西元1999年)4月16日經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至此深富歷史與觀光資源的文物得以保存。

三義木雕

發展的起源,是鄉民吳進寶先生於西元1918年撿拾枯木回家加工做擺飾,被日本人視為藝術品而喜歡,吳進寶進而與日本人研究如何大量加工生產這些枯木藝術品。

早期,三義的木雕多以神像、工藝品為主,近年來,由於個人風格的藝術創作風氣大開,各式各樣題材的雕刻作品不斷的推陳出新,令人嘆為觀止!

「三義木雕博物館」臺灣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該館以收藏展示木雕藝術精品為主,包括各國土著的民族木雕與臺灣木雕藝術等。

鯉魚潭水庫

因位於三義鄉鯉魚潭村,因此命名為鯉魚潭水庫,是苗栗縣最大的水庫,於民國八十一年竣工。鯉魚潭水庫具有四項功能,包括灌溉、防洪、發電與觀光,主要是供給台中縣市與苗栗地區的民生、農業與工業用水。水庫內水資源孕育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包括大量的魚蝦,還有天然闊葉林與次生林,裡頭還有許多野生動物資源。鯉魚潭水庫風景秀麗,加上附近也有許多景點,因此成為苗栗境內的著名景點之一。

鋸齒堰

鯉魚潭水庫具有全臺灣唯一的鋸齒堰溢洪道,後自然溢流的水勢也很雄偉壯盛,自然洩洪堰就是採自然的方式來洩洪,當水庫水滿超過鋸齒堰的高度時,水流就自然溢出,經從溢洪道排放至下游的後池堰,因此可見如七、八道瀑布並排而下,瀑聲淙淙,如樂團交響,瀑沬隨風散開,迎面潑灑而來,兩側湖岸都設有步道及涼亭,漫步其間,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鋸齒溢流堰及鯉魚潭的湖景。

挑炭古道

也就是現今的三通嶺古道,位處於苗栗三義鄉雙湖村,路徑從通霄的福興山區通到三通嶺,再由三義大坑、石坑直抵三義火車站,總長約5公里。150年前這裡是通霄鎮和三義鄉的重要聯絡孔道,通霄福興地區居民為了方便前往三義買賣生活必需品與農產品,便在崎嶇的山嶺間開闢石階步道;日治時期通霄、三義山區利用相思樹燒製木炭之行業興盛,於是便出現許多挑夫扛著木炭燒窯所出產之木炭經由此路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而得其名。

途中不但有著保存完好的相思林、樟樹、楠木油桐及在地原生種樹木,每逢4、5月時桐花盛開,景致更是美麗迷人。苗48鄉道大坑古道入口處有座頭戴斗笠、穿著短褲、肩挑木炭、臉上帶著笑容的「挑夫印象雕刻」,也恰恰傳達出了挑炭古道的由來與精神。

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

火炎山位在三義鄉與苑裡鎮的交界處,海拔高度約有602公尺,是苗栗地區丘陵的最高點,由於火炎山屬於土質鬆散的礫石地質,多呈紅、橘以及褐色遠觀有如燃燒中的火燄,因此有了「火炎山」的別名。地質條件不適合農業耕作,也讓火炎山保存了許多原生的馬尾松林與金毛杜鵑,每年杜鵑花期萬千鮮豔花朵點綴整個山頭,美不勝收。雖然火炎山海拔只有六百公尺,但登上山頂卻可遠眺台灣海峽與田園風光,特殊的地質與生態環境也吸引許多學者與學生前往探索。

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於2005年4月16日正式對外開放,主要為展示火炎山的特殊地質山峰,以及介紹三義地區的自然環境生態。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共有四層樓,地下一樓為植物昆蟲人文的生態解說展館,一樓則是旅客服務中心,民眾可至此索取館內的導覽資訊,二樓是火炎山主題館,有詳盡的火炎山地質介紹,三樓則為放映生態影片的多媒體視聽教室,是一處具有教育意義的生態教育館。[3]

西湖渡假村

是一處美麗精緻的遊樂區,位於苗栗縣三義鄉,剛好在高速公路出口,交通方便堪稱遊樂區之冠。西湖渡假村景觀以歐式宮廷花園為主,整座花園的氣勢讓人讚嘆不已,它的精緻是國內少有的。原野樂園眺望神秘西湖,七彩的夢幻世界、豔麗的蛇木蘭花、客家美食與特產、表演秀,還有小木屋,這一切都足以讓人流連忘返,相約再來。[4]

視頻

苗栗縣三義鄉好好玩—景點步道(Attractions in Sanyi Township, Miaoli County)

2019小鎮漫遊年–苗栗縣三義鄉

2018/10/09 舊山線鐵道自行車 @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

【苗栗】勝興車站必體驗「舊山線鐵道自行車」空中漫步漫遊龍騰斷橋美景!食尚玩家

苗栗縣三義鄉,建中國小門口之3D立體彩繪階梯。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 苗栗縣三義鄉公所
  2. [2]交通部觀光局
  3. [3]玩全台灣
  4. [4]交通部觀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