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苦苣菜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原圖鏈接 苦苣菜

苦苣菜屬,Sonchus ,桔梗目菊科的一個屬。大約有50種,分布於北溫帶,歐亞大陸及地中海地區和大西洋島嶼。數種產熱帶地區,我國有8種,南北均產,其中苦苣菜S.oleraceus L. 1種,可為蔬食。該屬物種為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 中文學名苦苣菜屬
  • 拉丁學名Sonchus L.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 綱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目桔梗目 Campanulales
  • 科菊科 Compositae
  • 亞 科舌狀花亞科 Cichorioideae
  • 族菊苣族 Lactuceae
  • 屬苦苣菜屬
  • 分布區域分布歐洲、亞洲與非洲
  • 亞 族萵苣亞族
  • 後選模式Sonchus oleraceus L.

形態特徵

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互生。

頭狀花序稍大,同型,舌狀,含多數舌狀小花,通常80朵以上,在莖枝頂端排成傘房花序或傘房圓錐花序。總苞卵狀、鍾狀、圓柱狀或碟狀,花後常下垂。總苞片3-5層,覆瓦狀排列,草質,內層總苞片披針形、長橢圓形或長三角形,邊緣常膜質。花托平,無托毛。舌狀小花黃色,兩性,結實,舌狀頂端截形,5齒裂,花葯基部短箭頭狀,花柱分枝纖細。瘦果卵形或橢圓形,極少倒圓錐形,極壓扁或粗厚,有多數(達20條)高起的縱肋,或縱肋少數,常有橫皺紋,頂端較狹窄,無喙。冠毛多層多數,細密、柔軟且彼此糾纏,白色,單毛狀,基部整體連合成環或連合成組,脫落。 [1]

分布情況

全屬約50種,分布歐洲、亞洲與非洲。我國有8種。

生長習性

生于山坡或山谷林緣、林下或平地田間、空曠處或近水處,海拔170-3200米。

下級分類

苣蕒菜 Sonchus arvensis L.

花葉滇苦菜 Sonchus asper (L. ) Hill

長裂苦苣菜 Sonchus brachyotus DC.

南苦苣菜 Sonchus lingianus Shih

苦苣菜 Sonchus oleraceus L.

沼生苦苣菜 Sonchus palustris L.

全葉苦苣菜 Sonchus transcaspicus Nevski

短裂苦苣菜 Sonchus uliginosus M. B.

代表植物

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L.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根圓錐狀,垂直直伸,有多數纖維狀的鬚根。莖直立,單生,高40-150厘米,有縱條棱或條紋,不分枝或上部有短的傘房花序狀或總狀花序式分枝,全部莖枝光滑無毛,或上部花序分枝及花序梗被頭狀具柄的腺毛。基生葉羽狀深裂,全形長橢圓形或倒披針形,或大頭羽狀深裂,全形倒披針形,或基生葉不裂,橢圓形、橢圓狀戟形、三角形、或三角狀戟形或圓形,全部基生葉基部漸狹成長或短翼柄;中下部莖葉羽狀深裂或大頭狀羽狀深裂,全形橢圓形或倒披針形,長3-12厘米,寬2-7厘米,基部急狹成翼柄,翼狹窄或寬大,向柄基且逐漸加寬,柄基圓耳狀抱莖,頂裂片與側裂片等大或較大或大,寬三角形、戟狀寬三角形、卵狀心形,側生裂片1-5對,橢圓形,常下彎,全部裂片頂端急尖或漸尖,下部莖葉或接花序分枝下方的葉與中下部莖葉同型並等樣分裂或不分裂而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且頂端長漸尖,下部寬大,基部半抱莖;全部葉或裂片邊緣及抱莖小耳邊緣有大小不等的急尖鋸齒或大鋸齒或上部及接花序分枝處的葉,邊緣大部全緣或上半部邊緣全緣,頂端急尖或漸尖,兩面光滑毛,質地薄。頭狀花序少數在莖枝頂端排緊密的傘房花序或總狀花序或單生莖枝頂端。總苞寬鍾狀,長1.5厘米,寬1厘米;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長披針形或長三角形,長3-7毫米,寬1-3毫米,中內層長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長8-11毫米,寬1-2毫米;全部總苞片頂端長急尖,外面無毛或外層或中內層上部沿中脈有少數頭狀具柄的腺毛。舌狀小花多數,黃色。瘦果褐色,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倒披針形,長3毫米,寬不足1毫米,壓扁,每面各有3條細脈,肋間有橫皺紋,頂端狹,無喙,冠毛白色,長7毫米,單毛狀,彼此糾纏。花果期5-12月。

主要價值

本屬一些植物全草入藥,有祛濕、清熱解毒功效。亦有些植物可以作為觀賞植物。

醫用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主腸炎痢疾黃疸淋證咽喉腫痛癰瘡腫毒乳腺炎痔瘺吐血衄血;[[咯血];尿血便血崩漏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