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苦蘵 |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管狀花目 科:茄科 屬:酸漿屬 種:苦蘵 分布區域: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 中文學名:苦蘵 採收時間:夏、秋季 用 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 |
苦蘵(kǔ zhí),中藥名。為茄科植物苦蘵Physalis angulata L.的全草。分布於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具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感冒,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濕熱黃疸,痢疾,水腫,熱淋,天皰瘡,疔瘡。 [1]
目錄
苦蘵別名
蘵、黃蒢、蘵草、小苦耽、燈籠草、鬼燈籠、天泡草、爆竹草、劈柏草、響鈴草、響泡子。
苦蘵入藥部位
全草。
苦蘵性味
味苦、酸,性寒。
苦蘵歸經
歸肺經。
苦蘵功效
清熱,利尿,解毒,消腫。
苦蘵主治
感冒,肺熱咳嗽,咽喉腫痛,牙齦腫痛,濕熱黃疸,痢疾,水腫,熱淋,天皰瘡,疔瘡。
苦蘵相關配伍
1、治百日咳:苦蘵15g。水煎,加適量白糖調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2、治小兒菌痢:鮮苦蘵15g,車前草6g,狗肝菜、馬齒莧、海金砂各9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3、治指疔:苦蘵鮮葉搗爛敷患處,每日換2-3次。(《江西民間草藥》)
苦蘵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搗汁。外用:適量,搗敷;煎水含漱或熏洗。
苦蘵使用注意
孕婦禁服。
苦蘵採集加工
夏、秋季采全草,鮮用或曬乾。
苦蘵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被疏短柔毛或近無毛,高常30-50厘米;莖多分枝,分枝纖細。葉柄長1-5厘米,葉片卵形至卵狀橢圓形,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闊楔形或楔形,全緣或有不等大的牙齒,兩面近無毛,長3-6厘米,寬2-4厘米。花梗長約5-12毫米,纖細和花萼一樣生短柔毛,長4-5毫米,5中裂,裂片披針形,生緣毛;花冠淡黃色,喉部常有紫色斑紋,長4-6毫米,直徑6-8毫米;花葯藍紫色或有時黃色,長約1.5毫米。果萼卵球狀,直徑1.5-2.5厘米,薄紙質,漿果直徑約1.2厘米。種子圓盤狀,長約2毫米。花果期5-12月。
苦蘵生長環境
生長于山谷林下及村邊路旁。分布於我國華東、華中、華南及西南。
苦蘵性狀鑑別
莖有分枝,具細柔毛或近光滑,葉互生,黃綠色,多皺縮或脫落,完整者卵形,長3-6cm,寬2-4cm(用水泡開後展平),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或有疏鋸齒,厚紙質;葉柄1-3cm。花淡黃棕色,鐘形,先端5裂。有的可見果實,球形,橙紅色,外包淡綠黃色膨大的宿萼,長約2.5cm,有5條較深的縱棱。氣微,味苦。
以全草幼嫩、色黃綠、帶宿萼多者為佳。
苦蘵藥理作用
抗癌作用。
苦蘵相關論述
1、《爾雅》郭璞註:「蘵草,葉似酸漿,花小而白,中心黃,江東以作葅食。」
2、《本草拾遺》:「崔豹《古今注》云:苦蘵,一名蘵,子有實,形如皮弁,子圓如珠。」
3、《綱目》:「酸漿、苦蘵,一種二物也,但大者為酸漿,小者為苦蘵,以此為別。敗漿亦名苦蘵,與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