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武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英武鎮隸屬於貴州省六盤水市盤州市,地處盤州市東部,東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三板橋鎮相連,南與老廠鎮毗鄰,西與板橋鎮和劉官鎮相依,北與舊營白族彝族苗族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69.29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英武鎮戶籍人口為39277人。
2015年6月,原英武鄉和原馬場彝族苗族鄉合併為英武鎮。 截至2020年6月,英武鎮轄4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革納鋪社區。
2019年,英武鎮有工業企業28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1個。[1]
建置沿革
原英武鄉
1953年,建英武鄉。
1961年,成立英武公社。
1992年,撤併建前屬劉官區的1個鄉,後由原十路鄉的部分村與英武鄉合併建英武鄉。
原馬場彝族苗族鄉
1952年9月,劉普、英武2鄉合併為劉普區,馬場屬劉普區。
1953年,建馬場鄉。
1963年,成立馬場公社。
1984年,改馬場鄉。
1992年4月,原十路鄉的黑生地、十路、石壩、銀子洞4村劃歸馬場鄉,並改名馬場彝族苗族鄉。
撤併後
2015年6月,原英武鄉和原馬場彝族苗族鄉合併為英武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原英武鄉轄6個行政村:革納鋪、林家屋基、王官、上午取、大寨、沙姑,下設105個村民小組。
2011年末,原馬場彝族苗族鄉轄11個行政村:馬場、三寨、滑石板、發業嘎、業嘎、銀子洞、黑生地、石壩、龍井、魯木、轉山地,下設60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英武鎮轄4個社區、13個行政村:革納鋪社區、上午取社區、林家屋基社區、馬場社區、王官村、大寨村、沙姑村、轉山地村、龍井村、三寨村、滑石板村、業嘎村、發業嘎村、銀子洞村、魯木村、黑生地村、石壩村,鎮人民政府駐革納鋪社區。[2]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英武鎮地處盤州市東部, 東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三板橋鎮相連,南與老廠鎮毗鄰,西與板橋鎮和劉官鎮相依,北與舊營白族彝族苗族鄉接壤,行政區域面積169.29平方千米。
人口
2011年末,原英武鄉總人口2103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742人,城鎮化率17.8%。總人口中,男性11057人,占52.58%;女性9973人,占47.4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7642人,占83.89%;有彝、苗、白、布依、水等少數民族,共3388人,占16.11%。超過2000人的少數民族有白1個民族,達2104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6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40人。
2011年末,原馬場彝族苗族鄉總人口16620人。總人口中,男性8750人,占52.65%;女性7870人,占47.35%。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0820人,占65.1%;有彝、苗、黎、白4個少數民族,共5800人,占34.9%。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彝、苗2個民族,其中彝族2967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51.16%;苗族1334人,占23%。2011年,人口岀生率3‰,人口死亡率1‰,人口自然增長率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69人。
截至2019年末,英武鎮戶籍人口為39277人。[3]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英武鄉財政總收入1433.99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2.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50元,比上年增長30.8%。
2019年,英武鎮有工業企業28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71個。
農業
2011年,原英武鄉農業總產值6624.5萬元。
2011年,原英武鄉生產糧食2409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生薑等。
原英武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產肉類1627噸;畜牧業總產值4639.24萬元。
截至2011年末,原英武鄉累計造林2萬畝,林木覆蓋率40.12%。
工業
原英武鄉形成以水力發電、沙石開採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原英武鄉工業總產值達到5592萬元。2011年,工業企業4家,職工28人。
商業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個體工商戶110戶,從業人員324人。
金融業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1家金融機構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468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5014萬元。[4]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51人,專任教師4人;小學6所,在校生901人,專任教師4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831人,專任教師5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23.07萬元。
科學技術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各類科技管理人才145人,其中中級職稱以上的61人,農村實用人才31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1個,藏書2000冊。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廣播電視站1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2000戶,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7個,其中門診部1個;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10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5475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7891人,參合率95.1%。
社會保障
2011年,原英武鄉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16戶,人數160人,支出23.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41戶,人數4288人,支岀217.9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36人,支出2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52人,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739人,共支出17萬元。救災支出12.8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26.95萬元。
環境保護
2011年,原英武鄉有本級財政用於環境保護的資金19萬元。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英武鄉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總路線14千米,鄉村通郵率81.2%;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521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780筆,征訂報紙204份、期刊2410冊。電信服務網點4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000門,固定電話用戶500戶,移動電話用戶3102戶,寬帶接入用戶106戶。[5]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英武鎮因鎮人民政府駐地革納鋪東有一天然石崖形似"鸚鵡",取其諧音"英武"而得名。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英武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